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七善是什么 七善七恶”的文章,大家来看看吧!
《老子·八章》七善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 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老子·八章》七善.人际关系广,是什么意思
认识自己,是完美处世的第一步,彻底认识自己,是人生重要的课题,正确认识自己,才能看清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处世的准则。 2、正直,是你处世的准则。3、肯定自我,就能获得交际的成功。4、心态要积极,正视自己的得失。5、明确自己得社会角色。6、不能自卑,自卑是交际成功的绊脚石。7、要明白自己才是最可靠的。8、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9、以平常心认真对待每一个人。10、不要忘了,仪表包装是你的活广告。建立人际关系,一定要慎重选择每一个可交往的人。因为有些人会善加利用可以为自己带来益处或支持自己的人,有些人却茫然不知所措而只保持沉默。所以,不论你从事的工作多么神圣,或者在社会上是如何的出色,仍然要仔细选择交往对象。在发展人际关系时,重视每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七善是什么
七善之一:居善地。
运用“居善地”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对于职业发展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居善地”的核心在于使自己始终处于一个有利的位置,比如一个合适的单位、一份适合自己专业特长的工作、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或一个优秀的业绩评价等,都是“居善地”的表现。而要做到这些,首先在进行职业选择时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志向、专业、兴趣和爱好、以及其他与自己的个性特征比较吻合的因素。其次是要在工作中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断的改进和提高,这样才能够做到使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第三,“居善地”还要求能够“处众人之所恶”,比如在工作的选择上,首先从组织最基层的工作开始干起,逐步成长,这样不仅能够积累经验,而且能够熟悉和了解组织整个的工作或生产流程,从而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七善之二:心善渊。
老子讲的“心善渊”主要指的是人的心境的祥和和深思熟虑的谋略,在个人长期的职业生涯中,这种心态同样非常重要。心境的祥和意味着要能够适应组织的变革,正确对待和处理“名”和“利”、“得”与“失”的关系,特别是在争取获得加薪和晋升的过程中,做到“得”不骄傲,“失”不气馁,始终保持一个平常的心态和稳定的绩效水平。深思熟虑则要求人们在职场中谨慎行事,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避开陷阱,以免犯下不应该犯的错误。此外,“心善渊”还意味着要具备宽阔的胸襟和丰富的知识,特别是对于领导人和管理者来讲,这是建立自己权威不可缺少的基本要求。
七善之三:与善仁。
用今天的观点看,“与善仁”就是讲的人情、人际关系或者社会关系。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人情和人际关系都是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涉及的社会需要,很大程度上讲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社会交往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社会交往越广,成功的概率就越高。通过这种社会交往,不仅能够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且这种满足能够使人们就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在这种状态下,由社会交往带来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能够达到激励人们努力工作的目的。因此,社会交往是每一个身在职场中的人要取得成功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与人交往的具体技巧上,关键是要懂得人情世故,做到宽厚仁慈,且有慈悲怜悯之心,即能够乐人之所乐,悲人之所悲,这样才能使自己跳出自己的小环境,而融入社会的大环境。
七善之四:言善信。
孙子讲:“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孙子兵法》第一章《始计篇》)讲的是为将者不仅要懂得如何作战(智),而且要讲究信用(信),关爱士兵(仁),勇敢无畏(勇),严格管理(严)。这里的“信”讲的就是信用和诚实,成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讲的也是这个意思。总的来讲,信用与个人能力无关,而主要与个人道德标准有关。因此,信用问题不仅涉及个人的品质和威信,而且还影响到权力和责任。因为一个没有信用的人,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权力基础,也就难以达到影响其他人的目的。在当今商业社会,信用已成为衡量一个人其是否可靠和价值大小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讲,有信用的人受到大家的欢迎,而没有信用的人则往往会成为孤家寡人。无论是领导人、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是否有信用,已成为影响其人际关系能力的重要因素。从组织的角度讲,领导者和高层管理人员要把自身的信用问题与组织的管理制度、具体工作要求以及管理的技巧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领导和管理者的承诺应有制度的保障和支持,特别是涉及加薪、晋升等重要的人事决策上,制度的保障能够增加透明度,从而减少员工的不公平感。其次,出于各方面的原因和考虑,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说一些“善意的谎言”,甚至一些违心的话,但只要这种“谎言”或违心的言论没有违背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原则,就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种“善意的谎言”主要涉及的是管理的技巧问题,而与个人品质没有多大关系。
七善之五:政善治。
所谓“政善治”,就是讲人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对领导人和管理者来讲,要做到“政善治”,首先必须对组织或部门的目标、可以支配的资源以及与之有关的各种相关利益群体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政善治”的基础;其次,根据组织的目标制定具体的行动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和带领自己的团队和下属,通过有效的激励,创造性的完成组织的工作。在员工的层次上,“政善治”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的管理,包括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制定一个有效可行的职业发展规划,并逐步实现这些目标。
七善之六:事善能。
发挥自己的优势,永远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永远做自己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工作,这就是“事善能”。首先,“事善能”并不是要追求一种完美的境界、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一种要成为最优秀的策略、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计划等,而是强调对你能够在哪些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种理解。要达到这种境界,人们就应对自己最擅长的或能够提升自己竞争优势的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但遗憾的是,有的人终其一生都不了解自己的职业抱负。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愿意接受挑战,对自己缺乏信心,担心失败而失去现有的工作。有的人即使有抱负,但却不知道如何去实现这些抱负,这种心态使他们终日忙忙碌碌却收获甚微。其次,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人们的能力和优势也在发生变化,应该准确的认识并把握这种变化,在此基础上不断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七善之七:动善时。
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坚定果断,毫不迟疑,这就是“动善时”。而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比如,要使个人的能力、表现以及业绩得到上级、同事或下属的认可,就必须改变传统的“谦虚谨慎”的谦让思维和“只干不讲”的低调思维,而要“既要干,又要讲”,但“讲”要有艺术,恰到好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讲的就是“动善时”。在职场中,很多的机会都是稍纵即逝,要做到“动善时”,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或技术的优势,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且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这样才能够适时的把握住机会水的七善是什么
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尹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各自的意思是“居善地”: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要谦让。“心善渊”:心静养,善于容纳百川,深沉渊默。“与善仁”: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地生命,善良,与人为善。“言善信”: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正善治”:立身处世,持平正衡。“事善能”:担当做事,调剂融和,能干。“动善时”:把握机会,及时而动,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祥澄止。好了,以上就是本文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七善是什么 七善七恶”的内容,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