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过了笔试就有分加。
清华“自强计划”初试采用笔试形式,考试科目为数学与逻辑、理科综合(物化)或文科综合(文史),学生依据填报的学科类型参加其中两个科目的考试。
清华将根据学生初试成绩分省、分科类确定初试通过名单;复试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综合面试、体质测试等。其中,初试、复试预计在7月中旬。清华将根据学生的初评情况、初试情况和复试情况择优给予学生“自强计划”降分录取优惠认定,具体降分幅度由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确定。
自强计划”初试用笔试
清华“自强计划”主要招收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及县以下高中,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
清华明确,“自强计划”录取人数不低于教育部规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招生专业包含多个大类;学生可不受自身文理分科限制申请学科类型,每人最多允许填报3个专业类。
清华大学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能够进入清华园读书的学子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能够进入清华大学的考生,每年除了各省的状元还有一些“神人”被保送或者是被清华大学降分录取,在清华大学的招生历史上,有一位“被降分最多”的考生,那就是蒋方舟。
一、年少成名
蒋方舟从小就因为写作小有名气,她的文字既有孩子的天真也有着超乎年龄的老道。7岁的蒋方舟就能够把词语运用得很精准,并且非常热爱写作,虽然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她渴望阅读,并且懂得表达自己的观点。
蒋方舟的妈妈发现了蒋方舟在文字上的天赋,鼓励她坚持写作。9岁的时候蒋方舟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文集,并成为了畅销书作家,她的书还被改编成了漫画。“神童”“才女”成了蒋方舟的标签,很快蒋方舟要到了高考的年龄,高三的她才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曾经拥有的成就并不能让她稳上清华。
虽然是已经拥有了很多成年人也无法企及的成就,高三的蒋方舟已然非常努力,她的薄弱科目是数学,因此她就大量地刷题,蒋方舟回忆说数学老师曾经说她是自己教学生涯中见过做题最多的学生。
二、险入清华园
蒋方舟的高考成绩超过了一本线20分,但是远未达到清华大学的分数线,但是蒋方舟有幸参与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最终招生组讨论决定降60分录取蒋方舟。这个过程听起来幸运,但当时也是十分惊险,蒋方舟也回忆了自己被面试时紧张的心情。
尽管是自主招生,但是通过考试并不比高考容易,即使是才女蒋方舟,在即兴写作的时候也是十分紧张。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好的,进入大学,蒋方舟深知自己和周围同学在的差距,并且外界的关注让她压力很大,在很多时候她会为了强化自己的人设而“粉饰”自己。
在大学中她的感情也并不顺利,很多爱慕她的异性其实是贪图她的名气,尽管生活中有很多不顺利,她依然选择用阅读沉淀自己。大学毕业以后蒋方舟成为了《新周刊》的副主编,可见她的业务能力有目共睹。并且蒋方舟是一个非常有规划的女孩,25岁的她已经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一套小房子。
三、现状如何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名度的增加,蒋方舟也有一段时间感觉很迷茫。这样的她并没有选择让自己堕落,而是选择了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到东京独自生活一年,在东京的生活让蒋方舟重新找到了自己,她回国之后又重新出发,如今已经是多档综艺的特约嘉宾了。
蒋方舟的成就和她的天赋脱不开关系,但是后天努力起到的作用也很大,我们看到过太多《伤仲永》中的仲永式的人物,年少成名却迷失了自己,最终泯然众人。
四、总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容易取得成功。但是只有天赋是不够的,人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认识自己,找到想成为的自己,这两样蒋方舟都做到了,光鲜亮丽的成就背后,更是一个少女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蒋方舟一样的天赋,但是我们都面临“舒适圈”和“梦想”的抉择,蒋方舟成功的经历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勇敢追逐梦想的一个动力。
深入了解那些取得成就的人,我们会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段默默无闻的岁月。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的努力也不可或缺。
各位网友,大家觉得清华大学当初的决定是否明智?蒋方舟身上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录取降分的条件有三大渠道:
一是参加全国学生各类竞赛获得名次;
二是参加两校的自主招生,测评合格;
三是农村学生符合国家专项计划条件。
相关信息,
可上学校招生网查看。
也可以询问学校招生办。
只要努力付出过,
就会有收获。
高考时她只考626分,为何清华抛出橄榄枝,降60分也要录取她?
导语:又是一年的高考季,很多苦读的学生都在高考,这两天用尽了全力,而且有句话说,高考的迷人之处不是如愿以偿,而是阴差阳错,有的时候我们自认为不理想的成绩,恰恰是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
有人说,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分数是考生们的命根,但是现实生活中也不尽然,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位高考中一位女同学,它的分数只有626分,并没有达到清华的录取线,可是却被降60分破格录取。
优秀的人一直在努力
或许我们在努力的时候也听到过这样一句话,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凭什么不努力?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女同学就是这样超级优秀的人,但是对她而言,自己只不过是一名高中生,哪怕被人赞誉为天才,可是她仍然觉得自己是笨鸟先飞。
她的名字叫做张莹,就读于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作为一名文科生,她不仅在语文和英语方面是班里的佼佼者,就连她的数学成绩也经常拿到满分,要知道在高中能够考取数学的满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不过在张莹嫇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学习的天赋,就是每天都在努力,也就是说每天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并且按时完成这样,日积月累就能够把知识学的扎实,当然,除了学习用功之外,时刻保持自律也是非常难得的。
和清华的不解之缘
说到张莹嫇和清华的缘分,还要从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说起当时因为张莹是学校的第一名,所以她顺利通过了笔试部分,而且在面试的时候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据她本人回忆说自己在面试的时候,对面的面试官都是学校的教授,但是自己并没有过度紧张。
甚至对于教授们提出的问题,她都能够回答的非常有条理,并且言语之间透露着自信,光从印象上就已经让清华大学的老师给她打了满分,就连清华大学的老师们评价她的时候都是说这个女同学很不简单。
降分也要录取
只不过天有不测风云,虽然面试清华大学的时候,张莹表现得非常出色,也获得了清华的认可,只不过在高考的时候,考了626分,这与她预估的成绩有点落差,这对于一名时刻保持优秀的学生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可是张张莹心态还挺乐观,可是清华大学这边也不愿意错过这位优秀的高材生,所以就决定降60分录取张莹嫇,并且此事一出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说清华降分录取的现象很少见,但是对于这样的优秀学生,网友们也表示认可的。
结语: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如果能够在学习期间多方面发展自己,并且保持自律的生活,那么人生的橄榄枝一定会向我们抛来的。
清华大学按照考生高考投档分数和专业志愿进行专业录取,分数相同的按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确定的同分排序规则进行排序录取。
清华大学录取工作按照教育部规定坚持“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在教育部领导下,由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根据教育部规定,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20%以内。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105%以内。
调档及定向招生说明
清华大学在调档时,原则上承认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给予考生的政策性加分;同一考生符合多项政策性加分条件的,只采用最高一项加分,原则上加分不得超过20分。
对强基计划及特殊类型招生认定结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强基计划和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自强计划、艺术类、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类型招生项目)
清华大学在部分省份招收定向生。当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清华大学本科统招批次同科类录取分数线上报考定向生考生人数少于招生计划时,可在清华大学本科统招批次同科类录取分数线下20分之内调阅有定向生报考志愿的考生档案,择优录取。
以上内容参考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