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佛什么是我 佛法中什么是我”的文章,大家来看看吧!
什么是佛的八大自在我
[出涅盘经] 我即自在之义。谓如来有大神力。有大智慧。故能随机示现。自在巧妙。经中谓如来常乐我净之我。具此八义。故称我德。(常者。不迁不变也。乐者。无生死苦也。我者。即八自在也。净者。惑业净尽也。)
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一身多身者
于一身中现无量身也。经云。如来身数。犹如微尘。充满十方无量世界。盖如来所证法身之体。遍一切处。全此之体。起于应用。故能一多自在也。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一尘身满大千界者
谓如来法身。体无不遍。故一尘之身。与法身之量同一广大。大千世界悉皆充满。自在无碍也。三大身轻举远到大身轻举远到者
谓如来广大之身。飞行轻举。无远不到。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能以满大千世界之身。轻举飞空。过于二十恒河沙等诸佛世界而无障碍。是也。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现无量类常居一土者
谓如来虽为众生现众类之身。而所居常在一土。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之心。安住不动。而能随诸众生现无量形类。又云。如来之身。常住一土。而令他土一切悉见。是也。五诸根互用诸根互用者
谓如来眼等诸根。互相为用。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一根。亦能见色闻声齅香别味觉触知法。一根既然。诸根亦尔。是也。(一根者。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中之一根也。)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得一切法如无法想者
谓如来知一切法本性空寂。若言有法而可证得。则为虚妄。故虽有所证而无能证之想。于法融通。自在无碍也。经云。若是有者。可名为得。实无所有。云何名得。以自在故。非得而得。是也。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说一偈义无量劫者
谓如来智慧辩才。演说一偈之义。虽经多劫。无有穷尽。称性宣扬。自在无碍也。经云。如来演一偈之义。经无量劫。义亦不尽。是也。(劫。梵语具云劫波。华言分别时节。)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身遍诸处犹如虚空者
谓如来为诸众生处处现身说法。犹如虚空。了无形相可得。随缘应化。自在无碍也。经云。虚空之性。不可得见。如来亦尔。实不可见。以自在故。令一切见。是也。“我佛你”的“佛”是什么意思啊?
全句就是我超度,感化了你的意思。佛:在这里是超度,感化,度化的意思。 望采纳,谢谢什么是佛?何为佛性?
佛:
梵文
Buddha音译“佛陀”的简称
[梵文
Buddha
]。意译为“觉者”、“知者”、“觉”。觉有三义:自觉、觉他(使众生觉悟)、觉行圆满,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汉传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
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到处有佛。
佛性:
佛教术语。佛指觉悟,性,意为不变。大乘佛教的一些经典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即众生都有觉悟成佛的可能性。另外一些经典主张,并非一切有情都有佛性,有一部分人,由于他们的根器,即使勤修也不能成佛。佛性一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内涵。诸家依《涅盘经》一般说有三因佛性:
1、正因佛性,即中道实相、真如法性的理性;
2、了因佛性,即照了二谛的般若智慧;
3、缘因佛性,则是配合了因智慧开发正因的六度万行的功德行愿。
佛性是因,成佛是果,要圆满具备此三因方能成佛。又有三种佛性说:
1、自性住佛性,真如之理,自性常住,无有改变,一切众生皆具此理;
2、引出佛性,依禅定智慧修行之力,本有佛性逐渐显现而引出者;
3、至得果佛性,修因圆满,至成佛时,本有的理体佛性彻底显现。
佛性一词和法性、实相、如来藏等概念,义一而名异。《大乘玄论》卷三称:“经中有名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涅盘经》也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盘,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味”。究竟什么是佛
觉性是佛。你能看、能听、能动、能知之性是佛,能现世界、生命的这灵性是佛,所以叫佛性、自性,佛性就是佛。
佛性是什么样?性又怎么会有样子?无相!你找遍任何地方也不见,可是处处、法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任何一法(事物)都是。
自性、佛性侧重在性上来说,若从体上来说,叫法身、如来藏、妙明真心,佛性是我们的真心啊,我们现在思考的意识心是佛性的作用。若从相上说,叫化身,比如释迦牟尼佛、乃至一花一草、一人一狗,哪个不是自性?哪个不是如来藏?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可以说是化身。释迦摩尼是觉悟的佛,人天鬼畜是未觉悟的佛。
综上所述当知,佛可谓无相,是空(如来藏),可谓有相,万法万相,是不空(如来藏),同时无相无不相,是空不空(如来藏),就是这样。
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贪欲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瞋是地狱,愚痴是畜生。好了,以上就是本文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佛什么是我 佛法中什么是我”的内容,更多内容可以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