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什么叫考古 什么叫考古历程”的文章,大家来看看吧!
考古是什么?
考古学的定义 从现今通常使用的情形来看,考古学这一名词主要有 3种涵义。第一种涵义是指考古研究所得的历史知识,有时还可引伸为记述这种知识的书籍;第二种涵义是指借以获得这种知识的考古方法和技术,包括搜集和保存资料、审定和考证资料、编排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和技术;第三种涵义则是指理论性的研究和解释,用以阐明包含在各种考古资料中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于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
什么是水下考古
1、理论体系界定 考古学属于历史科学的一部分,但又区别于传统意义的历史科学。与历史科学的主要以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相比,考古学中实物资料占据了更大的比重。在研究内容上,考古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不同时代的文化遗迹,包括城市、水利、交通、宗教建筑等;另一方面就是文化遗物,简称文物。这两方面的内容合在一起,形成文化遗产,这是考古学研究的物质文化。通过对这些物质文化的研究分析,进而揭示出这些文化遗产所处时代的精神文化等上层建筑的东西。实现这些成果的科学手段有以下四步:调查、挖掘、报告数据和研究分析。[编辑本段]2、我国考古现状 目前我国的考古水平很高,居世界前列,很多其他国家这方面的工作、研究人员和爱好者都纷纷来我国进行学习和进修。另外,我国考古工作开展的历史也很长,从1929年就已经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此外,我国历史悠久,古迹众多,这些都为考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 尽管如此,我国的考古工作仍面临着很大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费短缺,技术装备落后,还处在“小米加步枪”的状态,这使得很多工作无**常开展。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仍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和靠考古工作者们丰富的实战经验和艰苦的付出是分不开的。[编辑本段]3、水下考古 我国的水下考古起步较晚,大概有10年左右的历史,相关工作开展得也不是很多。在人员方面,只有历史博物馆有一支水下考古队。但是我国水下考古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因为古代的人都要居住在离水源近的地方,因此,水边和水下面往往会有重要的文物出现。到目前位置,在云南有关汉代以前的考古发现绝大部分集中在湖的旁边,所以说,虽然经费紧张,设施落后可,但我们还是要加大这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力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开展水下考古的工作。 “南海Ⅰ号”22日整体浮出水面,世界首创的整体打捞古沉船方式取得成功。一些考古专家表示,“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标志着中国水下考古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什么是考古?
考古表示古代遗存中(尤其是原始社会)所观察到的共同体。
“考古”这一名词,在汉语中出现很早,如北宋时期的学者吕大临就曾著《考古图》(1092年)一书,但当时所谓“考古”,仅限于对一些传世的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和整理,与近代意义上的考古学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概述: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产生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为发达,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曾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活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
考古是什么意思?
考古的“考”是推求、研究的意思。“考”字作为动词使用时,《现代汉语词典》有四种解释。其中第四种解释是推求、研究,例如思考、考古。而考古就是根据古代遗迹、遗物和文献研究古代历史。考古作为一门学科和专业就是考古学,考古学是根据发掘出来的古代留传下来的遗物和遗迹来研究古代历史的科学。
好了,以上就是本文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什么叫考古 什么叫考古历程”的内容,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