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一年级写字要求

一年级写字要求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6
  • 发布时间:2024-05-14 09:10:21
一年级写字要求如下: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写字正确握笔注意点: “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
内容详情

一年级写字要求如下: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写字正确握笔注意点:

“一抵”:是指用中指的指甲根从笔杆的下方将笔从下往上抵住,笔杆留出一寸长的距离,一般是在旋笔刀旋出锥形的根部。

“二压”:是指用大拇指从里侧、食指从外侧将笔捏紧后往下轻压,拇指和食指的指肚着力,这样捏时指肚面大,肉软且厚,不用费很大力气就能将笔握紧。

“三衬托”:是指无名指、小指略弯曲成前后状,两指成一平面贴于桌面,再加上掌侧要贴实桌面,从而将中指及整个笔托起,形成既稳且活的握笔姿势。

“指实”:是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紧贴靠实。

“掌虚”:是要求无名指和小指不可蜷回掌心,该姿势非常多,二指蜷回掌心,使中指失去托力,造成书写不稳状即掌心是空的。

“腕灵活”:是指手腕不能拿劲,要放松、灵活,以便在书写时运用手腕的运动而达到“巧”的效果。

“方向”:是指笔尖和笔杆的方向,正确的笔尖方向一般应指向前方,而笔杆的朝向应是右后方。

一年级的小学生需要练字吗

“四会字”是指会读、会认、会写、会默;“二会字”是指会读、会认。

四会字要求认识,能读,能写,正确理解字义和运用;二会字要求能认读,明白意思,不要求会写、会运用;一年级上学期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以四会字为主。

语文课本中田字格里的字是四会字,要求孩子们正确写出来,笔顺正确,会注拼音,理解字的意思,还能组词造句;两条蓝色线条中间的是二会字,只要求孩子们能正确认读。

扩展资料:

学习汉字,要巧记、趣记、快记。在了解汉字造字法及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小朋友用以下方法来学习汉字:

1、寻根认形

知道这个汉字是怎样造出来的。见着今天的符号字,就能马上还原到当初的绘画图形。这就能望字知义,好认好记。

2、串字解义

给汉字归类穿串,互相比较,一块交朋友。汉字是有家族的。一家人不但长得像,声音像,还有许多亲密的联系。认识一个字,完全可以同时认识一大串字,不但好认好记,且能印象深刻,不混不忘。

3、游戏猜字

在玩中学字,一可增加对汉字的兴趣,二可加深对汉字形、声、义的理解。每课安排一道与本课生字有关的脑筋急转弯题,奇思妙想,幽默搞笑,让认字变得很有趣。

百度百科-巧学汉字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内容

现在的小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很多就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从低年级的写字教学中就严格要求,规范写字,是非常必要的。

1962年郭沫若先生为《人民教育》的题词:“我们从低段开始加强写字指导,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了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若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还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人可以写字,字可以显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过练字本身。

现在的小学生的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普遍不正确。学生写的字,歪歪扭扭,潦潦草草,大小不匀,涂改、错别字普遍,甚至简单的字也不会写。面对这种现象,一些教师视而不见,批改作业时只着眼于对或错,对书写质量毫不评判。如此下去,学生便会养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出现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现象,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一生的发展。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写字教学中,讲一些古人练字的故事给学生听,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为了使学生重视写字姿势,在他们学写字之前,我给他们讲了“唐驼”的故事:古时候有个姓唐的人,酷爱书法,终于成了一位书法家。但因为不注意姿势,成了一个驼背。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把他称为“唐驼”。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对不注意书写姿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写字时,看到有同学姿势不端正,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当心变成张驼、李驼……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先要练一手好字,然后,用这一手字去影响、引导学生。每一次板书、每一次批语,甚至一个名字,都要工工整整地书写。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年龄越小的孩子,模仿力越强,教师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模仿者。教师的板书、作业本上的批语无不是学生的字帖。将自己投身于一面镜子前,教师的写字姿势规范了,写字水平提高了。学生呢,经常地看到老师写字这个活生生的标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通过评字,学生对字从整体结构到部件、笔画,有了初步的感知,强化了识记,提高了识字的准确性;通过评字,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写好字的自觉性;通过评字,学生经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提高了观察分析能力,开发了智力;通过评字,学生感知美、欣赏美,陶冶了情趣。

写字教学最后一点应归结到改上去,而且应是及时地让学生在评字之后,一个字一个字,一笔一画地再发现、再改进。改的过程是再完善、再提高的过程。学生一旦养成认真细致地习惯,就会终身受益。

望采纳,谢谢!

如何上好一年级写字课

本文将介绍新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内容,包括低年级识字量减少、更加重视写字教学、阅读教学新概念和写作教学等方面。

低年级识字量减少

低年级识字量减少,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其中会写800。提倡“多认少写”,不再要求“四会”。附录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更加重视写字教学

修订特别加强了写字教学的分量,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都有相关规定。明确写上“在小学每天语文课都要求安排随堂练习,天天练字”。

阅读教学新概念

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特别注重体验与感悟,注重语感。对于课外阅读格外重视。

写作教学

一二年级定位为“写话”,三年级开始是“习作”,初中才是“作文”。强调作文教学一定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特别注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小学一年级要掌握多少个生字

陶城实验小学 毛华英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第一学段语文教育的一个重点。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突出一个“好”字。要求学生一出手就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同时要求写字姿势“正确”。怎样才能做到“好”呢?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一册的写字部分的编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数量少:全册汉字要求认的是400个,而要求写的字仅100个。学生每课的习字量只有3-4个汉字,且都是按字形规律编排的笔画简单的独体字。教材科学的编排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就谈几点关于写字教学方面的体会:一、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何让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比如“伞”,同学们看像什么呢?有的说像大蘑菇,有的说像大树……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二、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那么,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呢?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较运笔方法:教学“一”,我让学生观察老师正确的运笔之后,我要求学生进行临摹,将学生的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教学竖,我让学生比较“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的不同,并加以示范。比较间架结构:教师除了指导汉字的笔画,还应该着重指导汉字的间架结构。例如:教学“皮”,在观察“皮”后,我让学生临摹,学生写出来的“皮”字,五花八门。有的把下面的“又”字写得太短,有的把“又”写的太窄,有的又写得太宽……这时我将他们这些字在黑板上“公开亮相”,和书上的范字进行比较,并逐一帮助他们找到“病因”,指出“治病良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孩子们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比较之后的书写,效果令人满意。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三、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小学生手指的小肌肉群不够发达,学习兴趣也难以持久。过多的书写不仅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有害,还会影响孩子写字的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一个“少”,保证一个“好”字。每课的字,每个写2-3个,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可以少写几个,自己觉得写得不满意的,就可以多写几个。你还想写哪个字,就可以再写几个。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好”。我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给学生选择作业的权利。我们的作业本上不再像以前一样整齐划一的作业,而是有的多,有的少。写的字,有的可能是“五、一、二、三……”。有的可能是“入、八、大、……”作业虽然不像以前那样整齐划一,但所有的孩子在写字方面的发展却是一样的。四、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学生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生的建议。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的幼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看到他们的成绩,心中便又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顶一下(0)0%踩一下(0)0%

小学一年级需要认识多少字

1/2 分步阅读

双木桥教育告诉您:这几年的学生家长文化水平越来越好了,很多家长都提前教孩子认字,部分一年级的孩子基本识字1000多个。这个学习量与新课标的要求差不多。新课标要求,一年级的学生,一般要求识字900个,会写350个。与老的标准比,现在识字量要求变低了。

2/2

识字3000个左右,这是小学阶段6年需要达到的识字量。一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课本后的生字表是400字,写字表是100字,一年级下册生字表有500字,写字表是150字,所以,一年级识字量差不多达到1000以上就够了,一般的阅读基本没什么问题。

小学一年级语文如何教识字

1/3

一、实物识字法

实物识字法是让孩子直接接触某种事物本身,让孩子亲身感受和辨认事物从而达到让孩子深刻了解字词的含义的目的。比如,为了让孩子记住“葡萄”二字,家长可拿出真正的葡萄放在孩子面前,让孩子去触碰葡萄,接着家长可以在纸上写出“葡萄”加深孩子的记忆力。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孩子对于那些不好记住的字词的形象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父母透过对于日常事务的展示不仅能帮助孩子记忆生词,还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

2/3

二、拼音识字法

拼音可谓是小学语文的基础之一,很多刚开始升入小学的孩子认为认字识字并不好学,且很容易在其中栽跟头,家长可帮助孩子利用拼音儿歌掌握一些字词、字形的认识和理解。

掌握汉字的基础要先掌握拼音,所以在教孩子识字之前,要让孩子对于拼音的书写有一个熟练的过程,至此才能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利用拼音自主的学习汉字。

3/3

三、联想识字法

联想识字法是建立在汉字本身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想象与结构,更加直白的描述就是利用生活实际的联想进行识字。

刚入学的孩子的思维更偏向具体化与形象化,可以利用生活的事物比如雨水,家长一边向孩子展示雨水的下落,雨水哗哗啦啦,慢慢下落,就像汉字“雨”一样,让孩子借助雨水的形象来描绘心中雨水的样子。

联想识字法也能充分地调动孩子的好奇心,比如“上”和“下”这两个字一横“一”可看作是一个桥面,桥上有车,桥下有船,让孩子形成自己的画面,更容易记忆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