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孩子学习应该注意什么?
什么是教育?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小低年级最应注重培养的就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学习习惯在10岁左右就已基本形成,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很难有多大的改进,所以尽早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的重要。那种认为孩子小时侯要多玩,长大了良好学习习惯就会自然养成的看法是极其错误的。那么,我们应如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循序渐进,逐步发展。良好的学习习惯包含很多方面,养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密切配合。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专心地听、说、读、写,按时完成作业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不断增长,到了小高年级,就可以在简单学习习惯的基础上逐步养成如大量阅读、独立思考、学习反思、勇于创新的好习惯等等高级学习习惯。
二、严格训练,密切配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多次反复,持之以恒。对学生来说,良好的坐姿,待人礼貌等等,都非常地有必要,这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共同配合,不断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家教联合,注重方法。
1、给孩子制订学习规范。父母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家庭学习规范,如设计一个时间表,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孩子复习、预习功课、完成作业等,要求不完成学习任务就先不做其他事情,使孩子在家的学习活动有计划、有规律,逐步养成好的习惯。
2、多关心、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父母每天应抽出一定时间询问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应该在家里完成的学习任务,热情帮助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孩子感受到你时刻在关心他的学习。
3、以身作则,给孩子作榜样。模仿是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孩子来说,能否引起模仿,取决于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表现。因此孩子学习时,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应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如读书、看报等,能与孩子一起讨论问题,共同学习则更好。大人不应该一方面要求孩子专心学习,另一方面自己又在起劲地玩扑克、看电视等。这样既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给孩子的过失留有借口:你都没做好,凭什么严格要求我,使习惯培养为空话。
总之,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发挥各方面作用,调动各方面的因素,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可以养成。
现在的小学一年级都学什么
语文:学拼音,简单的诗歌和小短文(主要就是认字啦)
数学:比较什么长短大小啊,还有简单的加减法
英语:学字母,还有超简单的一些盯词,还有短语,例如:thank you. sit down,please.之类那种
孩子上小学前需要学些什么?
我上小学前拼音已经学完了(认齐)贰数学学到2位数加减法,英语学简单单词(外面有班,幼儿园毕业学到5年级水平),上小学以后基本上半个学期不用太使劲,而且我的小学是自带学前班的
一年级孩子在学习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的一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更是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好坏,不但影响孩子的生活、性格、行为等,还直接关系到学习和工作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将来。因此,本学期我把班级工作的重点落实在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的:
1、低起点
一年级的学生,平均六、七岁的年龄,他们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加上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长辈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好,有的甚至刁钻任性。这时,教育切不可太心急,可以先降低要求,教师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掌握情况,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如刚入学时,学生还不懂得怎么做作业,为了克服学生对做作业的畏难情绪,为以后养成良好作业习惯打下基础,我布置较少的作业;在课堂上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并只提两个小要求:做作业时一不讲话,二不玩,只要做到了,就是认真做作业的好孩子。要求低学生很容易就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2、细要求
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要求不能理解,也把握不好尺度。为此,我用一首首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儿歌来指导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一听就懂,可操作性强。这样,既便于记又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如: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竖起来。要发言,先举手。学写字,要记牢,头正身直腿放好,一尺一拳一寸高……上课时,老师说前半句,学生马上接着说后半句,既复习了常规,又有效地提醒、督促了不守纪律的孩子。
3 、强训练
提出了一些细小的要求,如果不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等于是空话一句。而且训练要严格,要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耐心。如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光靠课堂上的讲、练还远远不够,我利用班队活动课分组进行“坐立行姿势”的比赛,请各组做的好的同学上台示范,做的不规范的大家一起帮助他纠正。平时也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及时提醒、督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虽然刚开始时花时较多,但这样几次三番强化训练,行为要求已深入学生心田,并化为自觉行为,良好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
4、常评价
一年级的学生都急于想知道自己通过努力所做的事会得到老师怎样的评价。为了迎合学生的这种心理,我平时细心观察,好的、进步的及时表扬。有时是一个赞许的微笑,有时是一次亲暱的抚摸,有时是一句由衷的赞扬,有时是一面小红旗。学生得到老师的表扬往往更加积极,表现更出色,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如,我班的李佳欣每次值日总是把黑板擦得乾乾净净,老师的讲台桌也收拾得整整齐齐。经过我多次表扬后,其他同学也纷纷效仿。
二、真诚交流,细心呵护
一年级学生天真无邪,对什么事都好奇,爱问为什么,班主任要用心倾听孩子的心灵,与其真诚交流、谈心,同时也让他们讲一讲自己的心里话,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平时,除了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外,还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三、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
一年级的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往往不知从何入手,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过于溺爱的倾向,为此,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长和谐交流,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认真疏导,细致说理,共同探讨教育的有效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平时发现问题及时通过电话和校讯通和家长联系,争取第一时间得到家长的配合,孩子取得进步也及时发短信给家......>>
小学一年级一般学习什么内容
语文的话就是学aoe(拼音)和一些小故事古诗范数学的话就是学一学十以内的加减法,还有就是认钱,其余的就没有什么了。
小孩上一年级前应该学些什么
可以学认拼音、拼读拼音,认一些生字,写简单的字,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算题的方法提倡多样化,最好不要只学手指快算,分成,凑十法都可以学一学)。知识的准备是一方面,习惯的培养也很重要,让孩子能注意力集中地听讲,专心做作业。1、学习整理书包;2、学习做记录,会抄写老师留在黑板上的作业;3、会复述老师提出的要求,并按照要求去做;4、培养孩子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专注力、口语表达能力、交流交往等学习能力;5、简单的知识储顶。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单单学会某些知识。
一年级孩子各方面学习都好,将来也能好吗
LZ您好!
小学是建立孩子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尤其是在一年级时,孩子的学习习惯会保持整个小学甚至到初中高中。作为家长,在见证孩子成长的同时,应该积极督促,及时纠正错误,才能一步一个脚印,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掌握100以内的数数。
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形成及加减法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认识钟面,知道简单的时刻,如:几时、几时半等,认识人民币票面元、角、分。
掌握100以内的数数,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形成及加减法,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认识钟面,知道简单的时刻,如:几时、几时半等。
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有语文课、数学课、体验课、美术课、科学课、音乐课。
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习内容:
首先要学26个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学完了会接触一些比较短的课文(不到一百字),学些简单、笔划少的生字,老师一般要求孩子要记牢字的笔顺。
小学一年级数学主要学习内容:
掌握100以内的数数,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形成及加减法,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认识钟面,知道简单的时刻,如:几时、几时半等。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以学生能够感知的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中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由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构成了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并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内容融入其中。
这四大领域的18个主要概念被分解成75个学习内容,分布在三个学段的课程内容中。此外,新标准倡导小学科学课程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字母卡片。
2、听写aoe。
3、说说这三个字母叫什么。
二、引出新授内容
1、指导看情境图,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教学语境歌,出示:
小蚂蚁,要过河,乌龟伯伯他驮,鱼儿见了乐呵呵。
三、教学īūǖ读音和写法
1、教学ī。
(1)读音。出示蚂蚁图,告诉学生,蚂蚁的“蚁”变成第一声就是ī的读音。教师范读三遍。然后讲述发音方法。教学顺口溜:牙齿对齐īīī。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
(2)ī的书写。看笔顺图,说说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教师范写一遍,学生跟着书空。
(3)在书上描红两遍。
2、教学ū。
教学方法同上。读音与“乌龟”的“乌”相似。
顺口溜:嘴巴突出ūūū。
3、教学ǖ。
教学方法同上。读音与“小鱼”的“鱼”相似,把第二声变成第一声。
顺口溜:嘴巴翘起ǖǖǖ。
四、巩固练习
1、告诉学生īūǖ也是单韵母。
2、看口型,拿卡片。
拿对了,齐读三遍。
五、作业
抄写īūǖ各一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读卡片:aoeīūǖ.
二、教学īūǖ的四声。
1、教学ī的四声。
(1)讲述书写规则:ī加声调时要省写一点。
(2)出示ī的四声。
(3)教师领读:
第一声:yi衣服。
第二声:yi阿姨。
第三声:yi椅子。
第四声:yi注意。
(4)指名读ī的四声
2、教学ū的四声。
(1)教师在四线格上写ū的四声,指出ū的中格,声调符号写在上格。
(2)指名读ū的`四声。
(3)引导用ū的四声组词。
3、教学ǖ的四声。
(1)范写ǖ的四声。
(2)学生自由练读。
(3)指名试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错的音。
(4)引导用ǖ的四声组词。
(5)开火车读ǖ的四声。
三、比较单韵母的不同形体。
1、出示:a—o,然后指名读。
2、指名说说a和o形体有什么不同。
3、齐读,体会形体的不同。
4、其余几组方法相同。
四、比较带调韵母的读音。
1、出示:ā-ǎ、í-ǐ、ú-ǔ。
(1)指名读。
(2)说说横线两边的单韵母读音有什么不同。
(3)齐读。ā-ǎ、í-ǐ、ú-ǔ
2、出示:ó-òé-èǘ-ǜ。
(1)指名读。
(2)说说横线两边的单韵母分别怎么读。
(3)齐读ó-òé-èǘ-ǜ。
五、作业、
练读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教学反思1
较好的做法:
一、借助故事,激发学习欲望
好的导入可以换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堂课的导入我采用了小学生非常喜爱的故事形式进行:从前有一个美丽的山庄,绿草如茵,小溪清澈。村里有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很喜欢唱歌 听到故事,小朋友们能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并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老师再由故事导入到今天的新课单韵母“a o e”中就容易多了。
二、借助,加强字形记忆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上课时,我充分利用了课本插图来教学, 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和上相似的地方,把他们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结合起来。比如ɑ 的教学,从图入手,我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了谁?她在做什么?重点观察小女孩的头,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记忆。这样,把音、形结合起来教学,学生比较容易记忆,学生也能较快地学会字母的书写。
不足之处:
教学设计过于理想化。上了几年的高年级语文课,习惯了学生很配合老师在课堂上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对一年级刚入学的学生学情了解和分析不够,所以教学设计有些不合理,过于理想化,比如:教学字母儿歌时:“圆圆脸蛋羊角辫,嘴巴张大ɑ ɑ ɑ,太阳出来红彤彤,公鸡o o o,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 e e”这三句儿歌,我认为这三句话不但将拼音字母的发音方法,还有外形都总结了出来,非常实用,而且只有三句,如此简单,在课堂我一引导那学生一定能读得琅琅上口,津津有味。再来进行几组儿歌朗读、背诵比赛。即将今天的`教学目标认读字母和熟读字母完成了,而且活跃了气氛……我美滋滋得等待上课出现我理想的状态。谁知道这一环节我上得非常被动,非常累,既耗费大量时间又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究其原因,第一:因为我没有板书儿歌,也没有在课件中出现这儿歌,完全靠孩子们听我说了几遍,理解有难度,完全记不住。第二:我不但过于高估一年级学生的能力,而且我要他们先跟我读,后自己背诵的形式也比较生硬古板,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我得到的是孩子们否定的声音,看到是他们无辜的眼神——绝大部分的同学都不会背。而这一环节的失败,直接导致了孩子们后面进行游戏环节时都没有高涨的情绪。
改进措施:
我想:如果我将儿歌板书在小黑板上,或者出示在课件中,又或者我用比赛和游戏的形式来出现这个儿歌背诵,语言引导时又能更加生动亲切些,效果一定不会是如此。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a o e》教学反思2《aoe》是一年级语文上册的第一课。这篇课文有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三个单韵母a、o、e配有一幅乡村的美景图。第二部分是声调符号和a、o、e三个单韵母的四声。第三部分是a、o、e的书写格式及笔顺。虽然学生对这三个字母已经认识,而且也会读。但在教学这三个字母时,我仍重点是放在音、形和书写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教学主要显示几个特点:
1。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从图入手,我先把aoe情境故事放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自己发现故事中出现的拼音宝宝。而后再根据课本上的图让孩子们对这三个单韵母有所认知。如,小女孩张大嘴巴发出的声音就是字母“a”的音。张大嘴发“a”要响亮。这样初入学的儿童易于接受,知识给的很自然,重点观察小女孩的头,以配合字母“a”的字形记忆。
2。借助儿歌,识记字形。
儿歌由于其琅琅上口,通俗易懂的特点而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特点,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条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ɑoe”时,教学朗读儿歌:“嘴巴张大,ɑɑɑ,嘴巴圆圆,ooo,嘴巴扁扁,eee。”
3。联系实际,掌握四声
抽象、死板地给学生讲,什么是四声,学生很难理解,就算老师反复示范四声的朗读,效果也不会很好。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故事正好是学生最喜欢,最愿意接受的方式。我觉得课本中的图画很直观,一方面是小兔子骑车的行驶路线,像四声的形状,学生一目了然,一下子就能把四声记住,同时,我边讲还边让学生比划四个过程(四声),不知不觉中,学生就掌握了四声的写法。另一方面,我和学生简单地分析了小兔子骑车行驶过程中所花费的力气,目的也是为了渗透四声的发音方法。所以,我试着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读四声。
汉语拼音教学,我注重的是先摆口形再发音,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o”的发音是难点,我强调先摆口形再发音,舌头不动,发音才准。练习四声重点放在二声、三声。通过手势的帮助使四声发音更加准确。最重要的是:根据儿童的遗忘规律,在准确的教学后要坚持反复有序的练习以及循序渐进的复习。同时在教学中,我很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书写的指导,为学生写好字打下基础。
我觉得在让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多用不同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让学生不感到厌倦。这一点我还需要加强与磨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