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高考录取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高考录取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7
  • 发布时间:2024-04-17 21:30:03
高考录取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湖南高考录取的批次和层次是什么意思? 一、录取批次概念 高考录取工作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实行属地化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 因为参加录取的高校较多,只能安排不同型别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由此形
内容详情

高考录取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湖南高考录取的批次和层次是什么意思?

一、录取批次概念

高考录取工作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实行属地化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 因为参加录取的高校较多,只能安排不同型别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由此形成录取批次。

二、传统批次分类

本科提前批:具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一般是指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含政法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体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艺术类院校或专业,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等部分院校。有些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也放在提前批。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属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二批:一般为省属的非重点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等。

专科提前批: 一般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高职)专业。

专科普通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有些省还分为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

三、批次发展现状

由于现在网路资讯科技发达,学校多录取操作困难问题已经解决,但是因为录取批次设定部分学生报志愿滑档等问题,我国于2014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改革考试科目设定,改革考生录取机制。目前已经有部分省份进行了批次改革。

高考录取的批次是什么意思 按什么顺序

高校录取时会根据一定的顺序先后录取。高考录取批次一般依次分为提前批(零批次)本科、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本科以及高职高专。每一个批次对于考生分数要求都不同。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类以及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还有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第一批本科(一本)录取: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本科一批,也称重本,意为重点本科一批普通高等院校。又分为“‘985工程’、‘211工程’(含特色211工程)、港澳重点(获准在内地统招的港澳知名学府)、省属重点(含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提前批次和一批次需要考生分数满足一本分数线才具有填报资格。

第二批本科(二本)录取:一般本科院校,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本科第二批学校主要是省属本科院校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综合实力通常低于在高考进行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也有些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靠前的学校也在高考本科第二批中招生。

第三批本科(三本)录取: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

高职高专录取(专科):专科批次是之前所有批次考生都可以参与的志愿填报批次,也是高考生在本次高考中被高校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

另外,期间还会安排相应批次的补录。

高考录取第六批次是什么意思

高考录取第六批次意思,

第一批(重点线)

第二批(公办本科线)

第三批(民办本科线)

第四批(专科线)

第五批(高职专科)

第六批(组档线)

成录取任务,不得跨批次录取。各批次高等学校录取日程初步安排如下:

(1)提前批本科录取高等学校、第一批艺术类高等学校:7月6日-7月10日,其中提前第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录取时间7月6日-7月8日,提前第二批本科高等学校录取时间7月8日-7月10日;

(2)提前自主招生(含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录取试点)及“高校专项计划”本科高等学校:7月10日-7月11日;

(3)“地方专项计划”录取本科高等学校:7月12日-7月13日;

(4)第一批录取本科高等学校(含体育类):7月14日-7月21日;

(5)第二批A类录取本科高等学校(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院校):7月22日-7月30日;

(6)第二批B类录取本科高等学校(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院校):7月31日-8月4日;

(7)3+证书类院校:8月5日-8月8日;

(8)提前批录取专科高等学校:8月5日-8月8日;

(9)第三批A类录取专科高等学校(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院校):8月9日-8月15日;

(10)第三批B类录取专科高等学校(含体育类、音乐类、美术类院校):8月16日-8月22日;

浙江高考录取中的提前 批次是什么意思?

提前批次录取 各省高考招生办公室与高等院校在高考工作中,对考生投档与院校录取学生的专用名词。一般分为六次录取,即:提前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五批次。

提前批次,是重点院校,211院校的投档与院校录取工作时段,简称提前批。

第一批次,是第一批本科录取时段,简称一本。

第二批次,是第二批本科录取时段,简称二本。

第三批次,是第三批民办独立院校录取时段,简称三本。

第四批次,是专科生录取时段,简称专科。

第五批次,是高职生录取时段,简称高职。

高考录取分一、二、三、四批次是什么意思?

一、录取批次概念

高考录取工作是在教育部统一领导下,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实行属地化管理并负责组织实施。 因为参加录取的高校较多,只能安排不同型别的院校分期分批进行,由此形成录取批次。

二、传统批次分类

本科提前批:具有特殊要求的院校专业。一般是指军事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院校(含政法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体育院校(含综合性大学的体育专业)、艺术类院校或专业,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外交学院等部分院校。有些高校的小语种专业也放在提前批。

本科第一批: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属重点高校、经批准参加本批录取的高校(专业)。

本科第二批:一般为省属的非重点本科院校。

本科第三批: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等。

专科提前批:?一般为有特殊要求的专科(高职)专业。

专科普通批: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科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专科专业。(有些省还分为专科第一批和专科第二批)

高考志愿填报:高考录取批次是什么意思

因为高考招生录取时,为了便于操作、也为了有利于考生有更多的录取机会,是分批次按先后录取的。体现国家鼓励政策需要优先录取的高校及其专业作为提前批录取,原来的985、211等点高校录取分比较高的放在本一批次录取,然后接下来进行本二批次录取,……。这样也有利于前一批次没有录取的考生在下一批次还有录取的机会。

高考录取中批次1,2,3是什么意思

高考中的1、2、3批次是考生根据分数的不同可以参加的不同志愿填报和录取批次。会被各个批次中的高校录取。一批次对于考生的分数要求最高,需要考生分数满足一本志愿填报资格线才可以进行志愿的填报,才有被录取的可能。二批次是在一批次之后进行的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一批次未被录取的考生也可以参与,分数满足二本最低分数线要求的考生参与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三批次是本科批次中最后进行的一个批次志愿填报和录取批次,需要考生分数满足三本志愿填报的资格线才可以参与报考大学。

一二三批次中的高校的类别会有些不同:

第一批本科(一本):教育部直属院校、“211”工程院校和经省级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本科院校。本科一批,也称重本,意为重点本科一批普通高等院校。又分为“‘985工程’、‘211工程’(含特色211工程)、港澳重点(获准在内地统招的港澳知名学府)、省属重点(含省部共建、“小211工程”)”四类。重点本科是指国家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而所谓的一本,是各省、市对重点本科大学的录取批次的叫法而已,久而久之也成为了社会上的一种叫法。

第二批本科(二本):一般本科院校。是指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二线,学年制通常为4—6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本科第二批学校主要是省属本科院校和普通公办本科院校,综合实力通常低于在高考进行本科一批录取的院校,有些全国高校中综合实力靠前的学校也在高考本科第二批中招生。

第三批本科(三本):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的本科专业。

三本院校的招生是根据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录取的方式进行的。 三本与一、二本都是属于“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系列,学制为四年,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都是相同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证书,录取院校一般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

一般来讲,高招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零批次)本科、第一、二、三批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

提前批(零批次)本科录取:军事、公安、司法、安全院校(专业)等,国防生,艺术和体育类专业,部分航海类专业,经各省相关招生部门同意的其他院校(专业)。

具体分析一下高考录取批次是什么意思

1、高考录取批次就是将高考招生院校或招生专业按照不同的种类分别填报志愿和投档录取。

2、由于高考招生院校的种类很多,包括艺术类、体育类、普通文理科类、本科一批院校、本科二批院校、高职专科院校等等,如果都在同一时间内投档录取会非常混乱,所以划分了多个批次分别投档录取。

平行志愿能投1次档。

退档需要到下一批次或者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就是一些大学的某些专业在所在的省本一批次时没有招满人,因此在征集志愿时继续招人,这时候本二成绩可以报本一,本三也可以。

1. 省招办投档

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然后,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2.高校阅档

高校拿到档案后即开始阅档。阅档的目的在于按照学校要求排除不合格考生以及考察学生的个性优势,为确定专业做准备。阅档时,一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档案材料是否齐全;体检、政审是否合格(报考提前批特殊院校);专业是否受限;会考成绩如何;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当然,军队、公安等院校还要重点看看考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外语院校要看口试成绩等。审阅档案时,如发现档案不全或者有疑问,招生人员及时跟省招办、地市招办取得联系。

3. 档案预录取、档案预退档

审阅档案如无问题,录取人员将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全部考生档案,再按考生专业志愿和高校专业录取规则进行排序,排定完专业以后,录取名单可基本确定。分专业的过程也是择优录取的过程。一般高分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退档可能性比较小。

高校分好专业,确定了初步录取名单以后,就开始预退掉不予录取学生的档案。

4.省招办录取检查

如经招办审查,发现存在不合理退档现象,则招办与院校协商,重新考虑录取名单。如院校坚持退档,则地方招办予以记录,若考生投诉,由院校负责。经地方招办审查同意,未录取学生档案退出后,余下的学生即被确认为正式录取。

5. 打单(录取)

省级招办根据招生高校的录取结果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6. 通知

工作录取后名单经地方招办确认后,录取即基本结束,余下来则由高校录取人员做录取后期工作:填写新生名册,统计相关数据,填写、邮寄录取通知书,邮寄考生档案等。至此,高校录取完毕。

提示:在平行志愿下,录取是要十分谨慎的,高分高校的几个多给的名额会使位次靠后的考生造成巨大影响(学霸被第一志愿提走了,那么他报的第二志愿名额就腾出来了,给了分数较低的考生)依次类推。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