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大学录取程序是什么样的?

大学录取程序是什么样的?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9
  • 发布时间:2024-04-17 02:35:04
录取流程大概分这几步: 第一步:检索(分档):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院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院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应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数据库,否则就检索判断考生下一志愿院校。一
内容详情

录取流程大概分这几步:

第一步:检索(分档):由计算机将排好序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逐个检索,检索到的考生,对其所填的各志愿院校依次进行检索判断。当某一院校已分得的档案数小于应投档数时,则将档案分到该校数据库,否则就检索判断考生下一志愿院校。一旦被分档,则不再检索其后志愿。

第二步: 投档:当该批次所有满足条件的考生档案检索完毕后,对分好的本批次档案定向投往院校。这个过程是一次性同时完成的。

第三步:录取:院校录取考生。

第四步: 确认:院校将录取名单上传给招生录取现场进行检查,办理录取手续。同时,已经投档至院校但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档案也退回。

大学录取顺序是怎么安排的

高考录取流程如下:

1.模拟投档,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2.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投档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

3.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4.阅档招生高校在一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括:①考生的成绩;②专业志愿;③是否服从调剂;④体检表;⑤诚信记录;⑥其他。

5.预录取招生高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6.录取检查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进行审核,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7.打印录取名单省级招办根据招生高校的录取结果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8.填发录取通知书招生院校根据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该校公章连同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

志愿是怎么被录取的

大学录取流程是怎么样的?

1.正在投档 此状态表示考生的分数达到了自己所填报的院校调档线,档案被成功投出,由于院校端口接收考生电子档案需要时间, 所以会显示出“正在投档”的状态。

2.院校在阅 此状态表示考生的电子档案已经成功被投到某所高校, 院校已经下载,学校正在审阅查看每一位考生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阅档的过程。

3.预录取 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恭喜你,大学有望了。 记住,仅仅是有望不代表已经确定成功录取。

4.录取 此状态表明考生已被正式录取,确认无误。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考生电子档案状态显示“录取”外。

5.预退档 如考生档案状态显示为这三个字,很遗憾,即将面临退档处理。

考生录取要经过哪些流程?

一是模拟投档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二是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

三是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四是阅档招生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进行审阅,审阅内容包阅括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体检表以及诚信记录等。

五是预录取招生高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录取流程介绍:

1、模拟投档。正式投档之前,考试院会组织一次模拟投档,一是让学生提前熟悉报考流程,正式填报时不至于太过慌乱,二是给各个大学调整时间,按照学生报考人数改变原计划。

只是部分考生模拟投档时,并未太过认真,觉得明白流程即可,模拟填报时不按分数选择。直接填报北大清华复旦等名校,毕竟这也能“圆梦”,但提前熟悉流程最为重要。

2、确定投档比例。各个高校会按照模拟投档的结果,来与之前的投档比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改正。比例确定后便不再改变,这一点可能与学生无关,提前熟悉流程即可。

3、考生投档。考生正式选择院校与专业,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录取,或是调剂到其他院校,或是将考生档案继续“下发”。相关部门结合考生选择以及高校具体标准,将符合情况的电子档案发给高校,让高校进行录取。

4、高校阅档。相关部门发送给各个高校后,便由高校工作人员阅档,看考生的志愿选择、考试成绩、排名位次、身体情况等内容进行选择。

符合条件的考生被录取,服从调剂的考生,被分到其他专业,不服从调剂的学生只能“滑档”。高校阅档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出报考人数中的“优秀考生”,按照分数进行选择。

5、高校预录取。高校阅读考生电子档案后,进行“预录取”后,将信息返还给相关部门,由他们进行检查复核。有问题继续更正选择,没有问题录取工作结束,学校确定录取名单。

6、确定名单寄送通知书。预录取工作结束后,相关部门会确定录取名单,随后盖章发给学校。名单上的学生,会被学校录取,随后学校会按照要求,寄送“独具特色”的通知书。

大学新生入学报到的流程大概是怎样的?

高考录取的流程为:划分录取批次→制定录取分数线→招生院校调档线的确定→分批录取与调剂录取→二次录取→通知考生。

1.录取批次的划分

录取工作是分批进行的,各省市根据本地实际划分,有的将志愿、录取批次划为6批或8批,但多数省市分4批录取,即提前录取院校、第一批录取院校、第二批录取院校和第三批录取院校。具体情况如下:提前录取院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一部分招生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和国家批准提前录取的一些学校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提前录取,这部分院校即提前录取院校。主要包括***院校、武警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以及少数经批准参加提前录取的院校和专业。对提前录取的院校,按照不同层次和特点,分别确定每个学校的控制分数线,招生学校按有关规定确定调阅考生档案数,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第一批录取院校,主要是全国重点大学,还有部分经批准的院校,如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外交学院、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北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院校(专业),以及各省所属的师范院校。第一批录取的院校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第二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该批录取院校,专业数量多,招生数量也最大。第二批录取院校实行“根据志愿,按比例投档”的录取办法。第三批录取院校,主要是专科类院校和本科院校中的专科类专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大普通班等也并入第三批录取院校。第三批录取院校实行分段录取的办法。这四批院校在录取过程中是四个互不影响的独立过程。也就是说,从提前录取的院校开始,在每一批录取工作结束后,对未录取考生档案再重新整理,然后才开始下一批的录取工作。不同批的录取学校,考生在报考志愿时相互间没有联系,也互不影响。国家规定在录取时分批进行,但对每一批院校中可以选择几个志愿学校及专业,各地可以有不同的规定和要求。

2.录取分数线的制定

各批录取院校都有各自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由各省(自治区、市)招生委员会,根据本省(自治区、市)考生文化考试成绩,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划定控制分数线,既要给高校录取新生有一定的选择余地,也要考虑考生进线数与计划数的差别不能太大,以免造成进线考生落榜太多。

(1)最低分数线

①各省、市划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根据当年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依据人数来划定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数划定,多数是计划数的11~12倍,全省考生按考分的高低排下来,排到该人数时的分数,就是当年该省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达到该分数的考生才有资格被录取。

②各批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控制分数线是按略多于某批院校计划录取总数划定的一个“分数”。达到控制分数线的考生不可能百分之百地被录取,需由省(市、区)招办根据录取控制分数线,在录取过程中将上线人数再按考生所报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排列提供给招生院校,再由招生院校进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确定录取名单。

(2)分批录取的高校的控制分数线

①提前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招生的院校及招生人数都比较少,主要是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学校及专业,其中有本科也有专科,按计划招生数与报考人数的一定比例确定分数。对于有的院校专业上线人数录取不满的,可适当降低分数要求录取。由于这部分人数比较少,有时不在社会上公布分数线。

②第一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根据规定,按计划招生数与考生数的比例1∶12来确定。由于分数线的划分是按文、理、外语三类分别划分的,这样就要考虑到志愿兼报等因素,因此分数线确定时并不是机械进行的,而要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

③第二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 一般按略多于计划招生数来确定,其计算办法是包括第一批的余数在内从第一批控制分数线往下测算,直到人数比第二批计划招生数有一定余量时,这个分数就是控制分数线。总的原 则同样要考虑到不同科类志愿的兼报等因素。

④第三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该控制分数线确定的原则和办法同第二批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确定是一样的。第一、第二、第三批录取院校的控制分数线都是要在社会上公布的。

3.院校调档线的确定

院校调档线是各高校对某地报考该校考生的文化成绩方面的最低要求。院校调档线是在该批院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考生报考本校志愿情况、分数情况和本校在该地招生计划数确定。一般来说,同一批录取院校之间的调档线是有很大差别的。而且一个学校在一个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别,有的院校在一个省(市)的分数线可能很高,而在另一个省(市)可能较低。这是由当地考生第一志愿报的多少决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对某一院校报得较多,这个学校录取的分数就高。相反,这个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录取计划。

4.调剂录取与二次录取

调剂录取包括不同学校的调剂录取和不同专业的调剂录取。不同学校的调剂录取有这样一些情况,学校在录取第一志愿考生时要注意转来的第二志愿高分考生,较“困难”的学校从服从“分配”的考生中调剂或接收转来的第二志愿高分考生等,这其中要注意考生志愿倾向,相关科目成绩,不同专业要求等因素。如果考生未填写服从分配,本人志愿太高,或专业局限性太大,该档案周转和审阅后合理落选,这种档案被称为“死档”。这种“死档”不可能参与调剂录取,它一般被清理并退出运转系统,这就意味着考生落选。二次录取的范围包括:少数招生院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缺额;已录取考生不按期到校报到的缺额;经学校体检复查不合格被取消入学资格的缺额;已录取考生弄虚作假被查处,取消入学资格的缺额。补录对象为参加当年高考达到省市建档分数线志愿报名的考生。当年已被录取的考生和被取消录取资格或入学审查不合格者,均不在补录范围之内。参加二次录取的考生必须重新报名和填报志愿。

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 详细步骤有哪些

大学生新入学报道的流程大致如下:

查询录取通知书: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仔细阅读里面的内容,了解报到时间、地点以及其他相关事项。

准备材料:根据录取通知书的要求,准备相应的证件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高考准考证、录取通知书、证件照等。

购买车票:提前购买前往学校的车票,如果选择乘坐飞机或火车,建议提前查询好路线和时刻表。

提前预订住宿:如果需要提前到达学校,可以提前在网上预订附近的酒店或宾馆。

报到注册:按照录取通知书上的时间到达学校,找到报到处,提交相关证件材料,完成报到注册。

领取宿舍钥匙和校园卡:报到完成后,到宿舍管理部门领取宿舍钥匙,办理校园卡,了解宿舍的具**置和室友信息。

入住宿舍:前往宿舍,与室友相互认识,整理个人物品,布置宿舍。

参加新生见面会:在报到期间,学校通常会组织新生见面会,熟悉学校环境和院系情况,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参加体检:按照学校安排,参加新生体检。

办理助学贷款:有需要办理助学贷款的同学,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参加军训:按照学校安排,参加新生军训。

选课: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学校要求进行选课。

参加社团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学校或院系的社团活动,丰富大学生活。

以上是一个大致的新生报到流程,不同学校的具体安排可能会有所不同,请以录取通知书和学校官方通知为准。

大学录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

志愿填报结束并保存了以后,各个学校具体的录取流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你是如何被录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之前,录取流程分为以下步骤。

高考招生录取流程

1、高校录取人员提取考生档案。

2、高校提取档案后即开始审阅档案,按照学校要求审阅档案,排除不合格考生。

3、审阅档案如无问题,录取人员将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全部考生档案,确定拟录取名单。

高考招生录取流程 高校录取的具体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4、高校确定了初步录取名单以后,要退出不予录取学生的档案。

5、高校确定录取名单经地方招办审查同意,未录取学生档案退出后,余下的学生即被确认为正式录取。

6、工作录取后名单经地方招办确认后,录取工作基本结束,接下来由高校录取人员做录取后期工作,如填写新生名册,统计相关数据,填写、邮寄录取通知书,邮寄考生档案等。至此,高校录取完毕。

你是如何被录取的

一、模拟投档/确定投档比例

在各个批次陆续开始录取之前,考生所在地的招生部门会根据一些高校在本地的招生情况根据一定的投档比例先行进行投档,在模拟投档过后,根据每个省份报考的不同情况再确定具体的投档比例,这个时候各个省份招生部门会将考生的档案投递给符合要求的一些高校。

二、正式投档

各个省份的招生部门一般会将本省的考生档案汇总给考生所填报的高校,高校会按照平行志愿的各项规定对考生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一个排名,也就是说需要我们了解平行志愿的一些原则,要知道现在高校在录取的时候按照平行志愿从高到低进行档案的投递,需要我们把握住学校及专业的填报顺序。

三、高校阅读档案

一般考生所填报的各个学校会在该批次的志愿填报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来阅读考生的档案,主要是看考生的总体分数,个别对单科分数有要求的院校以及专业也会阅读考生的单科成绩,除了阅读成绩以外,他们还会单独阅读考生的诚信答案、体检以及政审情况,然后再根据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四、预录取/录取检查

在高校阅读考生的档案以后,发现考生的各项成绩以及其他的一些条件都符合院校的招生要求,会将考生的录取情况报送至考生所在地的招生考试部门,对于未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也是如此,对于一些未录取的同学来说,省招办也会对于考生的档案进行再次审核,如无异议,也就宣告着这所高校在某个省份的录取结束。

五、汇总录取名单,邮寄录取通知书

在学校录取完一批次的考生之后,会将这一批次考生的名单以及专业情况打印出来,然后再根据这个名单来给考生邮寄录取通知书,到这高校的录取基本结束,如果该院校的专业招生人数未达到招生计划的话,可能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征集志愿或者是补录志愿。

 1. 提取档案

高校录取人员进入录取现场后,首先通过招生办调出考生报考本校的信息,根据生源状况确定提取档案数。一般情况是,提前一批录取院校可以提取控制分数线以上的全部档案,第一批录取院校提取档案比例可以灵活掌握,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20%以内;第二批录取院校提取档案比例是招生计划的120%;专科院校按招生计划提取档案。院校确定提档名单以后,招办按名单提供考生档案,这一工作习惯上被称作“投档”。如按比例从高分至低分投出的第一志愿学生档案数已经足够,则最末一个学生的成绩即为该校的投档分数线;如生源不足,则该批次控制分数线可视为该校的投档分数线。

2. 审阅档案

高校提取档案后即开始阅档。阅档的目的在于按照学校要求排除不合格考生以及考察学生的个性优势,为确定专业做准备。阅档时,一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档案材料是否齐全;体检、政审是否合格;专业是否受限;会考成绩如何;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当然,军队、公安等院校还要重点看看考生的家庭社会关系,外语院校要看口试成绩等。审阅档案时,如发现档案不全或者有疑问,招生人员及时跟省招办、地市招办取得联系。

3. 确定拟录取名单

审阅档案如无问题,录取人员将从高分到低分排列全部考生档案,再按考生专业志愿分别排列。一般情况下,同一志愿顺序同一专业,将优先满足高分考生,如考分相当,总分低但相关科目分高或有其他优势的考生也可以被考虑。比如甲总分为650分,乙总分为639分,第一专业志愿都是物理系,这时甲将优先得到满足;若甲总分为650分,乙总分为649分,但乙物理成绩比甲高出许多,且乙获得过物理竞赛奖,这时乙可以优先于甲。由于各校、各专业的差异,招生时分专业标准不甚统一。比如甲总分588分,第二专业志愿报国际政治,乙考生总分580分,第一专业志愿报国际政治,究竟甲优先还是乙优先?在这一点上高校各有选择。排定完专业以后,录取各单可基本确定。分专业的过程也是择优录取的过程。一般高分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不会被淘汰。而部分分数偏低、志愿报高、没有可照顾项的考生最容易被淘汰。至于如何体现照顾政策,各省、各校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地方,对有照顾项的考生按原始分提分投档,照顾分不计入总分,如原始分560分,另有照顾分10分,即按570分投档,录取与否由高校决定。有的地方直接将照顾分数计入总分,按总分投档;有的学校考虑照顾分,有的学校不考虑照顾分。

4. 退出多余档案

高校分好专业,确定了初步录取名单以后,就开始退掉不予录取学生的档案。如经招办审查,发现存在不合理退档现象,则招办与院校协商,重新考虑录取名单。如院校坚持退档,则地方招办予以记录,若考生投诉,由院校负责。

5. 确定录取名单

经地方招办审查同意,未录取学生档案退出后,余下的学生即被确认为正式录取。

6. 录取后工作

工作录取后名单经地方招办确认后,录取即基本结束,余下来则由高校录取人员做录取后期工作:填写新生名册,统计相关数据,填写、邮寄录取通知书,邮寄考生档案等。至此,高校录取完毕。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