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用倒叙手法写作文150字

用倒叙手法写作文150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5-11 07:15:18
1. 运用倒叙手法的作文150字 第一篇:《倒叙作文的写法》 倒叙作文的写法 倒叙开头的好处:运用倒叙手法构思的作文,其最大的优势是能突出作者最想表现的重要情节,突显文章最能体现主旨的片段,使作文的结构富有变化,情节错落起伏,从而达
内容详情

1. 运用倒叙手法的作文150字

第一篇:《倒叙作文的写法》

倒叙作文的写法

倒叙开头的好处:运用倒叙手法构思的作文,其最大的优势是能突出作者最想表现的重要情节,突显文章最能体现主旨的片段,使作文的结构富有变化,情节错落起伏,从而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范例:

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站在舞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笑脸,听着台下雷鸣般的掌声,我忽然想起了七年前我第一次坐在钢琴前,第一次尝试着碰触黑白琴键的瞬间。有倒叙手法的作文600字

把最扣人心弦的情节提前:今天早晨,在桃李街上,一位初中生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正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初中生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 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初中生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

预先告诉结局: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这胸针,凝聚着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我看到它,奶奶那慈爱的面容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难以忘怀的往事。 注意事项:倒叙和顺叙的转换要有必须的文章过渡,做到衔接自然。如:在倒叙和顺叙的转换之处,很清楚地交代了“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难以忘怀的往事”、“那一幕幕的往事从脑海里汩汩地流淌出来”等事件的起点。

2. 用倒叙的手法,写一篇作文300字

那一次,我变懂事了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五味——酸甜苦辣咸,但那一次的苦,最使我幼小的心灵为之震颤,它让我从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变成懂事的乖乖女。

我是一个留守儿童,爸妈都在北京打工,在我只有七岁的时候,把我寄养在爷爷、奶奶家。每当春节过后,当爸妈坐上去北京的汽车,我真想和他们一起走,可我不能这么做。那时候我也很想哭,可是想到爸妈也舍不得我,所以我总是把痛苦的泪水独自往自己的肚子里咽,我要让爸妈走得安心啊!

前年的那天,我实在控制不住情绪了,我的离别之情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那天,爸妈已经在收拾行李,即将起行。想到他们今天就要再一次离开我,我呆呆地站着望着他们,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该死的汽车来了,他们向车门走去。看到他们就快上车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了,我放声大哭,眼泪像喷发的泉水流湿我的衣襟。

我大声喊着:“爸爸、妈妈,请不要走,再留一些时间陪陪你们的女儿吧,我舍不得你们走呀!”

爸妈顿时转过了身子,他们丢下行李,把我紧紧搂在了怀中。妈妈抽噎着说:“我也舍不得你呀,可是我们要养活整个家,要替你买漂亮的衣服、鞋子,要给爷爷、奶奶买药看病。乖,不哭了。”

“我不要漂亮的衣服,也不要漂亮的鞋子,我只要你们!”我紧紧抱着妈妈大声说。

妈妈最终还是拿起了行李,和爸爸一起走进了车厢。我透过车窗,看到妈妈在爸爸的怀里已经泣不成声了。我继续大声哭着,车开起来,我的希望就要破灭了,我跟在车后跑,奶奶一把拉住我。

回到家里,很多天我都是以泪洗面,爷爷奶奶安慰也没有用。

现在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我更理解妈妈的话了,我以后不会再为分别而哭了,因为爸妈要正确给我上学,让爷爷、奶奶生活。我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

3. 回忆我的——用倒叙的150作文开头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每当读到冰心的这首小诗,我的脑海里,就不由自主地浮现起妈妈的面容,那充满着深深母爱的面容。 我的妈妈是一位中学教师。

她一对闪着智慧光芒的眸子里,透着无尽的慈爱;一双经历千百沧桑的手中,含着厚重的恩泽。在我的印象里,她的眼睛与双手串联起来,承载起深深的母爱,化作一道道光辉,使我沐浴其中。

妈妈的眼神里总透露出无限的关怀。很小的时候,每当我一个人走路时,妈妈总是用她慈爱的目光注视着我,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似乎在为我扫除前方的障碍;稍大一些,当我能一个人出去的时候,妈妈则先叮嘱一番,再用她关切的目光送我出门,似乎在提醒我路上小心;现在,虽然妈妈已不再像小时那样看着我走路,但我深知,她那充满关爱的目光,是在注视着我在人生道路上前行…… 妈妈的双手则是她浓浓母爱的一种载体。

妈妈的手粗糙得很,上面的皱纹一道一道的,一到冬天就干裂起来,痛得很。然而这仍然阻碍不了她对我的爱。

一次,正值冬日,北风“呼呼”刮过,妈妈送我去上学。忽然,她一回头望到了我毫无遮挡的手,不禁皱起了眉头:“怎么又没戴手套?”我对此满不在乎:“忘记戴了,反正又不冷,不戴也没什么。”

但是妈妈却执意将她的手套递给我,“命令”道:“戴上!”我的心中一阵感动,我素知妈妈的手禁不住冷风的,因此不愿听从,然而妈妈不容商量的目光最终还是让我戴上了那副还带着她体温的手套。北风一阵阵地刮来,妈妈的手上裂出了鲜血,那浸透了深深母爱的鲜血。

我的眼眶不禁湿润了…… 沐浴在这温暖的母爱光辉中,我感觉无比的幸福。妈妈用她深深的母爱为我编织起一个充满温情的摇篮,让我幸福地卧在这个摇篮之中。

希望能帮到你。

4. 以往事为题的倒叙作文150

夜晚来临,天气变得寒冷起来。

此时正是秋天,窗外的风一阵一阵地挂着。肆虐、无情的风,竟让我忆起往事,不时的被心里某处扰乱宁静 却连期待什么都不清楚,眼眶渐渐变得模糊…… “呼……”好凉快啊!夏夜里的风,轻轻地带走了浮躁。

风姐姐与我欢快地玩耍,我笑得很自在。 “小楠,快来吃饭!”屋内传来外婆的声音,还有香气四溢的饭香!嗯,是我最喜欢的红烧肉! 我忘记了和风姐姐道别,就匆匆跑向了外婆。

外婆一把抱起我,说:“小楠最近又吃胖了啊!多吃点好,以后长得会比别人高!”“我长得就是矮,浓缩就是精华!”我知道自己长得不高,我很有自知之明。一遍想着,一遍慢悠悠地吃着饭。

桌子上有一块钱,外婆每天早上都放在那,那是给我的零花钱。我从不乱花钱,每天早上就把一块钱偷偷塞进外婆衣服的口袋里。

外婆每次都笑吟吟地说他有一个神奇的口袋,每天里面都有一块钱。 每到这时,我就乐呵呵地捂着嘴偷笑,跑进了风中…… “呜……呜……”深夜,冷风在低吼着,我的身子冷得发抖,便匆忙关上了窗面前摊着一桌被吹乱的作业。

我苦涩地笑了笑,深夜总会让人想很多。

5. 用倒叙的手法写一篇作文

不该发生的事

我骑车摔伤了腿,躺在病床上。班长拎着水果,笑嘻嘻地看我来了。看着她像大姐姐一样的那份热情劲儿,我心里好一阵难过。前天发生的事像放**似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那是前天下午发生在教室里的事。

“嘿,好消息!下午包场看《明星大战》。”班上的“电台台长”未进教室门就开始广播了。

《明星大战》?是葛优、蔡明主演的,能不是喜剧?真棒!我心里好一阵高兴。

两节课后,班长发**票。轮到我了,我口里念着“上帝保佑”,抽了张,一看,唉,后排边上的,真差劲。

我自恃一向与班长关系不错,凑到她耳边:

“咱俩够不够朋友?”我轻声问,双眼盯着她。

“怎么啦?”

“这票不行,给我换张,行不?”我似乎在求她。

“啥?”她转过头来看着我,“不行,大伙会有意见的。待会我若抽到好的,便与你换,若不行,只能自认倒霉。”好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换票无望,我在心里发狠道:“咱们走着瞧,看我不整治你。”我重重地哼了一声。

看完**,我抢先跑进了教室,班长走在最后。我的座位正好在她的前边,她上位必经我的身边。于是,一个整治班长的方案在我头脑里的迅速形成了。

我装着和同桌研究题目,一只脚却悄悄伸向过道。过道很窄,只容得一人通过。班长匆匆地走来了。“啪!”她被一绊,往前一跌,整个身子重重地跌在水泥地上,我想那一定很疼。她涨红了脸,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眼眶里满含着泪水,惊讶地望着我。我心里顿时不知所措,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沉浸在愧疚的回忆中,突然听到班长那甜甜的声音:“云,你的腿疼得厉害吗?”我神经质地坐了起来,一头扑进她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

简评:

本文所写的中心事件是发生在“我”与班长之间的一件不该发生的事,然而,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根据习作要求,运用倒叙的方法,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倒叙部分的前面用“那是前天下午发生在教室里的事”一句话表明以下是追叙,追叙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写,时间关系交代得很清楚。倒叙部分的前后衔接也很自然。开头写“我骑车摔伤了腿,躺在病床上。班长拎着水果,笑嘻嘻地看我来了。……前天发生的事像放**似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结尾写道:“我沉浸在愧疚的回忆中,突然听到班长那甜甜的声音……一头扑进她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

6. 用倒叙的手法写一篇作文

不该发生的事我骑车摔伤了腿,躺在病床上。

班长拎着水果,笑嘻嘻地看我来了。看着她像大姐姐一样的那份热情劲儿,我心里好一阵难过。

前天发生的事像放**似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那是前天下午发生在教室里的事。

“嘿,好消息!下午包场看《明星大战》。”班上的“电台台长”未进教室门就开始广播了。

《明星大战》?是葛优、蔡明主演的,能不是喜剧?真棒!我心里好一阵高兴。两节课后,班长发**票。

轮到我了,我口里念着“上帝保佑”,抽了张,一看,唉,后排边上的,真差劲。我自恃一向与班长关系不错,凑到她耳边:“咱俩够不够朋友?”我轻声问,双眼盯着她。

“怎么啦?”“这票不行,给我换张,行不?”我似乎在求她。“啥?”她转过头来看着我,“不行,大伙会有意见的。

待会我若抽到好的,便与你换,若不行,只能自认倒霉。”好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换票无望,我在心里发狠道:“咱们走着瞧,看我不整治你。”我重重地哼了一声。

看完**,我抢先跑进了教室,班长走在最后。我的座位正好在她的前边,她上位必经我的身边。

于是,一个整治班长的方案在我头脑里的迅速形成了。我装着和同桌研究题目,一只脚却悄悄伸向过道。

过道很窄,只容得一人通过。班长匆匆地走来了。

“啪!”她被一绊,往前一跌,整个身子重重地跌在水泥地上,我想那一定很疼。她涨红了脸,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眼眶里满含着泪水,惊讶地望着我。

我心里顿时不知所措,惭愧地低下了头。我沉浸在愧疚的回忆中,突然听到班长那甜甜的声音:“云,你的腿疼得厉害吗?”我神经质地坐了起来,一头扑进她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

简评:本文所写的中心事件是发生在“我”与班长之间的一件不该发生的事,然而,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根据习作要求,运用倒叙的方法,使文章结构富于变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32393438化。倒叙部分的前面用“那是前天下午发生在教室里的事”一句话表明以下是追叙,追叙部分仍按时间顺序写,时间关系交代得很清楚。

倒叙部分的前后衔接也很自然。开头写“我骑车摔伤了腿,躺在病床上。

班长拎着水果,笑嘻嘻地看我来了。……前天发生的事像放**似地在我眼前浮现出来。”

结尾写道:“我沉浸在愧疚的回忆中,突然听到班长那甜甜的声音……一头扑进她的怀里,‘哇’的一声哭了。”。

写事的作文600字倒叙有题记

一定要耐心读完,读完你就懂了。

记住:耐心!

记叙的技巧:倒叙(4)

假想另一个题材:叔叔家里本来没有狗,星期天去看婶婶,居然添了一只漂亮的狮子狗,家中顿时热闹了许多。你在记述了这只狗的可爱之后,--以上都是直叙,--忽然想起一个问题:这只狗是从哪里来的呢?它有个奇异的来历,这就是把先发生的事移到后面来写了。

同样的形式:我家院子里有两棵树,晴天有鸟叫,雨天有淅沥声,夏天有浓荫。可是这两棵树当初是谁栽的呢?……

继续推广:学校里有个老校工,胡子都花白了,天天还是摇铃打钟,烧水送茶,他对每个学生都很好,学生都管他叫伯伯。他独身一人,没有家室,在这个学校里服务也有二十年了,那么他以前是做什么的呢?他年轻的时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

按照一般通行的说法,这颠倒时序的写法叫"倒叙",倒叙是使文势变化的基本方法。

但是请注意:倒叙毕竟是不自然的,如果读者觉得它违反自然,就不容易接受。所以:"倒叙"经常伪装成好像也是直叙的样子。侦探小说是倒叙吗?也许是吧,一件罪案要先有犯罪的人,犯罪的动机,犯罪的方法,实施的步骤,而侦探小说一开始就写犯罪的结果。

从罪案的发生看,侦探小说是倒叙;就侦办的经过看,警察的确是先看见了尸体,再去查死者的姓名,清查死者的人事关系,假设涉嫌的人,一步一步水落石出,最后将凶嫌逮捕。时间的顺序就是如此。这岂不又像直叙?

写侦探小说,作者的布局的确想倒过来写,但他不能以凶手的眼睛建立视点,要以警察或侦探的眼睛建立视点,正是为了避免"**"的倒叙。

几乎每一个谈论"倒叙"的人都举过下面这个例子,各家的"版本"略有不同。故事的大意说,某君从异地还乡,见家中的长工赶着马车在车站迎接,颇感诧异,他以为弟弟会开着汽车来的。

他和长工之间有如下一段对话:"家里的汽车呢?"

"昨天撞坏了。"

"怎么撞的?"

"二少爷开快车。"

"哦!我弟弟怎么样?"

"在医院里急救。"

"咳!他开车为什么不顾安全呢!"

"因为他要送老太爷去医院。"

"我爸爸怎么啦?"

"他老人家突然得了心脏病。"

"本本好好的,怎么突然病了呢?"

"因为家里失火,房子都烧掉了。"写这个故事的人似乎有意把整个事件倒过来说,但是读来十分自然,他不但使我们"听见"家破人亡的惨变,也使我们"看见"一个拘谨的、迟钝的、口才笨拙的老仆,他透过人物性格使倒叙显得合理,也就是说使读者"误以为"仍是直叙。

有人在外面应酬了一天,回家后发觉遗失了打火机。那打火机是个纪念品,他不能淡然置之,就坐在家里,抽着烟,回想可能失落在什么地方。他把当天所到的地方、周旋的情景一一在脑子里检查一遍。他倒用不着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相反的次序。他可以先想印象最深刻的,先滤掉没有可能的。

早晨到某旅馆看某人,在那里并未抽烟,不可能遗失打火机。

下午四点陪朋友喝咖啡,大家称赞他的打火机,有人开玩笑说要"没收",他也用开玩笑的态度抓起打火机,装进口袋里起身就走。这一幕印象最深刻。

剩下的,一个是中午的餐会座谈,一个是晚上的喜酒,这两个地方最可疑。喜筵上一直有人点烟敬酒,自己的打火机有没有拿出来过?……

这也是倒叙吧?然而它是顺着"他"的思维写的。

如此这般,我们有两个问题:一、从什么地方倒叙;二、怎样"伪装"成直叙的样子。

民间传说有很多女子比男人强,而且她们大半是丫鬟或姨太太。据说有一次,蒙面大盗侵入一个富人的家庭,把全家人都捆起来再大肆劫掠,有一间上了锁的屋子无法进入。盗匪断定屋子里有值钱的东西,威吓富翁交出钥匙,富翁的太太吓慌了,说出钥匙在姨太太身上。姨太太知道不能抵赖,就坦然说:"你们放开我,我打开锁,带你们进去拿东西。"强盗认为一个女流不足为患,就给她松了绑。她果然开了锁,举着烛台,跟在强盗后面指指点点,使强盗找到金银。(此处故意遗漏一件事。)强盗走后,富翁急忙报案,官厅查问强盗的模样,都说强盗蒙着脸,看不出来,独有那位姨太太说,她替强盗秉烛照明的时候,故意把烛泪滴在强盗的衣服上,希望官厅赶快搜寻,但看衣服后背有蜡泪的,便是疑犯。(前面遗漏的事在此处写出来。)官厅凭此线索,果然破案。

在这个故事里,把姨太太留下破案的线索改为倒叙,增加叙述的曲折起落,这是把"关键"移后,让读者有所期待,有期待而后有满足。倒叙的"伪装"也很成功,姨太太的布置在当时是一大秘密,旁人看不出来,强盗感觉不出来,只有姨太太自己知道,但她恨不得连自己也瞒着,所以读者对此一隐秘的气氛不加**,以为自己也"应该"和在场的人同样懵然。如此始能破案,而读者赞成破案。

使用局部倒叙的人不要忘记了,"倒叙"的部分叙完以后,多半要回到主流,继续直叙下去。这样,直叙的"大形式"并吞了倒叙的"小形式",倒叙始完全自然。姨太太设计破案的线索,是倒叙,官厅凭线索破案,是归于直叙。同理:

那个遗失打火机的人,在左思右想、东找西寻之后找到了打火机,并慎重地收藏起来。

那个坐在马车上惊闻家变的归客,只嫌马车太慢,恨不得一步走完。

那白发苍苍的老校工,平生最爱儿童少年,所以选择了现在的职业。

在我家院子里栽树的人早已不知哪里去了,诚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婶婶一直希望有只狗陪她,如此这般得到了狮子狗,不寂寞了。

进**院或博物馆之前不早已饿了吗?现在**散场赶快吃饭吧。

倒叙是直叙的变化、调剂,整体倒叙的散文很少;局部倒叙的散文,其倒叙的部分多半不会很长。而且,倒叙完毕回到直叙以后,文章也快要结束了。这就是说,倒叙的部分多半在文章的后半段,甚至有人定出比例,认为约占三分之一的篇幅。

特殊的例子总是有的,试看: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春满殿

到今只有鹧鸪飞李白的这首诗,倒叙的部分竟占了四分之三。这样写成的散文也有时可以见到。

最后的问题是,纵然使用倒叙,那材料仍然不能写成一篇可读的文章,怎么办?如果这是课堂上作文,你只得硬着头皮写,如果是自由写作,那就放弃这个材料算了。并不是每一经验,每一见闻,每一思虑都是文章,我们放弃的材料比使用的材料不知要多几十倍。不过放弃并非"丢弃",你可以保存着,说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有了用处。

以上的说法尽量约束了写作时的想像力。一开始我就说,我们是讨论忠于事实的记叙文,只希望事实在读者眼中生动一些。

在想像的天地里应该没有乏味的事情,你可以"加油添酱",甚至可以"妙造自然"。老夫老妻无言对坐,结婚五十年把可说的话都说完了,多乏味啊,文章怎么做得成呢?但若可以任意想像,就有一个蚂蚁在老太太脸上爬,跌进皱纹里头爬不出来,老太太挺富泰,纹沟一挤,几乎可以把蚂蚁活埋了!老先生望着妻子的脸微笑,像五十年前的笑法,而老太太也忽然腼腆起来。

有一年,我穿过台北市新公园,一个十三四岁的小朋友向我兜售奖券。那时正是上午。我问他怎么不上学,他说祖父躺在台大医院的三等病房里缺钱。台大医院近在咫尺,我教他带着我去看他的祖父。进了迷宫似的台大医院,那小朋友忽然不见了,一条条走廊上只有灰沉的光线和使人联想到尸体防腐的药水气味。我想那孩子撒了谎,又在无以自圆的情势下逃走了。这件事我一直不能忘记,也始终不能写出来,材料本身有缺陷,倒叙也难以补救。若是摆脱限制,自由想像,那孩子把我领到病房,朝着病床上的老太太或老先生虚指一下再躲开,而我不知是诈,上前和老太太攀谈起来,岂不就可以得心应手写下去?

在想像受限制或想像力不够的时候,写散文的人宜乎用"观察"来补救。

身在局外,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去发现可写的材料,都算"观察"。若非观察,怎知有老翁老妇默然对坐。若非观察,怎知老翁微笑。不但写老翁微笑,而且写老翁为老妇脸上的蚂蚁而微笑,而且写老妇因老翁之笑而腼腆,是靠进一步的观察,连续观察。

连续观察下去,或者可以发现,两人虽然无话可说,却并不走开。老妇坐在那儿打毛衣,老翁坐在那儿玩扑克牌,这两种"活动"真是风马牛不相及,并无坐在一张桌子上的必要,然而他们谁也不肯走开。这就又"观察"出一些"意思"来。五十年来,两个人的"领域"已合而为一,他们互相依存。如果有材料,此处可以开始"倒叙"了。

或者,你看见另外的景象。那打毛线的老妇,忽然起身离座,她要走开吗?不是,她拿着快要完成的毛衣到老翁身上比试,她是替丈夫打毛衣!过了一会儿,老翁把扑克牌收拢、叠好,起身离座,他是要走开吗?不是,他活动一下筋骨,又坐下了。他还对老妇说:"你的运气很好,我算出来了。"原来他是替太太卜卦玩儿呢!两人在形迹上很淡,在情意上却是很浓。这不是更有意思吗?也许这些年,老翁老妇常常无言对坐,一个为一个卜卦,一个为一个打毛衣,或是其他诸如此类的事情,表现出良好的默契。如果有材料,这也是倒叙的时候了。

我们怎能知道他们以前的生活呢,又不能观察他们一辈子。或者你得跟他们谈谈,你得"访问"。访问是观察的一部分。发现了"有意思"的现象,好比找到"矿苗";

进行访问,就是"开矿"。如果老师说,明天远足,后天作文写《远足记》,那么你在车上不能只打瞌睡,你得跟售票员谈谈,你在中午不能只吃包子,你得跟小贩谈谈。你进了庙不能只求签,你得跟和尚谈谈。

这样,材料就多了。把材料一条一条列在纸上,从其中选出若干条来写你的《远足记》,想想用哪一条开始,哪一条结束,哪一条倒叙,或者根本不必倒叙。

人多半喜欢谈他自己,所以访问多半会有收获。倘若碰了钉子呢?你不是想把文章写好吗?那就不要灰心。

用倒叙插叙500字作文以童年趣事为题

1 第一次买菜

“第一次,真好!”真的是这样吗?我想,的确如此。

苦苦盼望的春节终于来临了,这次,家里可热闹啦,因为请客嘛。妈妈忙着做饭,爸爸招待客人。因为人手不够,菜又没买齐全,所以,正玩得高兴的我就被派去买菜。虽然心里有十二分不满,但我还是去了。

到了菜市场,作买卖的几乎都回家过年去了,只有几个摊位上还有人。我漫无目的地走着,工夫不负有心人,我来到了卖葱的地儿。可看看那人,想着:他长长的胡子,小小的眼睛,看上去不象好人,我又是第一次买菜,有点担心,他骗我怎么办?

就在此时,旁边一个摊位上有一为大妈正在买菜,我便看着她学学。“这白菜怎么卖啊?”“六毛”“这么贵,大家都卖四毛,便宜点。”“好吧,就五毛吧。”摊主无奈地说。只见老大妈挑了叶非常都的。我心想:这几句话,我也会说,深吸一口气,走到卖葱的地方。

“这葱怎么卖啊?”我自信地问。“八毛一斤,好吗?”摊主眯着小眼说。“这么贵,我看过了,其他都卖6毛,如果便宜点,我就买两斤。”摊主笑了笑说:“是吗?现在过年,卖葱的都走了,好象就只有我一家而已。”听这话带嘲笑的语气。我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吞吞吐吐地说:“我买两斤。”只见他拿了几根没叶的葱放在秤上,我一看大声说:“慢,别人都要叶儿多的,你是不是以为我是小孩就骗我啊?”摊主用惊讶的眼神看着我,说:“那好,我就给你叶多的。”

付完钱后,摊主对我笑了笑,可却什么都没说,我暗地里为自己没被他骗而感到自豪。一路小跑回家,想得到妈妈的赞扬。

回到家后,妈妈取出葱,对我说:“你这孩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选的葱怎么这么多叶子,怎么吃啊?”我恍然大悟,当时摊主那惊讶的眼神。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的确,不买菜,哪知买菜还有学问呢?只有自己去尝试第一次,才能获得自己从未得到过的东西。

所以,人生要不断尝试新生活,这样才回多姿多彩。

蜘蛛记

今天,我独自躺在床上,眼睛半张半合,无意间,我看到墙壁上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我想:这会不会是一只蜘蛛啊!我怀着好奇心,便站起身,走上前去,想看个究竟,没想到,它竟然动了起来。啊!它真的是“八脚怪”!我吓得“哇”地一声叫了出来,要知道,我最怕的虫子就是蜘蛛了,何况这只蜘蛛又黑又大,怪吓人的。

妈妈听到叫声,便走过来问:“什么事啊?”我结结巴巴地说:“这儿有…蜘…蛛。”说完,便指了指墙壁上的蜘蛛,谁知,妈妈却若无其事地说:“我还以为什么事呢,大惊小怪的,不就是一只蜘蛛吗,它又不会咬人,你怕什么呀?”说完便走了出去。我想:一只小小的蜘蛛怕什么呀,我比它大好几百倍呢!用一根手指头就能把它压成肉饼。想是这么想,可我的眼睛却始终盯着那个“八脚怪“,怕它爬到我的小床上来。只见它爬呀爬,当它爬到空调的边上时,忽然掉了下来,我心里“咯噔”一下,目不转睛地盯着蜘蛛,没想到它荡在了半空中,原来蜘蛛用它吐出的丝在做杂技表演呢,等它玩够了,又像弹簧 一样“嗖”的一下上去了,我长长地吁了口气,幸亏没掉到我的床上来,唉,真是有惊无险啊!

我正在为自己庆幸,没想到它以飞快的速度爬向我的小床,我吃了一惊,刚才那股高兴劲儿早就烟消云散了,随之而来的是“咚咚”的心跳声,可这只蜘蛛却一点儿也不知情,还在往我的小床的方向爬过来。我忙跳下床,去搬我的“救兵”—爷爷,爷爷看到这个情景,便撕了一张报纸,他把报纸放在蜘蛛的必经之路,等它“自投罗网”,只见蜘蛛真的沿着报纸爬了上来,爷爷轻轻地拿起报纸,打开窗户,把蜘蛛放回了大自然。

我问爷爷:“爷爷,您为什么不把蜘蛛打死啊?”爷爷笑着对我说:“蜘蛛专吃蚊子,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才对呀。”我听了,点了点头,心想:看一样东西不能只看它的外表,只有懂得了更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它们。

童年,像是一个七彩斑斓的梦,插着一双可爱的翅膀向时间这个天空缓缓飞去,又像是一个生活的调味品,酸甜苦辣咸,样样俱全。

那一年,我正好6岁,我无聊地坐早家门口,仰望着蔚蓝色的天空,看着鸟儿们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有望了望躺在地上正在晒太阳的小猫,忽然想起妈妈上说的话:“鸟儿们是因为有了翅膀才能飞起来……”这时,我想到一个绝妙的想法。

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猫抓住了。“用什么来做猫的翅膀呢?”我寻思着,“咦,有了!”我拿来一张纸和一支笔,用笔在纸上画上一双翅膀,然后用剪刀剪了下来,贴在猫的背上。我捧着小猫向二楼的阳台奔去,准备在二楼的阳台上继续我的“实验”。刚要扔的时候,想到了如果飞不起来,那我的猫不是会变成“残疾猫”了吗?我看到了挂在墙上的绳子,决定要用绳子把小猫的脚绑住了。“一、二、三。”我用力把小猫扔上天空,结果掉了下来,而且更糟糕的是绳子居然断了。只听见了小猫“喵喵”地惨叫,我焦急却无奈地望着小猫。正好,隔壁的王爷爷看见了,急忙接住了小猫。王爷爷问了我事情的经过,听完后笑得眼泪都快要流了下来。我疑惑不解地问王爷爷:“怎么回事呀?”王爷爷告诉了我猫和鸟的区别……

你看了以后,会不会觉得我很傻,对吗?是啊,童年就是那么傻,那么天真!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