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怎么提高孩子口算

怎么提高孩子口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2
  • 发布时间:2024-05-14 03:20:14
口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孩子口算速度提高后,可以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速度,可以节省一定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孩子学习数学 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或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提高口算速度没有什么捷径,重要的是让孩子加强训练
内容详情

口算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孩子口算速度提高后,可以提高数学家庭作业的速度,可以节省一定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孩子学习数学 的兴趣、帮助孩子树立或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要提高口算速度没有什么捷径,重要的是让孩子加强训练、持之以恒地训练,不管老师留没留口算作业,每天最好 都要练3到5分钟。、

下面是一位数学老师介绍的提高孩子口算速度的方法,希望可以给想帮助孩子提高口算速度的家长们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重视培养孩子说算理。 要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首先要重视培养孩子会说算理,孩子能说就能想,这样有利于理解算理,掌握口算方法,进而提高口算能力。孩子说口算思路的过程也就是 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过程,遇到困难,可以摆摆小棒等学具,孩子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就能促进他们更好的理解算理,口算能力也必然得到培养。

二、 加强口算的基本训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要提高口算能力,必须抓好口算的基本训练,做的多了,反应就快,正确率就高,反之,反应慢,准确率就低。对于基本的口算如:20以内加减法,要反复训练,达到熟练。而2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的口算也是重点训练内容。

三、 持之以恒地训练。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不懈地、有计划的进行,这就要求家长能够持之以恒地要求孩子坚持进行口算训练。例如:每天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另外孩子在做数学家庭作业时,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相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孩子口算,长期坚持不懈,必能提高口算能力,形成口算习惯。 另外只要你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家长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经常向孩子发问,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口算。例如,“再过3年,你是多少岁呀?妈妈多少岁呀?”“算一算再过几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今天的口算作业是3页至5页,一共留了几页?”“今天咱家来了五位客人,算一算中午吃饭一共需要准备多少个碗,多少根筷子?”“你早上七点四十五之前必须到校,咱们路上要走10分钟,咱们最晚得几点几分从家里出发?”“夏季校服36元一套,妈妈如果给老师50元买一套,老师应该找多少钱?如果给老师100元的话,老师应该找多少钱?”等等。诸如这样的数学问题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如果家长每天坚持问上几个,也会对孩子的口算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按一定速度要求训练。口算能力表现在正确、迅速上,正确是第一位,但速度也很重要,一定的速度能反映出口算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能间接地反映孩子思维是 否敏捷、灵活。口算训练要有速度要求,但要在口算正确的前提下,训练孩子的口算的速度,两者要统一。事实上,一个算得快的孩子,正确率一般也比较高,反之 亦然。每次做口算,家长坚持给孩子计时、计分是一个好方法。一方面有计时的话孩子注意力会更集中、做题会更专心,另外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会发现做同样多 的题自己用的时间是在逐渐减少的,通过计时、计分可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付出后有所收获的快乐,对孩子是一个激励,也能进一步增强孩子学好口算 的信心。

五、适当介绍一些口算方法。好的算法,是提高口算能力的催化剂,培养孩子的口算能力,除了小学教材中讲的一些口算方法外,适当介绍一些其他口算方法,不仅 可以提高孩子的口算能力,也可以增加孩子学习口算的兴趣,提高学习口算的积极性。如各种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一些简单数的记忆等等。有的家长可能会说运算 定律孩子还没学到,怕孩子接受不了,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你不必告诉孩子是交换律或是结合律,只要告诉他如遇到哪种类型如何运算就可以。比如一道最简单的 连加题:5+2+8,如果孩子知道用“凑整法”,就会先2+8,很快得出答案,而不知道的孩子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自然要慢一些。对于简单题速算优势可能不太明显,再看下面这道加减混合运算题:6+8-6,如果孩子知道先算减6再算加8也可以,它可以脱口说出答案是8,而不知道的孩子就会先算出6加8等于14,14再减去6等于8,至少也得用3、4秒钟的时间甚至更多。再比如14-7-3,如果孩子知道连减两个数就等于减去这两个数之和的话,他会马上用14-10得4,而不知道的孩子就会先算14-7得7,7再减去3得4,速度就会慢很多。

#二年级数学,该怎么教孩子#

对孩子的数学教育,一方面给孩子建立数学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点滴渗透。

1、增强瞬识数能力

瞬间识数能力,顾名思义,就是在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能立刻反应过来这个数字代表的实际含义。

这份能力的好处,可以减少孩子在脑中判定数量的时间,提高回答效率。

平时,家长想要训练这份能力,可以从生活中找实例:

比如出去吃饭要几双碗筷,吃水果的时候,抓一把樱桃,让孩子估计总共有几颗。

在生活中,遇到需要判定数量的情况,都可以要求孩子来完成,这其实就是在训练孩子的瞬间识数能力。

2、凑十法熟练应用

数学早教中,加减法尤其是20以内的加减法,关键就是要能灵活运用凑十法,

举个简单的例子:

8+6,将8拆分为4和4,得出4+4+6=14的结果。

孩子在进行口算训练时,深究其训练的本质内容,就是对凑十法是否熟练运用。

考虑到数学本身的抽象性特征,在一开始早教时,可以先以书面形式进行练习,待孩子熟悉后,再训练口算能力。

3、基础练习不能丢

一些家长在看到孩子已经能够进行口算后,就觉得不必再做书面的计算习题,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书面式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熟悉计算最好的方式,

未来孩子在学习数学时,口算只是早教中一个附加能力,使用率最高的还是笔纸的计算。

4、善用生活中数学

生活中,其实很多时候都暗含着数学计算,家长要做的就是发现这些计算机会,给孩子提供多样化计算环境。

超市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给孩子练习计算能力的地方:

购买多件商品后,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可以让孩子自己来算一算。

同样的产品,在打折促销时,不同的方案,到底应该买哪一种,会更加优惠。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非常高的学科,家长只要善于发现,就能找到很多练习的机会。

5、让计算变趣味性

计算本身就是非常枯燥的事情,但是掌握计算能力,又是不可避免的,

这时就需要家长开动脑筋,多找一些有趣的形式,锻炼孩子的口算能力。

比如:今天是5月20日,距离六一儿童节还有多少天?

外婆今天买了12个苹果,家里五个人都吃了一个,还剩几个苹果?

多样化的提问,会让孩子更乐于去使用自己的计算能力。

数学能力要从小培养

二年级的数学该怎么教,低年级的数学该如何 学习呢?

二年级的孩子是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时间段,这时候的孩子刚从拼音到生字的过度,很多生字,孩子还比较陌生,再加上学生的理解能力达不到那个层面。那么我们该如何将帮助他呢?

一年级时候,小学生刚学拼音,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觉得孩子不会读题,就给将学生把题干读出来了,这样你就会发现,孩子自己做卷子不会做,但是一旦老师或者家长读完题就会做,就是因为这个问题;

为了解决读题问题,我们每次尽量让孩子自己哪怕是读拼音也要让学生学着自己读题以及题干,常见考试题干没事可以让孩子通读。

数学顾名思义,有一半就是算数,所以我一直推崇每天30道口算题天天坚持;但是计算一定要学会掐时计算。

我们可以大致快速浏览一下二年级数学一般学了什么知识,针对性的举一反三的进行练习。现在孩子学习有一个特点,觉得一道题会做了,其他的题也就会做了,这是一个思想误区。大部分孩子,这道题会了,但是并不会给自己的编题,这也就是展示了为啥很多题意换数或者题干顺序变化之后就不会做了。

怎么举一反三呢?

1)可以换数

2)可以题干和结论调换位置?(前后颠倒)

希望能解决困扰的你!

数学能力要从小培养

 相信数学问题是很多孩子的一大难题,其实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要从小开始锻炼,这有助于孩子在学龄前后的智力开发,并且能够影响孩子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能力。下面来了解更多的数学能力要从小培养吧!

 数学能力要从小培养1

  1、差1训练

 让孩子知道怎么样用手指计算10以内加减1的计算,像是拿手指跟孩子来讲述4比2多2,可是爸爸妈妈要知道的是,这个练习的前提是孩子能够把数字和手指对应在一起。

 日常生活中教孩子的时候,可以教育孩子一个手指代表1,两个手指代表2,之类的,不要教导孩子像大人那样的手势,例如大拇指和食指就是8。

  2、巧算训练

 巧算首先要知道加减训练,加减1、加减2以此类推,可以从简单到难,孩子熟练之后进行巧算。

 巧算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巧算可以在孩子五六岁的时候就进行,巧算主要是掌握凑十法,像是7+4+3可以先算7+3最后在加4,然后可以再问问孩子6+7该怎么样计算,可以把6或者7凑成10,再去加。

  3、数的分解组合训练

 数的分解组合也是学好加减法的前提条件,告诉孩子5可以分解成2和3,还有,2和3也可以组成5。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东西跟孩子来解释,会让孩子更明白,让孩子学会举一反三,并且让孩子会反向思考问题。

  4、心算以及速算训练

 在学习了小技巧以后就要开始心算了,孩子心算时会想到之前计算的时候摆立方块的过程,要是孩子心算还不是很明白的话,那就是之前的还是不太会,最好是能够经常复习一下。孩子学过之后,计算速度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5、加减关系训练

 在知道数的分解组合后,加减关系就会更加容易学。告诉孩子2和1组成3就是2+1=3,就是加起来的意思,一个数加另一个数,就像掰手指一样。3是由1和2组成的,那就可以表示3-1=2或者3-2=1。在刚刚教导孩子的时候,可以拿一些具体的东西来举例子。

 数学能力要从小培养2

  1、让孩子对自己的一些基本信息都有了解

 孩子的身高多少,体重年龄多少,还有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自己穿衣服的尺寸。这些家长都是可以交给自己的'孩子的,让孩子从小就学会一些数学生活小常识。

  2、做饭的时候可以带孩子

 多看多学爸爸妈妈在做饭的时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让孩子多看看家长是怎么做饭的,做某一道菜的步骤、下多少的调料,这些都是可以一步一步教给孩子的。

  3、让孩子学习一些简单的管理钱财的知识

 虽然孩子还小,但是一些简单的理财知识都是可以交给孩子的。让孩子能摸钱、数钱、存钱、把钱分类和在人督导下花钱。这些都是生活中的数学啊,家长会在这样慢慢地实践当中学会成长的。

  4、和孩子在玩游戏中学习数学

 孩子在玩游戏的时候,家长可以对一些数字做一些提问,让孩子思考怎么通过这些数字来解决一个问题。

  5、让孩子对生活中一些数字敏感一点

 生活中凡是跟数字有关的东西,家长都是可以多发挥自己的教育思考的点,利用这些数字让孩子在感兴趣地状态下面接触数学。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