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有感
像一位老朋友如约而至,2011年版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从怎么看到怎么办》面世了。捧读这本书,感受到了它一如往昔的鲜明风格:直面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寓深刻于通俗、化厚重为简约,让人不禁一读为快。
这本书紧扣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8个热点难点问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阐述理论,用生动鲜活的事例讲述问题,似家人谈心,亲切自然,如沐春风,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学习中得到理论的熏陶、政策的解读、智慧的启迪。对于大学生来讲,这本书堪称理论宣传普及的成功之作、形势政策学习的良师益友。
第一,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能够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和把握当代中国国情,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80后、90后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欣逢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见证着祖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时也深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艰巨而繁重,前进的道路并非坦途。通过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基本国情和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书中涉及的收入分配、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是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成长中的烦恼”。这些问题的集中凸显,说明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说明我们正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这需要我们在看到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而不盲目乐观、奋发有为而不动摇懈怠。今后1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本世纪中叶,将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时期,恰恰是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时期。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未来走向,深刻认识当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更加自觉地把个人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来很有教益。
第二,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增强对党和**的信任、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深刻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不可避免,关键是要弄清楚“怎么看”、“怎么办”。《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一书,通过深入浅出地阐释和解读党和**的方针政策,全面准确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从普通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问题,到大学生就业、“民工娃”上学问题,再到涉及全局的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用百姓话语娓娓道来。阅读这一篇篇文字,字里行间能看到一种真诚的态度,一种宝贵的勇气,一种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情怀,能深切感受到来自党和**的关切和温暖,清晰地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和前景。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党和**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认同,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更加自觉地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贡献智慧和力量很有教益。
第三,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培养博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品格。学可立德,问则广智。阅读《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不仅能加深对具体问题的认识和了解,更能学习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这本书涉及的这8个问题,既是大问题,也是难问题,说清楚、讲明白并不容易。而它善于运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辩证的观点认识问题,善于运用历史的、比较的方法分析问题,这样就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寻找到事物的规律和发展的趋向。它还善于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理论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展现了高超的说理艺术。与前几本理论通俗读物相比,今年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既分析了“怎么看”,又阐明了“怎么办”,体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知与行的结合。由于这些特点,我们不仅可以称之为一本通俗理论读物,也可以说是一本哲学读物。学习《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对于我们拓展视野、开阔思路,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很有教益。
总之,《从怎么看到怎么办》以其选题的针对性、方法的科学性、语言的通俗性,为我们青年学生进行形势政策学习提供了难得的好教材。希望每一位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大学生朋友,都能读一读这本书,相信定会受益匪浅。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历程,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强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些重大论述深刻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第三,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1坚持中国***的领导.革命需要党的领导,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中国***是新型的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但怎样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落实呢?急需对中国社会的一系列问题做出回答。
2只有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才能把革命引向胜利。
二七**后,中国***加快了同***合作的步伐。这是国共合作的必要性。其可能性则是因为***比较是革命的民主派,孙中山也欢迎中国***同他合作。
3大革命的惨痛失败,使我们党获得了血的教训。这就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4有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
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中国***走向成熟,还表现在正确分析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以阶级利益服从民族利益,使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全国抗战有了胜利的保障。***思想是中国***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思想日臻成熟,这是我党在抗战期间的重大成果。正如***所指出的那样:十月革命之后,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作为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5战胜敌人的三件主要武器:
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群
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有了这样的武器,我们的人民军队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6.党对民主革命的探索
分析中国国情,制定革命纲领
领导工人运动,发动国民革命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团结一切力量,建立统一战线
马列主义真理,结合中国实际
民主革命胜利,奔向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