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字是独体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口中伸出舌头的样子。“舌”本义即舌头,是人和动物口腔内辨别滋味的器官。又引申指像舌头的东西。舌头是人说话的主要凭借,所以“舌”又引申指言语。
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切分不开,从图画演变而成。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独体字所占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们不仅作为一个独立的字从古使用至今,而且绝大部分同时又都是合体字的构成部件,作为偏旁构成合体字,构字能力极强,这使得独体字成为了汉字系统的核心。
一、舌的部首:舌
二、舌的声母sh,韵母e,音调shé
三、释义: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头。~耕。
四、笔画:
相关组词:
1、饶舌[ráo shé]?
唠叨,多嘴:对这个问题我不想多~。
2、咬舌儿[yǎo shér]?
说话时舌尖常接触牙齿,因而发音不清。
3、喉舌[hóu shé]?
指说话的器官,多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舆论或人: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
4、舌战[shé zhàn]?
激烈辩论:一场~。诸葛亮~群儒。
5、口舌[kǒu shé]?
因说话而引起的误会或**:~是非。
区别方法:
1、象形字,指事字是独体的;会意字,形声字是合体的。象形字只从事物形状演变而来,指事字在象形字上加点画标记特指某一部分。会意字是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意思,形声字是合成部分有声旁也有形旁。又、舟、石、朱、舌、心等是象形字。
2、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3、指事: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
4、形声: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 “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
5、会意: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 “水”合起来,表达字义;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扩展资料:
象形文字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石刻文,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
中国甲骨文的象形字“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
值得一说的是 ,中国最初的文字就属于象形文字,汉字虽然还保留象形文字的特征,但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已跟原来的形象相去甚远,所以不属于象形文字,而属于属于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此外,玛雅文字的“头字体”和“几何体”亦是。
百度百科-六书 (汉字造字方法)
百度百科-象形文字
舌汉字结构:单一结构,即:独体字。具体解释如下:
[shè]
1.房屋:宿~。校~。
2.舍间:敝~。寒~。
3.养家畜的圈:猪~。牛~。
4.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侄。~弟。
5.姓。
6.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
[shě]
1.舍弃:四~五入。~近求远。
2.施舍:~粥。~药。
扩展资料
舍组词
宿舍:[sùshè]?
企业、机关、学校等供给工作人员及其家属或供给学生住的房屋。
舍利:[shèlì]?
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焚烧之后结成的珠状的东西,后来也泛指佛教修行者死后火化的剩余物。
也叫舍利子(shèlìzǐ)。[梵?arīra]
寒舍:[hánshè]?
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请光临~一叙。
幸舍:[xìngshè]?
原为战国时贵族供门下食客食宿的地方。客有上、中、下之分,舍也分传舍、幸舍、代舍。后亦泛指招待宾客之所。
舍弟:[shèdì]?
对自己弟弟的谦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