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各个二本怎么提档案的?是同时提档吗?

各个二本怎么提档案的?是同时提档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9
  • 发布时间:2024-05-10 02:55:08
不是档案是招生办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按照一定规格投档的,不是院校主动提档和同时提档的。投档方式是各地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并且按照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进行投档。投档是
内容详情

不是

档案是招生办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按照一定规格投档的,不是院校主动提档和同时提档的。

投档方式是各地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志愿填报情况和各大学在该地的有效招生计划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并且按照志愿优先、遵循分数的原则进行投档。

投档是录取的第一步,高校录取一般有四步

1、投档,即把符合该院校招生分数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投递到该院校

2、拟录取,即院校觉得考生符合录取要求,准备录取

3、录取,把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录取到该院校,即代表已经录取

4、退档,省级招生办投档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为1:1.2,即院校招生计划假如为100人,投档的比例则为110人。那么就会有10个人不能录取,这些档案会被退回到省招生办公室。

高考志愿如何提档?

当你升到大学后,相关的电子档案会直接被你录取的大学所提取;

至于纸质档案,看学校的情况,有的需要自己去提,有的是高中学校发过去,各地情况都有所不同;

实际上到了最后你毕业工作的时候,也是需要调档案的,到时候一目了然。

高考录取如何提档

1、通过招生办调出考生报考本校的信息,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提取档案数。

一般情况是,提前一批录取院校可以提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全部档案,第一批录取院校提取档案比例可以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

第二批录取院校提取档案比例是招生计划的120%;专科院校按招生计划提取档案。

2、院校确定提档名单以后,招办按名单提供考生档案,这一工作习惯上被称作“投档”。

平行志愿投档的录取过程

1、排序: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前面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分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2、检索: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

3、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院校。

4、录取: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大学志愿怎么录取

高考录取如何提档如下:

本科提前批的本、专科不再分批,录取分段进行。每一段录取时,根据志愿优先原则,按高考总分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投档录取。投档比例不超过1:1.2,考生总分相同时按位次投档。

提档介绍如下:

提档,高校招生行为。调阅考生档案,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

调档介绍如下:

院校调阅考生档案数量一般控制在120%以内,由学校确定具体调档比例,考生录取与否及所录专业由学校决定,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高校不会无缘无故地退掉高分考生而录取低分考生。

高考志愿表中,在院校、专业的下面设置一个“专业服从调剂与否”栏目,究竟填报“服从”还是不服从,要求考生必须在学校与专业之间进行一次博弈。

出于职业生涯设计、少走人生弯路的考虑,把握性小的院校,应该选择“不服从”;而把握性大的院校,则可以选择“服从”。换言之,在确保平行志愿的A、B、C、D四所院校已经拉开一定分数距离的基本前提下。

档案服从介绍如下:

A、B院校可以选择“不服从”,而C、D院校则一定选择“服从”。但已被自主招生预录取的考生除外。原因主要在于,A、B院校距离自己的成绩比较远,带有“冲”和“冒”的性质,可能上、也可能不上,多数情况下录取不了,一旦被录取,只愿意学习自己所填报的6个专业。

与其录取到极不理想的专业,还不如进把握性比较大的C、D院校的好专业。而在属于稳、保性质的C、D院校里,自己的成绩无疑具有一定的优势,分别所填的6个专业又都是自己的志趣所在,所以随便放哪一个专业都没关系,填上“服从”也没有任何风险。

大学是如何录取

大学录取学生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专业志愿优先方式(专业清)。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

志愿并列、位次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

专业志愿优先方式(专业清):

1、将考生按所报第一专业分类,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超过专业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第一志愿专业处理完后,将所有未定专业的考生按其第二志愿专业分类,并将第二志愿专业考生在各专业中按成绩排队,将超过计划数的考生过滤出来。以此类推,直至处理完所有专业。

2、将服从专业调剂且还未确定专业的考生按成绩由高到低调剂到有缺额的专业中。如果考生所报专业志愿都不能录取,且不服从专业调剂,则会被退档。

高考填写志愿注意事项:

1、了解填报规则和录取原则:

在填报志愿前,需要了解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和各学校的录取原则,避免因不了解规则导致填报失误。

2、保存填写的志愿信息:

填完后,要确认填写的志愿信息是否准确,并保存好,避免因网络繁忙而无法提交或导致志愿信息无效。

3、注意填报时间: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避免错过填报时间。

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不要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或高分数。

4、注意招生章程的要求:

在填报志愿时,要注意招生章程中的要求,尤其是对身体条件、外语语种、单科成绩等的要求,避免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退档。

5、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填写志愿时,要确保填报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重复填报或漏填。

录取程序:

1、省招办投档

各级省招办按当前批次、当前志愿投档。

2、院校浏览考生档案

各级省招办投档后,院校组长先登录电脑系统,得到认证后可浏览考生档案。

3、回收组员档案

组长可监控、浏览组员的录退考生情况,如发现组员没有履行职责,可回收组员档案。

4、录退考生

对拟退档考生,院校必须指明或说明退档原因;省招办有异议时,向院校提出录取复议或退档复议。

5、调整计划数

在计划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院校可自行根据生源情况调整本校招生专业之间的计划分布。院校不需经省招办审核,可以对专业之间进行计划数调整。

6、申请补充档案

若省招办投给的档案都已录退完毕,且未完成招生计划数时,院校可向省招办提出补充档案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查看报考本校的在库考生生源情况。

7、申请批件投档

在某些情况下,若需要对指定考生(如体育尖子)进行录取时,院校必须向省招办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报告中可指定多个考生,但每个考生都要写明申请批件投档的原因。

8、申请"录后退"

对误录取且已向省招办提交了并经审核通过的考生,可向省招办提出"录后退"的申请,由省招办审核批准后予以退档。

9、申请录取结束

院校的招生计划完成后,可向省招办提出录取结束的申请,经省招办审核通过后自动退出,由省招办终端的打印机打印出录取名册。

10、查阅批复

包括查阅补充档案批复、查阅批件退档批复、查阅增减计划数批复、查阅录后退批复和查阅录取结束批复。

扩展资料:

录取通知书防骗:

新生录取通知书不得转投。所有正规录取通知书均是通过邮局投递,并由邮局的工作人员送达。考生要出示准考证、身份证等证件,并签字才能领取通知书。而假“录取通知书”有的只是通过普通信件邮寄,甚至直接塞在邮箱里,连邮戳都没盖。

百度百科_高考录取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