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善大爱》
有一篇名为《小善大爱》的文章,读后感觉非常养心,真可谓是一道“心灵鸡汤”,忍不住转过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心灵有所启迪。
善良的母亲常常告诫我们:看见人家的墙要倒,如果不能扶起来,不推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喝粥,你在吃肉,如果不想让,那么不炫耀也是一种善良;看见人家伤心落泪,如果不想安慰,那么不幸灾乐祸也是一种善良;看见别人过断桥,如果你不经过,但提醒一声也是一种善良。
这些话是朴素的,如同泥土,却厚得载万物;这些举动是细小的,如同白雪,颗粒晶莹衬高洁。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看见别人践踏规则和公德,如果你无力抵抗,但恪守自己做人的准则,也是一种善良;身为人师,如果不能满腹经纶,那么不误人子弟,也是一种善良;建筑一座高楼,如果不能建成丰碑样板,但不偷工减料,对自己的良心负责,也是一种善良。
这些,都是小小的善,就像在夕阳下缓缓流动的金色的沙砾,尽管渺小,但它们流动的弧线却能交错辉映出晚霞中最美的波纹;这些小善,其实很简单,仅仅是付出那么一点点举手之劳,恪守那么一点点人生底线,容忍那么一点点小过错,保持那么一点点廉耻之心,秉承那么一点点古老传统即可;这些小善,宛如寒冬墙角的朵朵腊梅,唤起我们内心的希望,让我们保持信仰和力量。
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恶如崩,从善如登”。这些小善是一种日积月累形成的习惯,如同台阶,一步一步把做人的美德送往高处;那些小恶,亦如隐藏在雪山中的一两块石头,只要关键部位稍稍有所松动,就能乘着歪风导致整座雪山的坍塌,心灵底线的崩溃。
善恶常系一念间。有时候,恶是看得见的,善却看不见,用个比喻,善与恶如同寒冬里水面上的冰和冰下面的水,尽管冰封锁了水的灵性,但是水从不抛头露面,一天天一天天,同样将冰融化,唱着歌谣,走向春天。
生活常常是这样,有时候你对一个人做十件善事,他不一定记得住,但是只要你有一件恶举,他或许就记住了你。这是本性使然。所以,一个人若要改变自我形象,当从改变内心开始,积累小善成大善;树立口碑,当从戒恶做起,瑕不掩瑜为此理。
看得见的小善,是让自己活得快乐的一股涓涓细流,也是让身边的人活得无忧无虑的一种社会责任。自我的小善产生的小快乐,常常带动了周围人的快乐;周围人的幸福也扩大了我们整体幸福的快乐。小善是一种爱的衍射。善良,其实很简单,如同最简单的那道数学题“1+1=?”在不同的心灵世界就能产生不同的答案。但是,我始终相信,只要每个人为了形成爱的全力付出“广的小善”,我们就一定能够看到1+1大于2的结果所焕发的独特光辉。
今天,我读了《善良》这一篇文章,读《善良》有感作文。 这篇文章讲的是作者把两个寓言故事《东郭先生和狼》、《农夫与蛇》来作对比,接着就是把善良和凶恶来对比。作者主张为人处事要善良,反对凶恶。 作者从广为传播的寓言,故事谈起,表明对凶恶不能讲善良,同时指出现实生活中的“毒蛇”和“恶狼”毕竟是少数,不能把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当作冻僵的蛇和中伤的狼。虽然凶恶常对善良施以欺骗和毒手,但每一次都会让凶恶暴露出其丑,让善良得以弘扬其美,小学六年级作文《读《善良》有感作文》。作者分析了小人和君子相反的心态和处境,从而揭示出凶恶失人心,善良得民意的真理。 文中多用排比句,感情强烈,气势雄伟。 我想我们都应该做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