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兰州哪有培训散打或是拳击的?

兰州哪有培训散打或是拳击的?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7
  • 发布时间:2024-05-15 00:30:05
据我所知,兰州目前还是没有什么正规的散打或跆拳道教学场所,大部分都是骗人的,你就不要白白浪费钱了,要真想锻炼,就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两个可以绑在腿上的小沙袋,去跑跑步,打打篮球,顺便再买个哑铃回家练练臂力新手如何学习拳击啊,有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
内容详情

据我所知,兰州目前还是没有什么正规的散打或跆拳道教学场所,大部分都是骗人的,你就不要白白浪费钱了,要真想锻炼,就去体育用品商店买两个可以绑在腿上的小沙袋,去跑跑步,打打篮球,顺便再买个哑铃回家练练臂力

新手如何学习拳击啊,有没有一套系统的方法或者实用的app,教练教了几天还是喜欢自己练习

拳击培训收费是一个月:1600元,半年:6500元,一年:8000元。

拳击的历史发展:

拳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考古学家从公元前40世纪描写战争的埃及象形文字中,发现了有用于拳斗的护具“皮绷带”的描述,埃及士兵用这种“皮绷带”保护身体不受伤害,把肩臂到拳的部位全部包裹起来进行战斗。

拳击的场地:

拳击台的一个中立角处会有专用台阶,该台阶只供场外医生和台上裁判使用,它的另外一个作用便是避免比赛双方有任何接触。台上四个角落处均放有5至7厘米厚、20厘米宽的软护垫,分红色和蓝色两种。

一般,位于裁判席左边的是红护垫,代表红角方,而与其相对的一角放蓝护垫,代表蓝角方,另外两个角放白色软护垫,为中立角。

比赛规则:

打击范围:只有头部和躯干区域是允许击打的部位,其他部位如后脑勺、**等属于违规动作。犯规罚款:根据比赛规则,犯规者将会受到裁判员的警告、罚款或提前终止比赛等惩罚。

拳击代表人物:

1、迈克·泰森

泰森拳击场外问题多多使得泰森难以成为世界上现存的最伟大的拳王。从1986年到1989年,泰森凭借天生神力与他对进攻时机的把握的恰到好处击溃了任何对手。1986年,20岁的泰森击败了伯比克成为了世界最为年轻的重量级拳王。

2、雷伊·罗宾逊

拳王阿里曾经称呼罗宾逊是:“拳击之王、拳击**、我的偶像。”从1946年到1951年保持了世界次中量级冠军的头衔。从1951年到1960年,罗宾逊又获得了5次中量级世界冠军。在他的拳击事业的巅峰阶段,罗宾逊的成绩为128胜1平2负,84次将对方击倒在地获胜。

3、亨利·阿姆斯特朗

阿姆斯特朗是世界上一个同时保持三个不同级别世界冠军的拳手。从1937年到1939年,阿姆斯特朗成为了最轻量级、轻量级和次中量级三个级别冠军。阿姆斯特朗风格独特,速度极快,一轮比赛中他平均出拳100多次。

拳击力量训练的六大高效动作

深蹲:号称“力量训练直王,”也是拳击力量训练的“黄金动作”。深蹲能最全面地提高全身力量,对核心力量的作用也是首屈一指。而且重拳发力时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下蹲蹬腿发力,与此最相似的力量训练动作就是深蹲。因此,深蹲是拳击力量训练最重要的动作。拳击力量训练中的深蹲练习目的是提高绝对力量,而不是增加大腿肌肉。因此,深蹲时应该坚持大重量,一般应该在6RM以上。此外,不应该因为重拳发力时蹲的浅,就在深蹲时也蹲的浅,而是应该蹲到最低,这样是发展核心力量的要求。

腿举:实际上是深蹲的变形,也是发展核心力量效果最好的动作之一。腿举还是最安全的力量训练动作,因此应该使用尽量大的重量,并且经常冲击极限重量。根据弗雷德 哈特诽尔德博士对迈克泰森,伦诺克斯 刘易斯,里迪克 胞 大卫 图阿等著名拳手力量训练的统计研究,拳手的重拳力量和腿举重量成严格的正比例关系。腿举训练的要求和深蹲相似,动作幅度也要尽量大。

腿屈伸:在我研究拳击力量训练之前,只知道格斗运动员很重视这个动作,因为它和踢腿动作非常相似。但对一些著名拳手的力量训练进行调研后发现,这些著名拳手也非常重视腿屈伸。对重拳和腿屈伸的发力进行运动力学和运动生理学对比后发现,两者非常类似,因此,对于拳击手来说,腿屈伸也是价值很高的动作。由于重拳发力的性质是爆发性用力,拳击手在练习腿屈伸时也应该快速,爆发性用力,,而不是像健美运动员那样缓慢均匀地用力。

箭步蹲:以上三个动作都非常高效,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缺点:练习时双脚都是平行的。而重拳发力时双脚几乎总是一前一后的,因此箭步蹲练习就显示出了特殊意义。虽然在提高核心力量的作用上稍逊一筹,但它能最大程度地模拟实际的重拳发力。

仰卧起坐:根据统计,除下巴以外,腹部是最容易导致击倒的部位,因此,发达的腹肌对于拳击手非常重要。腹肌练习的目标就是增强肌肉,它有两种训练方法:不负重,高次数,和负重,低次数,根据我的时间研究,后者更加有效。因此,推荐使用25-30RM的负重做这个练习。

仰卧举腿:腹肌练习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弯屈”,也就是仰卧起坐,而另一种是“牵拉”,也就是仰卧举腿。事实上,仰卧举腿的效果比仰卧起坐还好。因此,推荐在腹肌练习中按照3:7的比例分配这两个动作的训练时间。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