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的专业如下: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4个学院以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有127个本科专业,5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4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862人,其中正副教授3086人,有1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欧亚科学院院士、9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15位国家级教学名师。
武汉大学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学校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高端智库、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共享平台、8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还拥有7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定期公开出版36种专业刊物。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有学前教育专业。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举办、武汉市人民**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命名的“师范教育先进学校”、是湖北省“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湖北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训基地、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起源于1904年张之洞在鄂兴办的两湖总师范学堂,继后迭历湖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省立师范学校、湖北省立实验师范学校、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等校名更易;2002年11月,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和武汉市幼儿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
2007年6月,经湖北省人民**批准,江汉大学实验师范学院更名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前身主体部分为创办于1975年的中国第一冶金建设公司职工大学。2010年8月,经湖北省人民**批准,武汉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整体并入原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学简介(2022年)
武汉理工大学教育学现设于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本学科于1998年获得高等教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湖北省高校较早获得教育学硕士点的高校之一;于2010年获得教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2013年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学科。在长期发展中,教育学形成了较为独特的研究特色,拥有了较强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实力。
教育学一级学科在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教育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技术学等二级学科(方向)招收和培养学术型硕士。其中,教育学原理主要聚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政策与法规、留守儿童教育、教育评估等领域;高等教育学主要聚焦现代大学治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等工程教育等领域;教育人力资源开发主要聚焦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高校辅导员与学生事务、高校学术职业管理等领域;教育技术学主要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智慧教育等领域。
近五年来,教育学师资队伍承担国家级及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CSSCI收录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含主编)10余部;获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省部级成果奖8项,其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10余项。
近五年来,在校研究生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7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导师一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SSCI收录2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多部,参与撰写调研报告多份;参加各类学术年会90余人次,部分学生做了大会报告或分论坛报告。
近五年来,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有:在高等学校、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组织从事管理、教学等工作;在各级各类中小学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考取公务员、选调生等;考入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知名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入职华为、中国建设银行、中原电子等企业从事培训、人力资源管理等工作。
热忱欢迎广大学子报考武汉理工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教育学学科具体情况请关注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网站:http://wenfa.whut.edu.cn/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