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心理健康,爱好广泛,合格的社会人,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基本准则。那么,升学率和爱好是否需要父母同时重视,而不能捉襟见肘呢?现在升学压力这么大,会不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呢?其实只要把握好尺度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画画的好处。
1.培养孩子创造力
画作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不管从技术操作层面,还是情感意境表现层面,都要求画者具有极端复杂的各种才能,父母仅仅习惯于站在他们自己的视点来看待问题,就导致了对绘画和学习这两种内容系统的人格化倾向,因为大部分父母依然以为升学是唯一孩子的出路,而绘画或许单单是一种爱好或艺术启蒙形式,但客观地说,并非所有孩子都能在艺术之路上不断提高。因此,我们首先要站在客观的视点去了解两者的价值。
2.让孩子更有耐力
假如孩子能长期坚持一种爱好,就会逐渐地发展成为一种特长,在这个过程中既训练了孩子的意志力、耐力,对孩子质量的刻画大有裨益,又能在成为特长的过程中取得极大的成就感,对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大有裨益。而且跟着儿童年纪的增长,在这一艺术的长期浸染下也会发展出比较成熟的思维和性格特征,对生活的了解,对人类社会的认知也会更实质化,更全面,其实便是要比一般儿童更有思维的深度,感受的深度,意境的深度,知性的深度等等。
父母要结合家庭的实际情况,对孩子将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做出归纳判断,对孩子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做出决定.就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规范而言,也是更倾向于这样一个整体才能强,知识系统丰富完整,个性明显,未来可能性特别大的孩子.
先说一个现实的例子,著名作家(人民一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从小喜欢音乐,喜欢豫剧京剧新疆民歌柴可夫斯基钢琴曲等各种音乐作品,十九岁开始写作。他说音乐常常激发自己写作的灵感,没有音乐就没有这么多的作品,音乐对他的写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音乐、美术、舞蹈等各种不同的艺术,对不同的人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它影响着人的情操、爱好、理想,甚至影响着人的一生。
艺术对人类来说,如此重要,那么,小孩子该如何学习艺术呢?
一,学习艺术应有所选择。一些学生家长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开始学艺术,而且多门艺术同时进行。家长把对孩子的期望变成了枷锁,锁住了孩子的童年,使孩子没头没脑地沉浸在艺术学习中,没有快乐,没有情趣,这是十分错误的。家长若根据孩子的兴趣选择一二门艺术,会收到预期的效果。
二,学艺术应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每个人兴趣各异,家长若强制性地让孩子去学他不喜欢的艺术,会严重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且,由于孩子在某方面没有秉赋,家长按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结果适得其反。世上没有后悔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三,学艺术要处理好与学文化知识的关系:。艺术是用来陶冶情操用来娱乐生活的,只有极少数人作为谋生的主业。因此,孩子应以学好文化知识为主,在此前提下,挤出一些时间学习艺术,绝不可本末倒置。特别是中考高考,考艺术学校的毕竟是少数,若因学艺术而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我一直觉得,孩子要接受艺术训练,但要达到的水平完全可以不必苛求,能精通最好,但如果只能达到提高欣赏水平的目的也已经够了。让艺术培训成为孩子人生的助推器即可,不必非要走上“艺考”这座比普通升学更窄的独木桥。
我个人认为兴趣爱好和孩子的学习并不是相互冲突的关系,相反他们是互促互进的关系,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我拿学习画画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教育专家认为,学习美术需要脑、眼、手并用,配合协调,天长日久,使人的大脑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学习美术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会从自己的点滴进步中增强自信心,因而也可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许多孩子不但画画得好,文化课成绩也不错,有些同学还是班级上的成绩尖子生,担任班长,他们并没有因学美术而影响学习。
因此,我认为学美术与学习文化课两者是不矛盾的。同学们在紧张的文化课学习之余,画画画,写写毛笔字,做做手工,既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又能从中得到欢愉,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可以开发智力,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处理好学习美术与学习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分清主次,合理安排好时间。
为了更好地合理安排时间,我们也可以给孩子选择线上培训机构来进行美术的学习,现在有一些线上美术培训机构还是做的挺好的,像美术宝1对1、小熊美术等等。
特别推荐美术宝1对1,因为这个上课时间可以和老师约定好,这样的话就能避免与主科的学习时间产生冲突。而且这个机构老师也挺专业的,都是美术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那种,他们对于引导孩子学习美术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