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大学的电气专业还是可以的。
海科技大学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上海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一市两校”之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的试点高校,同时承担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管理中心的职责。入选国家第二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学校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中区,以理工科为主,与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院所开展科教融合。
电气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是华北电力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简称“清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亚洲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是低碳大学联盟成员。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6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并在新的历史节点,进一步明确了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目标。
上海电力大学排名如下:
一、上海电力大学全国排名
1、根据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2023)可知,上海电力大学排名第199名。
2、根据武书连中国大学综合实力排名(2022)可知,上海电力大学排名第289名。
3、根据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2023)可知,上海电力大学排名第335名。
4、根据理工类排名(校友会)(2023)可知,上海电力大学排名第157名。
5、根据金平果本科院校竞争力排名(2023)可知,上海电力大学排名第312名。
二、上海电力大学世界排名
1、在中国高校ESI国际排名(2023)中,上海电力大学世界排名第2973位。
2、在U.S.News大学世界排名(2023)中,上海电力大学世界排名第1243位。
上海电力大学的优点:
1、就业稳定,专业型大学,王牌专业电气,热动,环境化学就业非常有优势,专供国网和五大四小。
2、什电力行很有影响力,学校是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所以还是在电力相关项目为主,在项目中学习专业知识,理论研究水平一般,现场经验比较多,从就业情况来看,作为电力院校的本科生一般都是去国家电网和电厂。
3、学校用电专业也还算OK,电气是最好的专业。学院的老师大多是四十岁一下的青年骨感干。就业前景不错,但是本专业就业对女生歧视较大,学校管理比较自由,很人性化,老师们很亲切,学生能得到很多锻炼,有很多活动。学校的头牌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4、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王牌,就业形势特别好,全院百分之90进了电网,还有一部分考研,极少数去了电力设备公司,在校期间任务整重,学科太多,学到很多东西,学校完美契合电网。
电气专业排名及学科评估结果:
清华大学 A+
西安交通大学 A+
华北电力大学 A
华中科技大学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浙江大学 A-
重庆大学 A-
海军工程大学 A-
天津大学 B+
沈阳工业大学 B+
上海交通大学 B+
东南大学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山东大学 B+
湖南大学 B+
西南交通大学 B+
北京交通大学 B
河北工业大学 B
东北电力大学 B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中国矿业大学 B
合肥工业大学 B
武汉大学 B
华南理工大学 B
西北工业大学 B
太原理工大学 B-
大连理工大学 B-
上海电力大学 B-
河海大学 B-
福州大学 B-
长沙理工大学 B-
四川大学 B-
三峡大学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
东北大学 C+
燕山大学 C+
同济大学 C+
上海海事大学 C+
上海大学 C+
江苏大学 C+
广西大学 C+
西安理工大学 C+
新疆大学 C+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C
南京理工大学 C
山东理工大学 C
郑州大学 C
郑州轻工业学院 C
中南大学 C
电子科技大学 C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 电气信息类专业
上海电力学院最好的9大专业
(推荐人数从高到低排名)
以下是上海电力学院学长学姐实名推荐的比较好的专业,且就业和口碑都不错。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9(443人推荐)
2、热能与动力工程推荐指数:4.7(221人推荐)
3、自动化推荐指数:4.4(164人推荐)
4、电力工程与管理推荐指数:4.1(136人推荐)
5、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推荐指数:4.1(75人推荐)
6、测控技术与仪器推荐指数:4.2(49人推荐)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推荐指数:4.9(40人推荐)
8、通信工程推荐指数:4.0(36人推荐)
9、电子信息工程推荐指数:4.6(35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