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的公平性怎么样,提供以下建议,仅供考生参考。
命题科学。在国考及大部分省考中,行测、公共基础、面试等科目的试题采取征题制,申论则大多采取专家封闭命题的方式,热点性质的面试题也多采取此种形式,即专家组在一定时期内“入闱”命制。另外,试卷在开封前都会将接触题的人员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试题安全。
诚信报名。公务员考试之前都会发布公告、职位表等信息,各招录机关的招考人数、具体职位、考试类别、资格条件等信息,公众都可以通过各项渠道获得。考生在报名时需填写各项信息,并要接受公务员主管部门的审核,或由电脑进行审核。考生需要做到诚信报名,要保证提交的报考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公务员报名过程对于考生报名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极其重视,一旦查到不真实的信息即采取取消报考资格或一定年限不能报考公务员的处理措施。
笔试严格。《公务员录用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明文规定:串通作弊或者有组织作弊的;由他人替考或者冒名顶替他人参加考试的;其他情节特别严重、影响恶劣的**违规行为,一经查实由公务员****或者招录机关给予其取消本次考试资格的处理,并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给予其终身不得报考公务员的处理,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踪刑事责任。对于其他作弊行为,一旦发现立即取消考试资格并禁止5年内报考公务员。
阅卷公平。目前我国的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试卷行测部分全部为客观题,实行机器阅卷,自动生成考试成绩,并且全程监控。申论部分为主观题,实行人工阅卷,主要通过严密细化的评分流程和制度设计来控制误差和防止人为舞弊。考官在阅卷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有主观因素,但两人共同阅读和对分差的处理措施有效地减少了主观因素对于考生分数的影响。
审查严格。我国的公务员考试一般都设有两次资格审查,一次是报名之后的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方算报名成功;一次是笔试成绩公布之后,对于符合面试条件的考生进行资格复审,两次资格审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考生对自己信息的造假。
面试公正。通过了资格审查的考生,一般就可进入面试环节(公安警察类职位考生一般要先进行体能测验)。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的面试环节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均为考生现场获知题目现场答题。考官小组在面试之前一直是保密的,并且很多省份实行异地监考的形式。
公示到位。对于面试合格的考生进行公示,接受大众的监督。如公众认为录用不合理,可反应给相关部门,如情况属实,该考生即被取消录用资格。
你的想法我想很多人都有的,包括我当年也是这样的想法。
存在即为合理;这个是多少专家学者定的考试规则,难道没有合理性,可行性么?
答案是肯定有的,说明这样选拔人才比较合理。
其实不管哪种途径选拔人才,面试都是非常必须的;说明面试非常重要,我们去观一个人,几分钟乃至十几分钟就可以感觉到这个人是优秀还是一般;见解深刻还是浅显;做事情的出发点如何等等,都可以知道。
笔试的选拔,是硬性的杠杆;是考察的基础知识,这个达标了才有相对面试的资格这个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如同现在的应试教育,许多学生考试厉害,但说话说不来,做事做不来,责任心,担当心都不好,这种情况下如何只能看笔试呢。
最后,不用太担心,目前越来越正规,大部分面试都是异地选调面试官,认为操作不大的,好好用心准备,就可以了。
最后一点怕你也不认同,凡事都有因果,好与否也许已有前定;行善心善,心如大海,则事事容易很多。
若有机缘考前考中考后可以南无念念大慈大悲***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