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翻译专业在国内很火热,也有很多同学到英国去留学选择了翻译专业,那么英国翻译专业哪所大学好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所大学吧!
一、巴斯大学
巴斯大学历史悠久,是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的四个会员大学之一。巴斯大学提供口译课程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是欧洲最早提供翻译课程的学校之一。
巴斯大学重视学生的翻译和口译实践,课程以实用的课程为主,并非纯学术理论导向,学生有机会到联合国在欧洲举行之会议进行观摩,学校还会请来知名的翻译家和口译员进行讲座或者讲课。
二、纽卡斯尔大学
纽卡斯尔大学的翻译研究所被誉为世界三大顶级高级翻译学院之一,汇聚了全世界最顶尖的教师,其整体专业设置和师资力量丝毫不亚于巴斯大学。
大学开设了二年的中英/英中翻译/口译硕士学程。第一年是为期九个月的高级翻译课程(Diploma),接下来是第二年为期12个月的硕士课程(MA),学生可依专长和兴趣选择。
三、利兹大学
作为世界知名的大学,利兹大学是目前英国规模最大的大学之一,也是英国最负盛名的大学之一。利兹大学的科研成就举世共睹,是全英最好的10所研究性大学之一。利兹大学现代语言文化学院下属的翻译研究中心在全世界享有盛名。
四、威斯敏斯特大学
威斯敏斯特大学是英国最大的大学之一,它的传媒专业在英国居前三位,语言学院的课程更是在英国无出其右,是英国外交部官员唯一定点培训学校。
威斯敏斯特大学同巴斯大学、伦敦城市大学和赫瑞瓦特大学同为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 的会员,曾经也是欧盟同传学位机构(EMCI)的成员之一,具有一流的师资和全英领先的翻译与口译教学水平。
五、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翻译(口译)专业
伦敦大学学院翻译(口译)专业旨在提供专业翻译和口译层面的一流培训。这个项目可以给你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发展你的翻译,口译和语言技巧,去加深你对语言性工作的理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技能,你可以在快速发展的翻译技术领域中得到真正重要的经验。
六、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翻译研究专业
凭借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爱丁堡大学的翻译研究学硕士专业旨在从知识层面提升你的翻译实践技能。爱丁堡大学的翻译研究学硕士专业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的学习,你会发展语言使用与翻译相关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实施各种翻译策略,拓展你对翻译相关的各种问题的理解,比如性别、权力关系和宗教。
七、曼彻斯特大学
曼彻斯特大学翻译和口译研究专业
曼彻斯特大学笔译和口译研究课程在1995年由翻译和跨文化研究中心发起,是英国学府课程历史最悠久、最有声望的研究生课程之一。曼彻斯特大学笔译和口译研究硕士课程旨在帮助你学习笔译、口译、以及其他需要跨文化交流背景的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八、华威大学
专业名称:MA Translation and Transcultural Studies 翻译与跨文化研究
简介:该项目主要从事与文学文化语言相关的翻译理论研究,老师大多数是在英语系有过出版物翻译经历的,或者研究语言(法,德,意),而研究的重点偏向于理论方向。
九、埃克塞特大学
专业名称: MA Translation 翻译硕士
简介:埃克塞特的翻译共有两个分支,汉语和欧洲语言,从课程设置来看,属于偏向于实践性的笔译,其中有涉及CAT,不过如果将来想从事翻译理论研究,也是可以的,因为学校本身就可以继续读博.而毕业论文要求则是写一篇20000字的论文。
十、伦敦城市大学
伦敦城市大学为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的会员,其口译专业开设于2004年,由多名身为AIIC会员并拥有欧盟或联合国认证的教师授课,是一门以理论和实践为基础,并专门设立了以培养专业同声传译员的职业课程。
十一、诺丁汉大学
英国诺丁汉大学翻译硕士专业是很早开设的专业,有世界大部分语言的翻译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很多学生乃至学者的赞扬。诺丁汉大学以其出色的教学质量和卓越的学术研究赢得了国际盛誉。诺丁汉大学翻译专业结合了有效中英翻译所需的理论、技术、和实践培训。它还提供两种语言之间的双边口译培训和实践。除了这些笔译和口译的核心课程,你还会学习高级英语或中文。你也可以从众多选修课程中学习除中文和英文以外的语言。
卡斯商学院(Cass Business School),坐落于英国伦敦金融城(伦敦中心位置),隶属于伦敦大学联盟(University of London)。
卡斯商学院拥有AMBA和EQUIS及AACSB组织的三重国际认证。卡斯商学院是欧洲最顶尖的商学院之一,在商界,尤其是金融领域,享有盛名。卡斯商学院被《卫报》评为英国三大商学院之一,并与世界商科第一的“伦敦商学院”(LBS)共享教育资源,是名副其实的欧洲、乃至世界上最顶尖的商学院之一。
卡斯商学院的精算类专业位列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名,仅次于沃顿商学院;其金融类专业也处于欧洲顶尖地位,每年为金融投资领域输送大量顶尖人才;学院的管理类专业与业界联系密切,稳居《金融时报》世界前30名。
卡斯商学院由管理系、金融系和保险与精算系3个系组成,共开设了7个本科课程和多达30多个专业的硕士课程,在校生规模在4000人以上。此外,卡斯商学院在阿联酋迪拜开设了分校,为北非与中东的学生提供在职MBA (Executive MBA),在职博士 (Executive PhD)。
注意: 卡斯商学院隶属于City, University of London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 而非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伦敦都市大学)。伦敦大学(城市学院)2016年正式加入了伦敦大学体系UOL,而伦敦都市大学排名却很靠后。卡斯商学院相对独立于伦敦城市大学,拥有独立的教学资源。
据******(Financial Times)2013年欧洲商学院排名,卡斯位居第4、全欧第18。
根据金融时报2013年排名,卡斯的研究生(MSC)项目世界排名第16位,管理学硕士世界排名第14位,全英排名第2位。
根据卫报2013年Good University Guide 2013排名,卡斯商学院的本科商科专业全英排名第二位。 其
无工作经验金融学硕士(Masters in Finance Pre-experience)在2013年的金融时报排名中位居世界第16位(共有40所商学院参与评比)。 同年,学院EMBA项目在金融时报排名上为世界第35名。 学院MBA项目在2014年的金融时报排名上分别为世界第41名 。2013年,经济学人杂志(the Economist)将卡斯全日制MBA项目排在世界第42名。 学校的管理学硕士项目(Master in Management)在2014年Financial Times的全球管理学硕士排名中列第24位。
2010?《金融时报》全欧商学院排名第12名
2011?《金融时报》全欧商学院排名第12名
2012?《金融时报》全欧商学院排名第16名
2013《金融时报》全欧商学院排名第16名
2014 《金融时报》全欧商学院排名第18名
2015 《金融时报》全欧商学院排名第19名
2013《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第40名
2014《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第41名
2015《金融时报》全球商学院排名第45名
专业排名
2010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Management专业排名第17名
2011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Management专业排名第16名
2012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Management专业排名第17名
2013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Management专业排名第14名
2014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Management专业排名第24名
2011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Finance专业排名第11名
2012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Finance专业排名第15名
2013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Finance专业排名第16名
2014年 《金融时报》 全球MSc Finance专业排名第17名
2012年 《金融时报》 全球Global MBA专业排名第38名
2013年 《金融时报》 全球Global MBA专业排名第40名
2014年 《金融时报》 全球Global MBA专业排名第41名
2012年《卫报》?全英Businessand managementstudies排名第3名
2013年《卫报》?全英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udies排名第2名
2014年?《卫报》?全英Business and managementstudies排名第4名
2015年《卫报》 全英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tudies排名第7名
研究中心
学院下属的研究中心主要有:
精算研究中心(The Actuarial Research Centre)研究中心
非传统投资研究中心(Alternative Investments Research Centre, AIRC)
亚洲商业研究中心(Asian Business Research Centre)
银行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Banking Studies)
慈善业效力研究中心(Centre for Charity Effectiveness)
计量分析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nometric Analysis, CEA@Cass)
金融法规和金融犯罪研究中心(Centre for Financial Regulation and Crime, CFRC)
领导力、学习和转变研究中心(Centre for Leadership, Learning and Change, CLLC)
新技术、创新和创业研究中心(Centre for New Technolog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IVE)
公司管理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欧洲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uropean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新兴市场研究小组(Emerging Markets Group, EMG)
**商业研究中心(Film Business Research Centre)
国际海运、贸易和金融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hipping, Trade and Finance)
养老金研究协会(Pensions Institute)
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研究中心(Private Equity and Venture Capital Research Centre, PERC)
房地产金融研究中心(Research Centre for Real Estate Finance)
风险研究协会(Risk Institute)
向左转|向右转
说说英国的精算专业:
精算对于申请人数学能力要求极高。精算师在英国的历史可谓悠久,英国精算师学会成立于1948年,于1984年成为皇家特许学会,到目前已有60年的历史。英国精算师开设的课程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上,而不仅仅限于理论知识;课程内容、考试与现实政治、经济形势紧密结合。英国的精算学可以说是集应用数学、经济学、会计学、投资学、金融学、保险学于一身的应用科学。
说说精算专业比较好的英国大学:
1.伦敦城市大学
虽然City大学的综合排名在46名,但是其金融和会计的专业排名比较靠前,2013年泰晤士报专业排名挤进前10,尤其CASS商学院的精算专业在英国同领域内享有极高的声誉,导师都来自业内精英,学科设置于精算师考试衔接紧密,学生通过专业学习,获得硕士学位后可以有相应科目的免考。因此City的CASS商学院尤其金融和商科方向要求一直都比较高。
精算管理(MSC in Actuarial Management)
入学要求:要求本科相关专业的学生申请,雅思要求要7.0(写作不低于6.5)
2.曼彻斯特大学
曼大属于老牌的英国大学,2012年世界大学排名第29位,著名的红砖大学成员。曼大的商学院在国际上声名显赫,获得了三重认证AACSB, EQUIS,
AMBA。因此是中国留学生比较青睐的大学之一。
精算专业研究生课程(Actuarial Science MSC)
入学要求:要求申请者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如数学,统计学等),2:1学位(相当于国内211大学平均分80%左右),雅思要求为均分6.5(写作不低于6.0,其他单项不低于5.5)
3.肯特大学
肯特大学的精算科学在英国首屈一指,是培养具有最高专业水准的精算师的摇篮。精算科学硕士研究生项目是肯特大学最具特色、最有吸引力的学位课程,课程设置与英国精算师协会(the
Institute and Faculty of
Actuaries)的精算师国际职业资格考试的科目完全一致。大部分课程由著名精算师主讲同时包含丰富的实践环节,肯特大学的精算科学硕士毕业生可以免试取得精算师相应科目的资格。
入学要求:肯特大学一般要求学术成绩平均分80%左右,雅思要求6.5(写作阅读不低于6,其他单项不低于5.5)
4.赫瑞瓦特大学
赫瑞瓦特大学位于美丽的苏格兰的首府,爱丁堡。统计学与金融数学系是国际认证的精算教学与研究的领先机构,在全英同领域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其精算数学、金融数学、概率和统计学方面的研究评5分(英国5分制测评最高分)。
赫瑞瓦特大学的精算学硕士课程,是被英国精算学院和精算协会联合指定的行业资格考试同步课程,此专业的学生在成功通过硕士学习之后,将有机会获得免去多达9门的精算师资格考试。
入学要求:相对于老牌的大学来讲比较低,一般要求学术成绩平均分80%左右,雅思要求6.5(5.5均分可以配读12周左右语言课程)。
这对于那些想学习精算,但是本科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来讲是个不小的福音。
5.利兹大学
利兹大学的表现一直比较中规中矩,在2012,2013年的泰晤士报的综合排名牢牢占据着30名的位置。
精算财务(MSC Actuarial Finance)
入学要求:要求相关专业(比如数学,统计,经济,金融等)雅思要求也是一边的研究生入学要求6.5(单项不低于6.0)左右。
除了以上学校提供的精算研究生课程以外,还有一些金融和商科很强的英国大学提供精算相关的课程,比如华威的金融数学,兰卡斯特的金融分析等等,都是中国留学生可以选择的范围。
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有着发达的经济文化以及悠久的教学历史。那么,留学英国伦敦可以选择哪些大学呢?快跟我一起了解下吧。
10.布鲁内尔大学
布鲁内尔大学以维多利亚时期的工程师伊桑巴德王国布鲁内尔的名字命名(世界大学排名第368位,以其工程和设计课程而闻名于世,但也提供一系列艺术、商业、法律、医疗健康和社会科学、信息系统和体育课程。它拥有一个国际多元化的学生社区,约有13,890名学生,其中19%来自欧盟以外地区。
所有课程都开设在伦敦西部乌克斯布里奇的布鲁内尔校区,距离伦敦地铁市中心不到一小时路程。作为一所校园型大学,它提供完善的学生社区,在周围设有住宿区、图书馆、酒吧、餐厅、体育中心和绿地。
9.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原伦敦城市大学)在2020年伦敦顶尖大学中排名第九,今年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第350位.它的名字是为了反映它与伦敦金融城的密切关系——伦敦历史悠久的金融区,也被称为广场大道。它以与这个竞争激烈的地区的领先公司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自豪,公司从金融服务行业的巨头到媒体公司和医疗研究中心。伦敦大学城市学院的名誉校长均为历届伦敦市的市长担任,标志着它与伦敦的特殊联系。
伦敦大学城市学院提供广泛的课程,但最出名的应该是其卡斯商学院,城市法学院和健康科学学院。它凭借着校园的多样性,出现在国际学生指标(用于编制排名的六个指标之一)的全球前50名中,共有20,210名学生,其中有9.7%来自英国以外的欧盟国家,25.9%来自欧盟以外的国家。
8.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2021年,SOAS排名世界第346位,名次比去年下降37位。该大学专注于亚洲、非洲以及近东和中东的语言、文化和社会多样性,是欧洲唯一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院校。超过一半的学生来自英国以外地区,来自133个国家。
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伯克贝克学院一样,SOAS位于伦敦的布卢姆斯伯里地区,以其迷人的花园广场、艺术和原住居民的历史(布卢姆斯伯里集团)以及高度集中的学术资源而闻名,包括众多的参议院图书馆和大英图书馆(英国国家图书馆)。
SOAS成立于1916年,起初被称作东方学院,目前提供350多个本科学位组合和115多个研究生课程。
7.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
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今年排名世界第344位,是伦敦唯一一所允许学生在晚间课程中完成全长学位的顶尖大学,并拥有白天学习的所有签证和贷款优惠。
伯克贝克也位于布卢姆斯伯里地区,靠近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步行即可到达伦敦市中心的许多景点,并且计划其课程安排,目的是让学生在上课前提前做好预习工作。
许多学生利用大学的灵活性进行**学习,并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参加各种课程。
6. 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
虽然伦敦的许多顶尖大学都位于市中心,但有些大学离得更远一些。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分校虽然仍位于伦敦地区,但实际上靠近于附近的埃格姆镇,距离伦敦市中心不到一个小时的火车车程。
皇家霍洛威学院今年排名世界第308位,是另一所全球性大学,拥有10,500多名学生,其中20%来自欧盟以外地区。
它提供广泛的课程,艺术和人文学科方面是该校的强势学科(按2020年科目分列QS世界大学排名中,表演艺术排名第14位)。
皇家霍洛威(Royal Holloway)是英国最美丽的校园之一,非常适合希望将郊区体验与选择到城市过夜或一日游相结合的学生。
5.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QMUL)在2021年排名世界第114位,提供广泛的学科教学和研究项目,包括巴茨大学和伦敦医学和牙科学院的牙科和医学专业。在QMUL的27,000名学生中,约有4,000人正在中国、希腊和法国完成海外联合课程。
该大学的主要校园位于麦德恩德,坐落在摄政运河沿线,靠近东区许多最近重建和日益时尚的地区,包括砖巷的咖喱屋、白教堂和霍克斯顿的艺术画廊,以及肖尔迪奇的时髦酒吧和音乐场所。
2015年8月,QMUL 宣布计划为英国金融和技术行业的初创企业推出免费商业咨询计划,该计划现已作为qLegal计划提供。
4.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伦敦经济学院是英国唯一一所专门从事社会科学教学的大学,2020年排名世界第49位。它在许多个人学科排名中的地位甚至更高,反映了它作为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和会计学等学科世界领先先锋的作用。
伦敦证政治经济学院是另一所高度国际化的院校,拥有100多种校园语言。它还位于切斯里巷地区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历史上与法律专业有关。它就位于河的北部,步行即可到达大英图书馆,靠近特拉法加广场的文化机构以及西区的夜生活和剧院。
3. 伦敦国王学院
伦敦国王学院是伦敦大学的学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今年排名世界第31位。同样,这所以研究为主导的综合性大学是国际学生的热门选择,他们占学生总数的40%以上(包括来自欧盟其他地区的学生),而研究生占其31,000名招生人数的40%左右。
它在人文、法律和科学(包括健康科学)课程方面享有特别好的声誉。伦敦国王学院被誉为"伦敦最中心的大学",拥有五个伦敦校区,其中四个位于泰晤士河畔,靠近塔桥、伦敦眼和大本钟等标志性地标。
1. 伦敦大学学院
伦敦大学学院(UCL)落后于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在伦敦大学排名第二,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第10位。 与帝国理工学院一样,该大学非常受国际学生的欢迎,他们占其学生总数的48%以上。作为一所多学科的学院,它涵盖了广泛的学科(这是UCL和帝国大学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国际研究生的比例也很高——大约46%。
其院系和教学医院都位于伦敦市中心,靠近大英图书馆和其他伦敦顶尖大学群——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和伯克贝克都是近邻。高尔街的主要校园距离苏荷酒吧和以牛津广场为中心的购物区也只有几步之遥。
1.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在2020年排名世界第八,是伦敦排名最高的大学。这家以科技为中心的院校以其在工程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领导地位而闻名,并拥有一所著名的商学院和英国最大的医学院之一。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是另一所具有强大全球吸引力的英国顶尖大学,其国际学生人数非常多(约占学生总数的60%)。其主校区位于南肯辛顿,离市中心不远。学生们将发现自己身处于海德公园巨大的绿地、历史悠久的音乐会场地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奢侈品超级市场哈罗兹百货和城市中几个最大的博物馆。
如果被问到中国学生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多数学生的答案当然是就业并且选择好的工作,然而,生存才是一切的基础这一看起来天经地义的读书逻辑却在中国社会中一次又一次的遭到挑战。据中国教育部统计,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699万,在过去的12年的时间里翻了6倍多,而就业岗位却不增反减,即使市场所提供的岗位全部给予应届毕业生,学生就业率也只有33%。我们再来关注即将到来的2014年,据**发布的最新消息,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又增加了28万,可谓更难就业年。毕业生的逐年猛增与国家为了平衡各社会群体的稳定性而执行的大学扩招政策直接相关,出发点虽好,但直接导致了毕业生的竞争加剧和更高学历的军备竞赛态势,上大学等于就业的读书逻辑一去不复返。
而在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这一看似供大于需的人才市场现状下,用人企业却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一位私营企业的人事经理如是说:?一个企业最需要的人才标准很简单,即招来就能用,但即使是基础技术工作,入职即可胜任的应届毕业生也非常少,培养人的风险之大是小企业难以大规模承受的,而大企业每年的人才消化量毕竟只能占到少数。?该人事经理的表述可谓一语中的,学校人才的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已成为学生与企业难以?联姻?的主要内因,而在应试教育依然为中国教育考核选拔方式的情况下,要在短时期内改变学校的教育体制,将企业需求衔接到在校课程中几乎不可能,学生家长们应对当下就业难题无外乎两种对策,其一,竞争更高学历,寻找就业竞争蓝海,官方数据显示,1995年至2010年我国研究生毕业生的数量从3.19万增加到38.36万,其中博士毕业生从4641人增至48987人,后者分别为前者的12倍、10.6倍;其二,出国留学寻求更理想的教育环境,从2009年到2012年,我国出国留学生数量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逐年递增,在2013年总数将突破45万,2014年预计继续以17%速度增长。
高学历军备竞赛是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就业力呢,从表象上看这个方法亦有三大问题,其一是高昂的时间成本,国内研究生毕业25岁,博士毕业将近29岁,这还是在应试顺利的情况下,更高的年龄和学历意味着竞争更高级别、更稀缺的职位和更大的经济压力;其二是在象牙塔内的情商培养缺失,智商与情商培养的优劣探讨不必赘述,中国大学的教育制度无一不指向智商培养;其三是高学历并没有改变中国大学教育与企业需求相脱节的现状,这是现行教育制度使然。高学历的独木桥并不好过,如果不真正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仅凭一纸文凭,即使就业也很难得到更高的发展,更何况高学历毕业生也在逐年增长。当然我们并不是否定高学历,而是不能仅把高学历作为就业和发展的出路,这不符合人才市场的根本需求。
那么选择出国留学这条路的就业又如何呢,笔者一次偶然的机会采访英国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东亚地区总监屈敏女士,对此问题进行了沟通,伦敦城市大学并不如牛津剑桥著名,但是根据《星期日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2013》报道,其毕业生起薪达到23165英镑,这个数字几乎和剑桥大学相当,同时它也英国就业率最高的大学之一,那伦敦城市大学的教学核心优势是什么呢?屈敏女士的解读颇让人醍醐灌顶,可在此作为案例分享。她认为,大学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实践证明是可行的,世界上推行的最好的是德国的双轨教育体制,就是将企业的培养作为学校,尤其是职业技术类学校办学的前提条件,并且把企业的职业培训作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为了解决企业的积极性问题,**会为企业发放补助,并且企业有权利优先雇佣合格的毕业生。这种方式和中国历史中的?学徒制?很像,是培养基础专业类人才最优的方式,也是德国技术精湛长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可惜的是,中国因为种种原因,学校与企业的教育结合很难推行,导致两者之间的衔接必然存在鸿沟。她说,大家所熟知的英国与美国大学大体上也是分为两种,即学术型大学和职业型大学,前者主要培养**及学术领域人才,后者主要为工商农类应用型人才,这是两种定位的不同,并不存在谁比谁更高贵之说,伦敦城市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就业率和起薪高,是因为很多课程就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会把企业带薪实习作为整体课程的一部分,而这种实习和国内大学的象征性实习不同,学生上课就是以企业项目的方式进行的,在校教授与企业客座教授互补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知识与商业系统结合。用伦敦城市大学最有代表性的的两个专业举例,第一是卡斯艺术、建筑与设计学院的珠宝设计专业,该专业在英国排名前3,欧洲前5,其最大的教学特点是以项目工作室为单位的模式进行,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虽然还没有专业知识的积累,但是已经相当于接受了一个商业项目,导师身兼教授和项目领导者的角色,教学不仅涉及专业知识,还覆盖课程相关行业全部产业链条的运作实践,学生要完成专业学习,就意味着他必须不但为商业客户完成创意产品的制作,同时也为客户处理了行业上下游关系,使产品能够实现其商业价值,这样,即使学校不强制学生入学时候有工作经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获得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二令伦敦城市大学引以为荣的是MBA课程,通常英国大学MBA为1年,但伦敦城市大学的学制是18个月,后6个月的时间就是管理带薪实习,学校与全英最好的企业合作,比如像IBM,巴克莱银行,英国石油公司,维京集团,BBC这样的公司,让学生真正到企业上班参与到他们的日常管理中去,学生的实习工作是带薪的,时薪大概10英镑左右,学校的客座教授同时也是这些企业的管理层,不但负责在校理论教学也负责在企业中的实践教学,这样,学生在录取的时候就不需要强制工作经验,毕业后也有很大几率可以受到教授的认可留在这些知名企业工作,在PSW取消后获得留英工作机会。伦敦城市大学还有很多专业将工作实践的要素融入到课程中,这也是学生在选择学校时最看重的,可以说,也是伦敦城市大学不输于著名研究型大学的毕业生起薪和高就业率的奥秘。
屈敏女士认为,此种将实践教学融入课程给予学生的最终好久就是就业的便利,普通大学课程与企业脱节,雇主很难从简历中看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劳动习惯,仅凭面试根本无法准确预测毕业生未来的工作表现,所以中国所呈现的学历竞争不足为怪,毕竟考试和学历是区分人最简单的方式,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英国职业导向的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资格上的更具优势。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是保守既定的教育体制,参加一次又一次惨烈的?军备竞赛?,还是向外延伸寻求?供需对接?的高等教育,每个学生家长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将企业需求和学校教育相结合不是一句空话套话,需要适宜的制度和合理的社会博弈才能推行,中国教育在此环节上任重道远,无法等待整体的教育制度颠覆的学生家长们,为了增加自身就业竞争力,是该考虑改变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