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即高考,是中国大陆的重要的大学招生考试。
而高考提前录取则是指,在正式高考成绩公布之前,某些高校可以提前给予部分考生自主招生或者保送生的资格,这种方式叫做高考提前录取,其条件如下:
1、学籍条件:必须是普通高中三年级的在校生,且该生在所在高中担任过学生干部或其他突出表现。
2、学业条件:必须在学校内学习成绩并且高考模拟考成绩优秀,同时已确认在高考中能够超出一定的分数线,并且在该院校报考专业相关科目中有出众的成绩。
3、个人条件: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才能,身心健康,能够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
4、推荐条件: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获得推荐资格。
一、具体实施
1、高考提前录取的具体实施是在正式高考成绩公布之前,通过某些评选机制(如面试、笔试等)选择部分优秀的考生,优先录取到该高校的自主招生或保送生计划内。
2、这种方式可以避免高考成绩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给一些优秀的考生带来的不公平。
二、高考改革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中国的高考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其中,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是最近几年的一个主要措施,旨在促进高中课程改革、推动高校多元化招生和入学机制改革等。
2、未来,高考的改革还将继续深化,将更加注重考试内容的质量和趋同性,同时注重发挥高考的多种作用,如选拔、激励、导向等。
3、高考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中国教育向着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方向前进,更好地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
三、以下为高考改革的几个方面:
1、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推出“专业平行志愿”填报制度,同时探索多元化录取机制,如招生计划实行分类管理。
2、考试科目和内容改革:逐步取消文理分科,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替代分数评价,增加创新、实践等多种测评方式。
3、考试方式和方式改革:将高考网上评卷全面推广,并适当减少应试压力和评测难度,提高高考公正性。
4、教育公平和质量改革:重视农村、西部和中小学教育,加大投入力度,面向贫困地区优先支援,同时优化教学质量。
5、总之,高考提前录取只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面,教育改革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1.原则上提前批报考的院校一定优于后面本科批次的院校,录取时先录取提前批,后录取一志愿,一定小心被提前批截留的现象出现;
2.如果您认为提前批报考院校的任何专业都要优于后面本科批次的院校及专业,那么请填满专业并且从从专业调剂,您将会最大可能的进入提前批所报院校;
3.如果提前批里的院校您只接受1-2个专业,其他专业您觉得进了还不如去后面的本科院校,请填写您喜欢的专业并且不服从分配,如果提前批没有被录取不影响后续批次的录取;
4.提前批如果是有序志愿(全国多数如此),请您重点关注提前批的第一志愿,因为第二志愿录取的几率很小而且院校一般没有本科批次的好。
根据指标生计划和考生的志愿,对符合指标生等级要求的考生,依据分数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满计划为止。分数成绩相同时,录取等级成绩高者。
指标生是指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计划分配到一定范围的学校招生,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平等化,使各初级中学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指标生由教育局统一分配,因各地政策不同,分配方式可能略有差异,在校初级中学毕业生均可填报指标生志愿。
3中考指标生填报志愿
中考的录取原则是先进性指标生的录取,在进行统招生的录取,之后是第一批、第二批依次往下进行录取。一旦指标生所填报的志愿被录取后,就不会在进行提前批的录取,所以初三考生一定要慎重选择,要认真确定自己填报的学校是自己想去的。
也就是说中考指标生的录取要安排在提前批次之前,那么中考指标生的志愿填报会和其他志愿批次同时进行,指标生的志愿一共有三个。另外指标生的成绩仅仅是包括中考考试成绩,高中学校的加分政策是不包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