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不过都是纸质学籍档案,存放在当地的教育局档案室,没有网上电子学籍,网上电子学籍只是针对专科、本科学生来说。
对于大学生学籍档案的去向:
大学毕业生的档案通常有三个去向:
1、毕业后就找到了接受户口的单位,档案和户口都转到工作的单位
这是通常认为最正规的档案流向,但据统计,这种情况大约只占到毕业生档案的10%左右的比例。
2、毕业后没有找到接受户口的单位,户口和档案留在学校
两年后户口打回原在地,档案或留在学校,或转到省档案局。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许多大学生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这是一种省钱的档案存放方式,其实不是的。
这种误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在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不是真正发挥作用“人事档案”,如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无法缴纳社会保险,将来也无法计算成为工龄,从而影响养老金的数额计算,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3、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
首先必须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这是学生、学校和工作单位共同签的一个协议书,签了的话,报到证备注栏就不是空白,此时档案会在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市场,没签的话,报到证备注栏为空,默认打回原籍,本科生打到省级人才市场,专科打到市级人才市场,师范类毕业生打到教育主管部门,一般在教育局。可由毕业生自己联系人才市场,把档案转过去保管。
大学档案可以去学校、人才市场或者是自己所在的工作单位查询。一般来说,毕业之后的两年内,档案会随着学生转到就业工作单位,而如果没有找到接收档案的工作岗位,档案就会留在学校。此外,如果是毕业两年以上的,档案一般会转到档案局。 扩展资料
如何查找大学档案
1、如果记不清档案有没有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可以先从自己的母校去找,通过联系母校档案的相关负责人查询,即使没有找到档案,但是最开始的档案去向肯定是有记载的,可以查找到档案最开始的`去向,一一排查。
2、一般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有人事档案接收权,私营和合资企业是没有档案接收权的。正常毕业离校后,如果是就职国有单位或事业单位,档案会迁移到工作单位去的,那么可以直接去该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找。
3、如果就职的是私营或是合资企业的话,就要到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市县级人才市场去查询,从毕业后第一个就职单位开始一一排查。
4、毕业后档案转回原籍的,就直接去原籍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查询。如果人社局没有找到的话,也有可能是人社局没有设立档案管理中心,那么可以去人才市场查询。
大学生的档案存放在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毕业后有工作单位转到工作单位,没有就转到省档案局,其次,把档案和户口放在人才市场交流中心要确定在毕业时是否已签过三方协议。 扩展资料 大学生档案存放相关信息介绍:择业期内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可在原毕业院校管理,也可转入各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部门所属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超过择业期仍未就业的,档案应移交户口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对档案在个人手中保存或在无档案管理权的单位保存的,档案未拆封的应尽快移交**部门所属人才交流中心,补办相关手续,完善档案材料,否则超过半年将失去原有身份。个人或无档案管理权限单位私自拆封、涂改档案的,档案材料作废,需退回保管其档案的'原毕业院校或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原管理单位重新审查、密封,再将档案移交到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将根据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应的档案管理和人事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