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如何更好地解决高中语文病句

如何更好地解决高中语文病句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7
  • 发布时间:2024-05-14 12:20:07
细看很多的试题,从中可以发现,其对病句的辨析基本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其中涉及语序、搭配、成分、结构等语法问题的较多,其次是语意及逻辑问题。本人依据对高考试题的探究,总结了八大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有助于同学们快速便捷地
内容详情

 细看很多的试题,从中可以发现,其对病句的辨析基本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其中涉及语序、搭配、成分、结构等语法问题的较多,其次是语意及逻辑问题。本人依据对高考试题的探究,总结了八大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有助于同学们快速便捷地识别和修改病句。

 一、留意句中的介词

 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造成语病。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经、经过”“通过”“对、对于”“当……”“在……”“正……”。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注意。

 例如:

 ①三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

 ②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变成了自己的宾语,而使全句的主语缺失。)

 ③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一个句子出现了两个主语“剧组全体人员”“《西游记》”,是由于“经过”这个介词没有把“剧组全体人员”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应把“经过”调到“剧组全体人员”之前。)

 ④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⑤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诸”即“之于”,与 “于”重复。)

 二、留意句中的程度副词

 副词一般是用来修饰形容词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错,但我们须细心分析一下后面的形容词是否本身就包含了这个副词的含义,有没有造成语义的重复。这类副词主要有“十分”“非常”“很”“过分”等。

 例如:

 ①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

 ②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分宠爱”的意思。)

 ③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 的意思。)

 三、留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

 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高低”、“能否”、“是否”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

 例如:

 ①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

 ②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谈了一个方面。)

 ③选择最可靠、最恰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 、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

 ④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

 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 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四、留意句中指代性的词语

 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

 例如:

 ①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

 ②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

 ③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

 ④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

 五、留意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

 在考题中,否定句和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出现的频率也是相当高的,必须引起重视。否定句主要应该关注双重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嵌套否定形式的句子,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主要有“以防”“防止”“劝阻”“阻止”“避免”“忘记”等。这些句子和词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把要表达的意思说反,且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易造成误判。

 例如:

 ①专家认为,减少烟害,特别是劝阻青少年戒烟,对预防肺癌有重要意义。(“劝阻” 和“戒烟”都有否定的意义,这样使用反而把意思表达反了。)

 ②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防止文化不受污染已经成为互联网行业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滥用否定,表意相反,应把“不”去掉。)

 ③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部书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三重否定 ,把意思表达反了。)

 ④汉语言学者难道不能不做到,无论这世界多么让人沮丧,既不悲观自弃,也不急功近利,持守住自己的学术领域么?(“难道不能不做到”多重否定用错,意思说反了。)

 六、留意并列的短语和句子

 并列的句子和句中的并列短语,也是一个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往往顾此失彼,造成一些错 误。所以,在做题时,只要见到并列短语,就该留心。

 例如:

 ①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并列短语要求并列的两项或多项,词性或短语结构必须一致。而“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这个并列短语中,“政治常识”是偏正结构,“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是动宾短语。)

 ②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只有“消防官兵”能和“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值勤的岗位上”搭配,“210辆消防车”却不能。这属于一种“顾此失彼”的错误。)

 ③最近一段时间,各种传媒、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大量报道了美国在阿富汗进行的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例子,“各种传媒”和“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是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④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这是出在并列短语中的限制不当的错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

 ⑤人生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

 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膜拜、崇敬、羡慕”三个词有词义上轻重之分,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

 ⑥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这是分句间的并列,需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作……具体分析”比“介绍了……基本知识”在层次上和深度上都高一些和深一些,所以要把二者的位置换一下。)

 七、留意句中的“是”字

 “是”在句中表示判断。命题时,往往在较长或结构复杂的句子中偷换主语或缺失宾语。所以遇到判断词“是”也要适当留心。

 例如:

 ①修建青藏铁路是加快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这个句子中的第二个分句承第一个分句的主语“修建青藏铁路”,但“修建青藏铁路”是一种行为, 而“纽带”是名词,二者不属于同一种事物,不能构成判断句。)

 ②纵观20世纪世界各国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民族的振兴,取决于多方面因素,良好的国民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后一个判断句的主语是“国民素质”,它是“多方面的因素”中的一个“因素”,所以“是”后面的宾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缺少了名词性的中心语“因素”。)

 八、留意句中的特殊短语

 有些短语平时经常误用,而在病句题中常出现这样一些习惯性的不规范用法,很有麻痹性 ,考生做题时尤其要注意。

 例如:

 ①美国进行军事打击的目的,是为了摧毁伊拉克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基地,还希望通过军事打击除掉萨达姆。 (“目的”和“为了”都表示“目的”,用语重复,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②这届全运会会徽、吉祥物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的,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以……为主”中隐含了“大多”的意思,与“大多”重复。)

 ③世界稀有雉类,和大熊猫一样获得中国国宝称誉的四川山鹧鸪近年成倍减少,目前仅有两千多只,因此筹建山鹧鸪保护区已迫在眉睫。(“成倍减少”不合逻辑,在表示数字增减时,不能用“成倍”来说“减少”。)

高考语文病句学习的关键是什么?需要怎么样掌握病句判断的技巧呢?

一、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

句子中出现了并列短语时,可能有三种情况:

1:并列成分的包含问题。如“我上街买了些蔬菜、花菜和小白菜”,“蔬菜”和“花菜、小白菜”之间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

2:各并列成分的语序问题。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童年、中年、少年、青年和老年几个阶段”,那“中年”就只能放在“青年”之后。

3:并列短语前后搭配的当否问题。这是高考中关于并列短语考法中的最重要的一种考法。如:

①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持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1999年全国卷)

分析:①中“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是一个并列短语,但只有“官兵”能“放弃休假”,“消防车”却不能;

练习:

①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②南水北调工程将建立良好的运营、管理和筹资机制,引导社会各方资金投入,从而形成水利 建设和用水的良性循环。

③我们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职员的专业技能,注重培养职员诚信、善良、敬业、务实的精神。

二、句子中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时

句中有“是否”、“能否”、“优劣”、“好坏”、“成败”等肯定与否定、正面与反面相叠的词时,可能要考正反两方面的前后呼应的当否问题。句子中的正反两方面的词语一般要讲求呼应,否则将视为病句。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呼应有明呼应和暗呼应之分。明呼应就是指前后都出现正反两方面的词语,暗呼应就是后面不出现正反方面的词语,但是能从语意上体会出正反两方面的含意。

例如: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前面“好坏”是两面,后面也应在“生产”前加“能否”,形成两面)

练习:

①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②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强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①。②中的“能不能”,③中的“能否”后面均无表示正反两方面的呼应的词语、故视为病句。)

一、病句类型

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二、 答题技巧

认真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

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错误 →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1.并列的短语,判断搭配不当、分类不当、语序不当或语意不明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改“和”为“并对该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构成并列短语,而“事件”是不能“批评教育的”,二者不能搭配。

正确的句子是: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对该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

B.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甘蔗,此外,还适宜栽种梨树和枣树。

将“梨树和枣树”移到“果树”前。分类不当,“梨树和枣树”都是“果树”

正确的句子是: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梨树和枣树等果树,还适宜栽种棉花、甘蔗。

2.多重定语和多重状语,可能是语序不当

A.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效的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

正确的句子是: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改正错误提高思想水平的有效方法。

B.昨天,许多代表热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谈。

正确的句子是:昨天,许多代表在休息室里热情地同他交谈。

3.出现了数量短语,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语序不 当、用词不当

三个学校的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正确的句子是:学校的三个学生会干部在教导处开会,研究本学期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问题。

4.出现了介词,可能是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

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正确的句子是: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对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5.出现了关联词(连词),可能是搭配不当、残缺、语序不当

尽管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正确的句子是:虽然你的礼品多么微薄,但在农民心上,却象千斤重的砝码。

6.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重复

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正确的句子是: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

“作为……嘉宾的礼品”即可理解为送给嘉宾的礼品,也可理解为嘉宾送人的礼品;“他”即可理解为“嘉宾”,也可理解为“嘉宾”以外的人。

7.出现了长宾语,可能是宾语中心语残缺、搭配不当

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正确的句子是: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的技术,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正确的句子是: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的目的,以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8.出现了多个谓语,可能是搭配不当、偷换主语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正确的句子是: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正确的句子是: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其产品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9.出现了疑问旬、否定词,可能是肯否不当

A.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正确的句子是: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B.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正确的句子是:近几年来,王芳几乎每时每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