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大学新生就要入学报到了。准大一生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渴望,早早的就开始准备自己的行头,但百密也有一疏,还是会有同学落下一些东西,尤其是证件。已被录取的考生,咱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按时报到
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并按高校规定的时间及要求办理入学报到手续。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入学报到的已录取考生,应向高校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延期报到。
高校对未经同意逾期2周不报到的已录考生,视为其自行放弃入学资格。省招办根据高校报送的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考生名单,在本省录取考生数据库中对相应考生予以注销,并对此部分考生另行建立《自行放弃入学资格考生备案数据库》,报教育部备案。
二、准备证件
1、身份证以及正反面复印件(在学校也会有地方复印,但是开学肯定人很多要排队);
2、录取通知书;
3、学生学籍档案;
4、团员证或党员证;
5、预备党员证明等;
6、高考准考证书;
7、户口迁移证明,或户籍证明。
三、关于上述证件的疑问
1、学生学籍档案
高考招生时考生档案分为电子档案和纸介质档案。考生电子档案是院校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电子档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考生报名信息(含考生身份证号、思想政治品德考核鉴定或评语等)、体检信息、志愿信息、成绩信息和考生参加高校招生考试的诚信记录(主要指招生考试过程中违规的简要事实及处理结果)等内容。
电子档案要求真实、准确、完整,要与考生报名登记表、体检表等纸介质材料的相对应部分的内容一致。电子档案中的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因考生本人填写或校对失误等原因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负责。网上录取过程中所说的“档案”指的就是考生电子档案。
考生纸介质档案包括:高考报名登记表、体检表、高中阶段学籍档案材料和优录证明材料等。纸介质档案是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的组成部分。
对于电子档案大学直接提取,而纸质档案分为两种:
一种是高中直接帮你邮寄给相应大学。
另一种,需要你提取档案,自己带到或邮寄到相应大学。
对于自己带档案到大学的考生,录取后如何领取纸介质档案?
答:各地考生的纸介质档案一般由县(市、区)招办统一管理,不进入省级招办的招生录取现场。所有被录取的考生(包括军事院校录取的新生、空军和民航招收的飞行学员)凭高校录取通知书到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领取纸介质档案,考生报到时自己带到高校。领取纸介质档案的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底,具体时间由各地招办确定并公布。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到招办指定地点领取纸介质档案。
2、户口迁移政策
不少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学发现,大学对于是否迁户口并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而是依新生本人意愿决定是否将户口迁往学校。
关于大学生和户口迁移的问题是这样的:
根据现在的规定,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当学业期满之后,户口在学校的学生,要么根据学校的“派遣”,落户到就业单位所在地;要么处于待业状态,户口打回原籍。
3、户口迁还是不迁?
建议:农村户口最好不迁。
户口转到了城市,就变成了非农业户口,就会失去农业户口享有的很多优厚待遇,甚至会失去一些继承父母所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等,因为现在国家慢慢在扶持农村,当然也正常,要不然贫富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如果转了户口,毕业想转回来,会非常困难。
非农业户口酌情迁。
如果本身不是农村户口的话还是酌情迁,毕竟你也无法享受一些与农业户口相关的扶持政策了,迁了以后想迁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就容易些了(根据你大学所在的城市发展来),当然这里的容易指手续上容易些,工作单位无法解决户口问题的还是不行。
总之,上大学转户口好不好这是不可一概而论的,还请根据实际情况慎重考虑。
最后,还请各位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一定要记得抽空去照相。近期免冠照片1寸一版,因为咱们入学填资料,报名、办学生证、学籍卡等都要用到的,有些地方还需要2寸照片,故而最好备用2寸照片。一寸照最好按照学校要求选用蓝底、白底或红底。
(另外:大学需要助学贷款的考生们,也请准备好相关证明并到相关部门盖章)
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同学们想必都非常高兴吧,但在高兴的同时也别忘了这些注意事项。比如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该干什么?多久去上学?不去会怎样?下面一一为大家解答。
一、拿到录取通知书后该干什么
1、检查
在各位同学收到录取通知书后,首先需要检查录取通知书上的名字和照片是否为本人,上面的信息是否有误。除了 检查个人信息 外,还必须检查一下这个学校是不是考生所报的大学,如果不是的话很可能是虚假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必须 查验学校的真假 。
除了检查以上内容外,考生还应该 检查录取通知书里面的物件是否齐全 ,一般来说录取通知书会包含通知书、新生手册、入学须知、学校简介、银行卡、电话卡等,各个高校会有差异。
2、准备
在录取通知书里面,一般会有入学须知,考生们需认真阅读,然后在规定的日期内报到,同时将 入学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好 ,包括 生活用品、学费生活费以及报到所需材料 等,如果有不懂的可以打电话咨询。
除此之外,有需要 申请助学金 的考生,也可以提前将家庭情况调查表打印出来填写盖章,特别是离学校较远的考生。建议大家多准备几份,不会填或者是不确定的地方可以先空着。
3、了解
收到通知书后,考生可以提前去熟悉一下学校,包括 学院的官网、学校的课程、以及学校的乘车路线、学校军训时间、报到时间 等。想交新朋友的考生也可以提前加入 学校的新生群 ,提前和同学们交流了解,获得关于入学的一些信息。
二、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多久去上学
关于多久去上学这个问题,其实在考生们收到的录取通知书里面都有写明,大部分高校的开学时间都包含在入学须知里面,考生需认真阅读,然后在规定时间去报告。 一般来说大学开学时间都在9月份 ,各个高校有差异,具体时间请以官方通知为准。
三、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不去会怎样
1、被记入诚信档案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考生代表已经被学校录取,想要换学校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去报到,会被学校做退学处理。而这一次退学处理很可能就会被记入诚信档案,对考生来年的录取是会有一定影响的。比如你和另外一个同学条件一样,因为有被退学的记录,学校就会优先选择别人。
2、出现双重学籍
新生报到学校就会为考生注册学籍,但这中间会出现没有去报到也会被注册学籍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考生复读考上了另外的大学就会出现双重学籍,双重学籍的考生是无法毕业的,因此建议收到录取通知书及时去报到。
3、影响来年录取
目前有很多地方都在禁止复读,而这以后也必将成为一大趋势,在复读生和应届生之间,很多高校会更愿意招应届生,甚至明确规定了只能应届生填报。
关于拿到通知书后注意事项,就为大家整理这么多,总之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自己收到的通知书是正规大学的,并在规定时间内报到就可以了。
大学录取后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学生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享受大学生活,还需要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大学录取后需要做的事情。
一、了解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社交方式。因此,了解大学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校举办的新生入学教育、学生会活动、社团活动等方式,了解大学校园文化、学习氛围和社交方式。同时,学生也可以向在校学长学姐请教,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和方法。
二、制定学习计划
大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生需要认真听讲课程,做好笔记,及时复习巩固,同时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社交圈。另外,学生还需要认真学习英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参加实习或社会实践
大学生活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实习或社会实践,拓展自己的经验和视野。实习或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同时也可以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人脉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招聘网站、社会实践组织等途径,了解和申请自己感兴趣的实习或社会实践机会。
四、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
除了学习和实习,大学生活也需要丰富多彩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学生可以参加学校的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文化、体育等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也可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
五、规划自己的未来
大学录取后,学生需要认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决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招聘会、职业规划课程等方式,了解和掌握求职技巧,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大学录取后,学生需要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学生需要认真规划自己的未来,制定学习计划,参加实习或社会实践,参加学生组织和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才能在将来的职业发展和人生道路上取得更加美好的成果。
转自教育网 高考,离现在已经2个月了,随着高考录取工作的推进,高考生们也陆陆续续接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有一个月,大学就要开学了,对于大学,你准备好了吗?“准大学生们”如何走好下一步?在此,想为已被大学录取的“准大学生们”提几点建议,希望对“准大学生们”有帮助。一、提前了解自己的大学1、通过网络,了解大学。通过网络查找自己的大学,通过大学的官方网站了解自己考取大学的基本情况,自己学院、系和专业的情况。同时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情况等。2、提前体验“我的大学”,到校园熟悉环境。利用假期,边旅游边到自己考取的大学提前体验,到自己所录取的高校:认路牌、看宿舍、找食堂,提前感受大学的学习环境,体验即将面临的大学生活。但是最好是要有目的性,不要把它变成单纯的旅游观光,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最好能找一些大学里的学长或老师交流一下,向他们请教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经验和建议,以便能适应新的环境。二、提前为大学生活做准备1、提前了解大学的学生会、社团等机构。进入大学,对于85%的大一的学生,对大学的学生会、社团等机构,都非常向往的进入这样的组织,锻炼自己,认识朋友。2、掌握一门专长。有学生曾经对我说,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人才济济,如果没有一技之长,就不能为大学生活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所以好好利用暑假为自己“充电”,掌握一门专长(学习电脑OFFICE排版、各种球类、游泳等)。3、放松不忘学习。大考过后,考生想放松,家长也支持。放松是必要的,闲暇时间也不要忘了自己的本业—大学还需要继续学习。现在就业压力很大,考研大军不断扩充,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不少学生大一一来就着手准备英语四六级和考研。因而“准大学生们”提前充电是形势所迫。趁着暑期较长,多读些书。4、努力学习英语。你要知道,很多大学的学位证是和四级挂钩的,并且这个时间好好学英语,练就好的口语是很重要的,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中,跟外国人交流就很顺畅,并且参加各种英语面试的时候也有优势。5、多看书,不管是名著还是自己兴趣的。可能由于高考的压力,很少有机会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所以这个假期可以去泡书店、图书馆,阅读小说、散文、传记等各种类别的书籍。阅读一些以前没时间看的好书籍。利用暑假好好充电,6、学会做家务。由于高中学业繁重,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休息,很少让孩子去做家务,以至于很多学生的自理能力非常差。因此,趁着暑假期间,“准大学生”们应该积极地去帮父母做家务,有意识地锻炼一下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7、找个和你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这让你提前知道你适不适合干这行,并且提前了解到你的专业是干什么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可以为你是否要转专业,需要考哪些资格证做好准备。三、提前做好物质和精神准备1、总结中学生活。每个考生都应该总结中学生活。特别是高三一年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总结的目的在于向前看——大学生活一开始就进入正确的轨道。可以侧重总结三个方面:第一、学习方面:考生可以侧重总结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情况。特别要总结自学能力与学习自觉性与学习计划性的情况。第二、总结人际关系情况: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人际关系是其中之一。第三、心理健康情况: 在总结自己的中学的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侧重发挥那些长处,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自己的不足,对迎接大学生活极为重要。2、进行适当的心身调整。第一,要做到生活有序化;这一两个月的空闲,很容易使准大学生的生活无计划,造成生活无节奏,容易使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失调。第二,一定要防止狂玩,狂吃、狂睡,这三狂都将严重破坏生理节奏和心理节奏,有害于生理调整。第三,适当的进行文体活动,有助于发挥人体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的积极性,有助于调整心态。3、做好上大学的心理准备。第一,对大学生活少一点幻想。在入学之前,“准大学生”的心里大多有一幅“大学”的美丽图画,但这幅图画多少有些失真。第二,要重建生活目标。很多人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却不知在哪里。第三,要重新给自己定位。许多学生考入大学后,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第四,要掌握和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要学会与不同背景的人的共同生活,学会合作与分享。第五,还要学会培养独立生存能力。对大多数城市学生来说,上大学是自己第一次离开父母,所以,学会打点个人生活、培养自己独立生存能力非常重要。4、学会理财。现在的大学生活比以往在质量上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学生零花钱虽多了但花得也快,这就体现出理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