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今年高考人数变多,普通高校今年招生会有哪些新政策?

今年高考人数变多,普通高校今年招生会有哪些新政策?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2
  • 发布时间:2024-04-17 19:15:06
2020年全国高考结束了,今年的高考生压力确实是不小,进入考场墙前要接受体温监测,也需要戴口罩,在特殊的时期下参加高考,这难免也会影响到部分考生正常的发挥,另外根据今年的高考报考数据,报考人数剧增,高考人数变多,也就意味着今年的高考竞争会更
内容详情

2020年全国高考结束了,今年的高考生压力确实是不小,进入考场墙前要接受体温监测,也需要戴口罩,在特殊的时期下参加高考,这难免也会影响到部分考生正常的发挥,另外根据今年的高考报考数据,报考人数剧增,高考人数变多,也就意味着今年的高考竞争会更加激烈,虽然我国不少大学有扩招的计划,但是考生数量变多,也就意味着有考生会被淘汰出局,而普通高校今年招生政策也有一定的变化,2020年也是推行?强基计划?的头一年,高考自主招生计划被取消了。

强基计划为了选拔和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而且综合素质优秀或者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我国推出了一项新的招生计划,也就是?强基计划?,在2020年,被选定的部分大学将要推行这一项计划,今年实行强基计划的高校包括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北航,北理工,中国农业大学,北师大,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强基计划不同于以往的自主招生模式,在其目标定位,招生办法以及培养模式和规范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区别,强基计划会更侧重于对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在小匠老师看来,强基计划能够针对于固定的领域,培养国家需要的人才。

强基计划不仅对考生的高考成绩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也会对考生的高校综合考核结果以及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作出评估,符合各种要求的考生,才能够最终进入这一项计划当中。

取消专业级差

根据北京教委发布的最新消息,北京地区五所高校将取消专业级差,也就是取消高校在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这五所高校分别是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以及北京科技大学,这对于考生而言也是一个好消息,新的高考录取政策出台,给予了考生更多的机会,这也有利于高校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对于?强基计划?有兴趣的考生一定要提前去了解相关的录取规则以及申请方法,如果自己能够达到相应的录取条件和资格,特别是但某一学科上具有很强实力的考生,小匠老师也建议考生报考强基计划,因为?强基计划?跟普通的自主招生计划并不同,这一项计划能够给学生们更多的发展机会,提供给学生们更多的发展平台,强基计划将以小班制教学,更可以培养出精英人才。

对此,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欢迎留言讨论!

高校招生计划会改变吗?是在什么时候出台的?比如我今年想考北大的数学系,我报志愿的时候填了不服从调剂

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考研报名人数达到341万,全部都是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国内经济增长形势逐渐下滑,再加上本次疫情影响,导致春招推迟、各类考试全部延迟,部分校招也改成线上进行。

这一切都迫使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将会面临巨大的压力。

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为缓解高校应届生的就业压力,保障大家的就业的稳定性,所以出台了这一重大政策: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和专升本规模。

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的高考招生计划增加。如西安交通大学招生总计划从去年的4650人增加到今年的5250人。南昌大学的本科招生规模由去年的8010人扩大到今年的8150人。

在录取上,同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实行大类招生的高校承诺,在专业志愿不少于6个的省份招生时,实行专业志愿零调剂。考生报满志愿且不重复,将百分之百满足考生的专业志愿。

大部分高校不再设专业志愿级差。以往,很多高校都会设置1—5分的专业志愿级差,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一个分数级差才能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

今年将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并分配专业,高分考生所填报的第六专业会享受比低分考生的第一专业更加优先的录取优势。

此外,一些高校还以实际行动支持湖北,华东师范大学特别增设了“湖北新生奖学金”,每人将专项奖励5000元。

招生专业、人数有调整。约180所高校新增人工智能专业,北京化工大学结合学校“大化工”特色,以“人工智能+”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赋予传统学科新的发展动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今年新增的大数据与数字地球方向,将着眼于数字信息技术与地质学的高度融合。

华中师范大学则专门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包含5个本科专业,共计招生240人。

部分专业有新调整。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将由普通批次调整至提前批次招生,以吸引高质量生源。

很多高校还为医学类招生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政策。例如,报考南开大学且符合医学类专业体检要求的考生,只要第一志愿填报医学类专业,入档后保证全部录取。

复旦大学今年新增口腔医学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新增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

中国农业大学今年新增了全国首个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新农科专业,西安交通大学则新增了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就业需求不大专业被撤销。广东省高校撤销专业17个。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撤销了摄影等7个专业,广州大学撤销了工程造价等5个专业。

2020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

2021高考志愿录取原则是什么?

很可惜不会,不服从调剂的意思就是你不服从他们的决定,他们也不会勉强你,直接把你退档。

那么问题来了,退档之后你会怎么样呢?

假如你有平行志愿(第一志愿中可以填三个学校),比如你填了北大、清华、复旦,由于你把北大排在第一个,北大会先把你的档案调走。但是清华和复旦也在录取别的学生并拿走他们的档案,直到满了为止。第一轮(一本)抽取档案结束后,他们再看看选到的学生该怎么分配。

这个时候发现你不服从调剂,于是退档,于是悲剧就诞生了。由于退档的时候差不多第二轮调档开始,现在被退档的你只能跟比你低50甚至100分的人一起分享二本的名额,当然在第一轮没有招满的一本学校也可以继续招,但也是一些不入流的一本跟二本区别不大╮(╯▽╰)╭,至于清华北大,他们宁愿招不满也不会重新拉低自己的下限的,空着就空着呗无所谓。

当然,抱着上北大心的人如果掉到二本还不如复读,所以第二志愿意义不大。

总之,如果你想上个好大学,最好填服从调剂,不然分数就浪费了。但主要的问题不是你服不服从调剂,而是你觉得专业和学校的名气哪个重要,这是高考过后的人往往会遇到的问题。

第一步:排序

将所有满足该批次分数线的考生(不包含前面批次已被录取的考生),分文科和理科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使每个考生都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

第二步:检索(分档)

将考生档案分到高校的数据库档案中。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进行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高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高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档案数据库,否则就对考生下一志愿高校进行检索判断。一旦检索到投档数未满的高校而被分档后,则不再对其后志愿检索。

第三步:投档

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高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地同时完成的。

第四步:录取

高校根据已向社会公布的《招生章程》录取考生。

第五步:确认

高校将确定的录取名单通过网络回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录取检查,一旦完成录取就办理录取手续。与此同时,已经投档至高校但由于不符合高校录取条件的未录取考生档案也将被退回招生录取现场。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