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
浙江卷:得与失
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
全国乙卷:关于理想
新高考I卷:体育之效
新高考II卷:漫画谈对人生的看法
北京卷:真正的成熟/ 论生逢其时
2、2020年
浙江卷: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全国I卷: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哪个感触最深??
全国II卷:结合材料完成一篇演讲稿?
全国III卷:“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为题?
新高考I卷: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
新高考II卷:请以“带你走近___”为题,写一篇主持词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pDX4zC3gNk4ClaGsL6hA
?pwd=9grr 提取码: 9grr?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作文高分秘诀
1、多练审题
尤其是对于哲学性命题,涉及辩证关系的,更要深入研究其深刻内涵。审题越细,越准,越透,立意的思路就越宽,越深,越通畅,把握就越大。吃透话题的实质,弄清它究竟向我们要什么。但当材料审读感到困难时,如遇到诗歌类的材料,在读不懂的情况下,干脆撇开材料,就抓住话题来思考。万不得已时,直接以“话题”来作为作文题目,也总比无题或瞎拟题目好。材料中所说的是“事”也好“物”也好,都要与“人”挂起钩来。
2、牢记标准
什么是好文章?浓缩成八个字:“深刻,丰富,文采,创新”。心里牢记这四杆尺子,就有了作文的高标准。当然,由于电脑阅卷,要特别注意书写的美观。
3、加强理性思考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观点深刻一些,视野宽阔一些,见解新颖一些,富有启发作用?
(1)运用纵向思维,由表及里、由果及因想一想,凡事都可以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透过结果看到原因。最好的思想武器是哲学,哲学是聪明学、明白学,不可不用。为什么说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为什么说评价玫瑰的好坏根据在花而不在刺?花是主流,刺是支流。为什么说不能让感情的亲疏远近影响认知的正误深浅?情与理,是与非,真理与谬误,感性与理性,涉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2)运用横向思维,由此及彼,由点到面想一想,就可以拓宽思路,从时间到空间,从古今到中外,再看看社会,看看自己,还愁找不到最佳的立意角度吗?
(3)观点有没有启发性,这是文章拉开档次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人云亦云,老生常谈,一览无余,索然无味,那就是白开水,就是“陈言”。有了启发作用,才谈得上有意蕴,有意境,有内涵。
要想写出有启发性的观点,有一个重要技巧是常常要用上的,那就是类比推理。当然这也是由此及彼的办法。运用成功的关键,则在于抓准两件事物的相似点,否则反而节外生枝了。
4、加强材料储备
从哪些方面选材备料呢?主要是四个方面:
(1)自己的生活。一要真实(切勿瞎编);二要有内涵,有特点,有味道,有新意,确保不会与别人雷同、撞车;三要自己对这个生活材料有所感悟,且比较深刻。
(2)学识与见识。从科学、文学、哲学、美学四个方面多备点料,不求多,但求精。
(3)社会热点,媒体焦点,国内外信息。视点高,眼界宽,材料新,意义又重大,这就是有价值的素材。一要保证真实,道听途说不行;二要把握好选用的尺寸。信息材料的引用最好有准确的时间、地点、人名、数据,使之更有说服力。
(4)名人名言,格言警句。这是思想的精华,语言的典范,全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倘能用得准确,恰到好处,无疑会给文章增色,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练语言,练技巧,出文采,上水平
文采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真诚、自然、优美、机智和幽默。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而已。在你记叙、抒情、议论的时候,你的学识、见识、个性、修养、趣味、神韵也同时往外流,这就是言为心声,这就是文采。
6、力求创新
从立意选材到构思设计能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弃我取,人趋我避。没有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就很难突破思维定势和新老八股。平时背诵名言警句时,要学会分类、归纳记忆。
回答者:独孤行剑 - 江湖新秀 五级 2-2 21:16
审题很重要
回答者:YCXingYan - 秀才 二级 2-2 21:23
首先读一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再深入了解文章中的句子,一些想表达的思想感情就知道了。然后去把文章的一些佳句挖出来。把文章的层次弄清就行了
----最通俗的解决方法
回答者:alajag - 魔法学徒 一级 2-2 21:36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1.2015高考文综历史山东卷和全国卷有哪些不同
你是为了备战高考吗?如果是,可以不用研究山东卷了,因为从明年开始,山东文综使用全国卷考试,不用山东卷了。
说一下区别:选择题历史部分全国卷是12个,山东卷是11个。
全国卷选择题一般会有1~2个图标题,但不会太多,而且没有组合题,就是圈一圈二圈三圈四那样的,也没有否定式选择题,如不正确的是,不能说明,错误的是,这样的这四五年全国卷都没有出现过。
然后是大题,区别很大,山东这两年两道大题形式都比较新颖,但是考查的比较简单,很容易找到切入点。
全国卷40题一般都是两段材料,两个设问或者三个设问,综合性比较强。但41题,很难把握题型,这个题的题型每年都变,但均是开放性的试题,有时候不容易找准切入点,关于这个题,如果是为了备考,最好下载近四年的全国卷看一下这个题型,然后多做一下这个题型的题,熟悉一下41题的模式,因为每年都不一样,所以明年会是什么样的题型很难说,到时一定要静下心找好切入点。
最后是选做题,全国卷是四个选一个,山东卷是三选一。但是全国卷选做题的特点是选做内容不出教材上的,除了战争与和平这个和教材沾边,其他三个都不从教材上出题,所以一般老师会让学生选做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和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因为这两个相对比较简单,可以联系必修内容和给的材料就能答题。当然战争这个也可以。当然四选一选择范围更大,选你自己最有把握的一个答就可以了。要说明的是选做题全国卷占15分,山东卷只占10分,所以分值高了5分,一定要更加重视。
2.2015历史选考政治选修一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选修二 经济学常识选修三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选修四 科学思维常识选修五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选修六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地理选修一 宇宙与地球二 海洋地理三 旅游地理四 城乡规划五 自然灾害与防治六 环境保护历史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三 20世纪战争与和平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五 探索历史的奥秘六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我们 选得地理是1,5,6 政治2,还有一个不知道学不学历史1,2,4 老师说 先修够学分再说全上完,有点不现实 没时间复习呢! 如果对你有帮助,劳驾点下五星采纳,祝您愉快!记得采纳哦~。
3.2015年山东夏季高考时间和科目有哪些6月7日考语文和数学,8日考综合和外语,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各为150分,综合满分300分,各科累计总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综合由山东自行命题,外语使用全国卷。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外语、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外语、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语文、数学、外语试题满分各为150分;综合1和综合2试题满分各为300分;各科累计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综合1、综合2由山东省自行命题,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由教育部命题。
命题依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进行。 报考外语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外语口试。
外语口试工作由各市招生****负责组织,口试内容与时间由各市自行确定。口试成绩须于7月3日前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4.2015年山东高考各科难度大吗其实今年的高考题,比以往年份的题目都偏难,不要听什么新闻上的报道说今年的简单,记者采访一般只是采访一两个人并不代表全部,今年的语文题型已经面向全国卷来出,在这一方面已经是将一些山东考生打的措不及防,语文作文其实将最重要的地方删减,导致作文难度的上升,而今年的数学题目偏难,很多考生并没有答完题,这是不分文理的!而英语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综方面的话,地理和政治都是比较正规的,题目类型的设置十分的好,并没有特别难的题,但是历史,今年山东考生历史第二卷平均分是19分,历史的题型比较新颖,而且题目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
5.2015山东高考本科共录取多少人据悉,今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共录取考生552824人。其中,春季高考录取67052人。本科录取253621人,本科录取率达到36.43%;专科录取299203人。本专科录取率为79.41%。
相比来看,今年山东本科录取率创4年来新低。
据分析,本科录取率下降与今年报考人数猛增有关。2015年,山东共有696198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增加43969人,增幅为6.7%,这是山东省高考报名人数自2012年跌至“谷底”以来连续第三年上涨。然而,由于延续了十几年的高校扩招在饱受争议之后开始趋于平和等因素,导致录取率比去年略有下降。
根据数据计算,更受关注的夏季高考本科录取率为40.9%,也创下历史新低。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季高考人数比去年增加22541人,增幅为4%。虽然报名人数猛增,但今年夏季高考实际录取人数并未有大幅增加,仅比去年增加了721人,由此造成夏季高考录取率降低。
6.2015年山东高考各科难度大吗其实今年的高考题,比以往年份的题目都偏难,不要听什么新闻上的报道说今年的简单,记者采访一般只是采访一两个人并不代表全部,今年的语文题型已经面向全国卷来出,在这一方面已经是将一些山东考生打的措不及防,语文作文其实将最重要的地方删减,导致作文难度的上升,而今年的数学题目偏难,很多考生并没有答完题,这是不分文理的!而英语则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综方面的话,地理和政治都是比较正规的,题目类型的设置十分的好,并没有特别难的题,但是历史,今年山东考生历史第二卷平均分是19分,历史的题型比较新颖,而且题目难度比较大。
希望你能考个好成绩!。
7.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怎样查询2016年高考成绩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山东地处华东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
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儒家思想的创立人孔子、孟子,以及墨家思想的创始人墨子、和文化的创始人柳下惠、军事家吴起等,均出生于鲁国。姜太公在临淄(今淄博市临淄区)建立齐国,成就了齐桓公、管仲、晏婴、鲍叔牙、孙武、孙膑等一大批志士名人;齐国还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
山东是中国的经济大省、人口第二大省、中国温带水果之乡,国内生产总值列全国第三,占中国GDP总量的1/9。2013年,山东与广东、江苏,一起被评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省区。
山东是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2014年世界杯帆船赛、世界园艺博览会、APEC贸易部长会议,2015年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举办地。
山东省高考采用全国卷“3+X”模式;“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涵盖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涵盖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试科目。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最广,最成熟的,最被人们接受的。总分750分(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300分)。
2016年山东高考考试科目及分值
一、考试科目
文史类考生考语文、数学1(适用于文史方向)、外语、综合1(包括政治、历史、地理);理工类考生考语文、数学2(适用于理工方向)、外语、综合2(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二、考试科目分值
语文、数学、外语试题满分各为150分;综合1和综合2试题满分各为300分;各科累计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由山东省自行命题,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综合1、综合2由教育部命题。命题依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高考)山东卷考试说明》进行。
三、外语口试
报考外语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工作由各市招生****负责组织,口试内容与时间由各市自行确定。口试成绩须于7月3日前报送省教育招生考试院。
四、考试时间
计划于2016年6月7日至8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