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赵一曼英雄事迹介绍

赵一曼英雄事迹介绍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05
  • 发布时间:2024-05-13 14:55:18
赵一曼是中国***党员,抗日烈士。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赵一曼英雄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 ▼ 目 录 ▼
内容详情

赵一曼是中国***党员,抗日烈士。五四时期接受进步思想,反抗封建礼教,谋求妇女解放,冲破封建地主家庭束缚,走上争取人民解放的道路。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赵一曼英雄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目 录

人物生平

赵一曼英雄事迹介绍

赵一曼英雄事迹读后感

赵一曼作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5年10月25日,赵一曼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北部白杨嘴村(现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白花镇一曼村)一个封建地主家庭。 [13]? 父亲李鸿绪,曾花钱捐了个“监生”的功名,后自学中医,为乡里看病。母亲兰明福,操持家务,共生六女三男,一曼排行为七。1913年8岁,赵一曼入“私塾”学习,成绩良好。1918年13岁,父亲逝去,由大哥李席儒和大嫂周帮翰管家。

1924年大姐夫郑佑之(**首届四川省委委员)介绍她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6年2月28日考入宜宾女子中学(现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中学校)。读书时,被选为女中学生会常委兼交际股股长、宜宾妇联常委会主席。同年,宜宾特别支部成立时,她即由团员转为***员,同时担任宜宾妇联和学联党团书记。

学习共产主义

1926年5月,“五卅”运动一周年时,正是**洋货的**。赵一曼按照**的指示组织党团员在学生中宣传,**英国煤油轮船靠拢宜宾码头,学生们遭到了武装镇压,由此引发了全城**、罢市、**。1926年夏加入中国***。1926年10月,赵一曼考进武汉黄埔军校。11月,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1927年9月,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冬奉命回国,赵一曼先后在宜昌、上海、江西等地从事秘密工作。1928年4月,赵一曼与湖南人陈达邦结婚。婚后不久怀孕。11月,赵一曼回到上海。12月,被派到宜昌工作。在宜昌产下一子。取名“宁儿”。

1930年,赵一曼带孩子回到上海,抱孩子寄养在陈达邦大哥陈岳云家。

领导抗日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调到东北,在沈阳工厂中领导工人斗争。

1932年赵一曼任满洲总工会秘书,组织部长。

1933年,赵一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同年4月,参加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反日**斗争。为掩护身份,她曾同满洲总工会负责人老曹(黄维新)假称夫妻。

1934年春,赵一曼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铁北区区委书记,发动群众,建立农民游击队,配合抗日部队作战。后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率部活动于哈尔滨以东地区,给日伪以沉重的打击。7月,她赴哈尔滨以东的抗日游击区,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后任珠河区委书记,一度被抗联战士误认为是赵尚志总司令的妹妹。

1935年秋,赵一曼兼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一师二团政委,群众亲切称她“瘦李”、“李姐”,而当地战士们则称她为“我们的女政委”。日伪报纸也惊叹这位“红枪白马”的妇女。

被捕牺牲

1935年1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赵一曼为掩护部队腿部负伤后在昏迷中被俘。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审讯。

在狱中,日本人动用酷刑,她没有吐露任何信息。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保卫民族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贞不屈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 教育 ,受到教育的两人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

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1936年6月30日,赵一曼在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日军追上,再次落入日军的手里。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电刑等酷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

1936年8月1日,日军将她押往珠河。8月2日,日军将其绑在大车上,在珠河县城“游街示众”。此时,赵一曼牺牲之前,面对敌人的屠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万岁”的 口号 。当赵一曼昂首走到小北门外的草坪中央时,几个军警的枪口对准她。一个日军军官走到赵一曼跟前问:“你还有什么话要讲吗?”赵一曼怒视着,把手中的纸卷递过去说:“把这些话传给我家乡的儿子!”日军官看过字条,向军警们猛一挥手,罪恶的子弹射进赵一曼的躯体,牺牲于珠河县(今黑龙江省尚志县)小北门外,年仅31岁。

<<<

赵一曼英雄事迹介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被中国***派到东北地区领导革命斗争。1934年担任**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道北区委书记,组织抗日自卫队,与日军展开游击战争。1935年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第1师第2团政委,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凶残的日军见赵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马鞭狠戳其腿部伤口。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5年12月13日,因赵一曼腿部伤势严重,生命垂危,日军为得到重要口供,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进行监视治疗。赵一曼在住院期间,利用各种机会向看守她的警察董宪勋与女护士韩勇义进行反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两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赵一曼逃离日军魔掌。1936年6月28日,董宪勋与韩勇义将赵一曼背出医院送上了事先雇来的小汽车,经过辗转后,赵一曼到了阿城县境内的金家窝棚董宪勋的叔叔家中。6月30日,赵一曼在准备奔往抗日游击区的途中不幸被追捕的日军赶上,再次落入日军的魔掌。

赵一曼被带回哈尔滨后,凶残的日本军警对她进行了老虎凳、灌辣椒水等更加严酷的刑讯。据敌伪档案记载,日本宪兵为了逼迫她供出抗联的机密和党的地下组织,对她进行了残酷的拷问。刑讯前后采用的酷刑多达几十种,其中就包括电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吐露任何实情。

日军知道从赵一曼的口中得不到有用的情报,决定把她送回珠河县处死“示众”。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去珠河县(现尚志市)的火车,她知道日军要将她枪毙了,此时,她想起了远在四川的儿子,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中国人民会永远牢记女民族英雄赵一曼可歌可泣的抗日事迹。新中国成立后,朱德为赵一曼题写了“革命英雄赵一曼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哈尔滨人为纪念将她,把东北烈士纪念馆(曾经的伪满警察厅)门前的街道命名为一曼街。赵一曼塑像就屹立在右边不远的广场,旁边是继红小学校。

<<<

赵一曼英雄事迹 读后感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是我最敬佩的女英雄之一。她勇敢的与敌人作斗争,她为了祖国,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她的英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

我敬佩赵一曼有两点。其一是:她被捕后,面对敌人的审问,她斩钉截铁的回答,面无惧色。当敌人残酷地拷打她,使她遍体鳞伤,可她始终没有吐露一点抗日联军的情况。联想到我自己,平时胆子那么小,将来怎么能干大事?比起女英雄赵一曼的勇敢、坚强我真是羞死了。

我敬佩女英雄赵一曼的另一点是:他自己身在环境恶劣的的监狱里还不忘记宣传革命道理。她把监狱里的护士、看守都作为自己宣传教育的对象,向她们讲抗日爱国的道理。在他的言行感染下,深深地感动了护士和看守,居然把她们也争取过来站在赵一曼一边,并帮她做事。

女英雄赵一曼,是我最感动的人,因为她勇敢无畏,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更更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赵一曼虽然早已牺牲了,但是她那关辉的形象和英勇的事迹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激励我们少年 儿童 要继承革命传统,要热爱祖国,热爱党。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我们永远怀念你!

赵一曼英雄事迹读后感篇2

中国,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 文化 的古老国度,在如何的岁月里,涌现出千千万万的爱国英雄,他们的爱国事迹让我们深深感动。

我在课本上看到一篇 文章 ——《抗日英雄赵一曼》,读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激动。文章中,赵一曼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二团政治委员。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捕。凶恶的敌人妄想从赵一曼口中得知抗联所在地,但赵一曼镇定自若,宁死不屈。敌人暴跳如雷,赵一曼忍受了一次又一次酷刑的摧残,她的右膀被砍断了,被戴上几斤重的铁镣,但她却从不曾屈服和动摇过。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三十一岁。

赵一曼这个名字已永远烙在我的心中。她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甘愿抛头颅,洒热血,充分体现了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她的一句话使我久久不能忘却,她说:“你们可以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可以把人剁成烂泥,可是你们消灭不料***员的信仰……”这种浩然之气永远震撼和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

巍峨、险峻是山的个性;澎湃、娴静是水的个性;坚强、无畏是中国人的个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必趋之”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怀,也是所有中国人一生不变的情怀! 作文

祖国的山河无限壮丽,爱过豪情在我们心中如彩虹般绚丽,永远,永远……

<<<

赵一曼作品

《滨江述怀》原文

誓志为人不为家,

涉江渡海走天涯。?

男儿岂是全都好,

女子缘何分外差?

未惜头颅新故国,

甘将热血沃中华。

白山黑水除敌寇,

笑看旌旗红似花。

《滨江述怀》 赏析

第二句一说“跨江渡海走天涯。”,以笔者粗浅的文学知识来看,涉江和跨江相比,前者着重体现诗人的艰难处境,徒步跋涉过江水都要为国斗争,跨江则着重表现诗人的豪迈。

从语境分析,感觉前者“涉江”较为妥当。全诗前半段在于体现诗人的艰难处境,后半段着重体现诗人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

赵一曼英雄事迹介绍相关文章:

★ 赵一曼英雄事迹介绍

★ 革命先烈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 赵一曼抗日的英雄事迹介绍

★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 赵一曼的英雄事迹有哪些

★ 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的故事

★ 抗日英雄赵一曼的简介资料

★ 抗战女英雄赵一曼的生平事迹

★ 抗日英雄赵一曼的简介

★ 抗日英雄赵一曼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baidu.com/hm.js?d2d64e1d428f1dc475649040a60c7657";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removed].insertBefore(hm, s); })();

关手赵一曼的作文300字

阿成

千叶警官命令松本英雄等六人,从路边的田地中包抄合围,用手枪逼迫着,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①选自《人民文学》1995年第5期。

哈尔滨市的伪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不过,的确是有些破旧了,在太平岁月,看上去却像一家战时医院。我并不经常去那里,偶尔去那里,诚实地说,是为了巴结在那里住院的领导,目的是在心理上获得一种安全感。——有时候,突然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不安全感。有时候,则是出于情义,去探望在那里治病的好朋友。小人物的生活,大抵是如此的吧。

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在日伪统治时期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有关她的一些资料。

赵一曼女士住的这家医院,是一座欧式建筑(可能是巴洛克式吧)。她住在一病区。

哈尔滨这座优雅的城市里,欧式建筑是很多的,几乎随处可见。在冬季,这座别致的城市经常下着很美丽的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飘舞,蔚为壮观。你会看到白色的雪在这座城市里无处不在。

在落雪的日子里,听一听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或者莫扎特的《第九钢琴协奏曲》,是这座城市普通市民的一种很好的享受。三四十年代的哈尔滨,侨居着许多外国人。据统计,这里的侨民多达三十多个国家十几万人。

这些众多国家的侨居者,在这座城市里充当着各种角色,商人,西餐馆的老板或女招待,面包师,建筑师,小提琴师,马车夫,出租车司机,娼妓,神父或者嬷嬷,还有在街头拉着手风琴讨钱的乞丐。也有日本侨民。这些日侨,还不能等同于日本关东军及随军家属。前者是客人,后者是侵略者,并对这座优雅的城市,实施了长达14年之久的统治。

这座城市,还有许许多多的教堂。曾有人称哈尔滨是“教堂之城”。离监禁赵一曼女士的医院最近的教堂,一共有三座,一座是20世纪初德国人建造的**教路德会教堂,属于典型的12世纪哥特式建筑。另一座是中世纪拜占廷式建筑“东正教圣母教堂”。再一座教堂,如今已经不在了,就是世界闻名的圣尼古拉东正大教堂。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能够清晰地听到从这三座教堂的钟楼上传来的大大小小的钟声。在三四十年代寂静的城市里,那是何等有韵味儿的钟声啊。

我无法猜测赵一曼女士听到这些钟声时有怎样的感想,但我能肯定一点,就是英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欧洲文化及建筑艺术有着很高的鉴赏水平。

她又是一个女人,仅仅三十多岁,这钟声也会令她流泪的吧——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清瘦且成熟的中国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脱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见到她,你都能很快在众多的人当中看出她别于他人的风度。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大野泰治认定自己捕获了东北抗日联军的一个重要人物。

在赵一曼女士率领抗联活动的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之中,在珠河县附近,也能够听到来自坡镇(一面坡)那座教堂的钟声。那儿的钟声,响在冬夜里,会传得很远很远,山壁还会有幽远的回声。钟声里,抗联的兵士正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吃,或者唱着杨靖宇将军谱写的歌曲“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的回忆。

在医院里,赵一曼女士单独一个病房,由南岗警察署派来的警察昼夜24小时轮流看守。

病房很干净,挡着乳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当时正好是6月。6月里的哈尔滨,全城都弥漫着丁香花味儿。听说,丁香花现在已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赵一曼女士是1935年初的大雪天进入医院的,到丁香花开,已经是半年多了。

赵一曼女士当然也喜欢丁香花,这座城市的市民是把丁香花作为友谊和爱的信使,插入千家万户的花瓶中的。

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摆放在那里的。

赵一曼女士平平地躺在病床上。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讨伐队的子弹后,被抓获的。远间警佐用马车把赵一曼女士拉到珠河县公署门前,命令属下把她抬到县公署的正厅,交给了他的上司大野泰治。

当时,赵一曼女士流了很多血。

在场的日本人都感到这个女人的生命岌岌可危。

珠河一带,有雄奇且秀丽的景观和强悍的历史。我在1991年写的一篇小说《胡天胡地**》里,介绍过一个叫孙羽林的人在珠河升了县长的时候写的一副对联:

载酒赋诗溯白山王气黑水霸图胜迹蔚成新栋宇

先忧后乐看四境桑麻万家灯火放怀奚止快登临

此“白山黑水”之说,没有得到更多人的注意,一直是把“白山黑水”作为浅吟低唱之辞使用。可惜了。

从“四境桑麻”中我现在似乎能理解,三四十年代流亡在关内的东北学生,为什么流着泪,唱那支《松花江上》的歌,我相信,歌词中那句“同胞啊,爹娘啊,哪年哪月,才能收回我家乡——”是发自他们肺腑的呐喊。

前面我说过,大野泰治从赵一曼女士很高的文化修养和激昂的抗日态度上推断,他们抓到了抗日联军中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

大野泰治深感自己的幸运。

在审讯赵一曼女士的时候(“主要是问一些要点”——大野泰治语),他不断地用鞭子把儿捅她手腕上的枪伤伤口,是一点一点地往里拧,并用皮鞋踢她的腹部、**和脸。一共搞了两个小时左右。大野泰治没有获得有价值的回答。

他恨这个女人,他觉得很没面子,伤了作为一个日本军人的自尊。

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珠河县委会委员,在党的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与苏联的关系。

这里,大野泰治巧妙地暗示,他所以没有审出什么东西,是为了把功劳留给上司,上司只要酷刑审问就行了。

大野泰治不仅是一个军人,也是一个工于心计的政客。

大野泰治的报告书,成了决定赵一曼女士**的根据。

大野泰治非常兴奋,在他的办公室里痛快地舞了一阵军刀。

赵一曼女士是1935年11月下旬被捕的。然后,从珠河县转到哈尔滨滨江省公署警务厅看押。滨江省警务厅司法科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和人格污辱。于1936年初,以假名“王氏”将她送到哈尔滨市立医院监禁治疗。司法主任千叶警官是看守负责人,他的任务是要通过这个重要的“女思想犯”,了解哈东地区革命军外围团体的全貌,并获取思想对策上的重要参考资料。

《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报告》,及南岗警察署司法警士松本英雄,哈市警察局特务科翻译周质彬等人,都曾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白天,这座城市下了一场暴雨。这是一场极为壮观的大暴雨,电闪雷鸣,声势十分凌厉。这场大暴雨把全城所有的建筑,包括市立医院和丁香树,都冲刷得干干净净。在每年的八月份,大雨经常光顾这座北方城市,使得这里的空气十分清新湿润。

这天夜里,看守警士董宪勋在他的叔父董广政的协助下,将赵一曼女士抬出医院的后门。后门外,是松花江的大堤,站在这里,可以俯瞰道里和道外两区的万家灯火。

出了医院的后门,一辆早已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开车的是个白俄。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白俄一边开车,一边叼着烟卷哼着俄国歌曲。他什么也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什么,他只是为了钱。

夜风很凉,很湿润,马路上仍有残雨,车轮驶过去,便溅起了很高的水帘。一车人都沉默着,听白俄司机唱。

在三四十年代的哈尔滨,到处都可以听到洋人的歌唱。

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停了下来,客人下了车,白俄司机就把车开走了。

女护士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雇好了一副轿子,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轿,然后,一伙人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年轻的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试一试。

赵一曼女士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他说:“十多块钱吧……”

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颇有感慨,说:“真没有想到,董先生的薪俸会这样少,而且少得如此可怜。”

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赵一曼女士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以后,赵一曼女士经常对董警士聊山区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五花山,飞鸟走兽。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善于表达,又善于捉摸对方心理的女人。与她接触过的人都十分信赖她。

赵一曼女士用通俗的、饶有趣味的小说体裁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药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对***如此活泼的文体十分着迷。

他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

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他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二十天时间。

我非常佩服这位***的干部。

有人称***是“洪水猛兽”,是不是也包括着对该党的“工作能力”的恐惧呢?……

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护士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对赵女士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的不幸、工作受欺负(她没有工薪,只是个见习护士),等等。

女人是有一种倾吐欲的。尤其是家庭不幸,恋爱受挫的女性。

赵一曼女士坦率地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她的语调是深情的、回忆式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赵一曼女士:“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年轻人,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赵一曼女士说:“要实现这个主义,就要到山区去。一切的疑问,到了赵尚志那里都能明白。”

韩护士卖掉了自己的两个戒指,两件大衣和其他衣服,共得六十元,准备作为逃跑时的费用。

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细致,也很谨慎的女人。虽然她成功地与董警士和韩护士建立了极其秘密,也极其危险的关系,但只是到有了绝对把握之后,赵一曼女士才正式把两个人相互介绍给对方。

当时,他们都很激动,很兴奋,都有一种崇高感。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很快从那个白俄司机处发现了线索,后来又从太古街的轿铺主人那里得知,赵女士是由他们抬到荒山嘴子附近去的。

松本英雄和千叶警官等几个人,马上乘车去追。

途中,必由之路上的阿什河桥被暴雨冲垮了。几个人只好到附近的村庄征到几匹马,骑马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二十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坐在马车上的赵一曼女士、护士韩勇义、警士董宪勋及他的叔父董广政。

千叶警官命令松本英雄等六人,从路边的田地中包抄合围,用手枪逼迫着,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毙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赵一曼女士的纪念碑。纪念碑惊人的粗糙,并且十分简陋。但那儿的环境却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那里清静得几乎无人。旁边有一年迈老人看着我。

我看了看他,笑了笑。

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

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日军枪杀前,曾写了两份内容不尽相同的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8月2日

亲爱的我的可怜的孩子:

母亲到东北来找职业,今天这样不幸的最后,谁又能知道呢?

母亲的死不足惜,可怜的是我的孩子,没有能给我担任教养的人。母亲死后,我的孩子要替代母亲继续斗争,自己壮大成人,来安慰九泉之下的母亲!你的父亲到东北来死在东北,母亲也步着他的后尘。我的孩子,亲爱的可怜的我的孩子啊!

母亲也没有可说的话了。我的孩子自己好好学习,就是母亲最后的一线希望。

1936年8月2日

在临死前的你的母亲

本小说附件:

《伪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女士的情况报告》

(1936年8月11日滨警特密8853号)

姓名:赵一曼,现年二十九岁(三十岁)

职业:无职业

原籍:山东省济南府

住址:不定

…………

四、意见

回顾赵一曼逃走事件,我们应加以考虑的是:

1?对思想犯人的管理,是最需要慎重的。如急需设置拘留思想犯人的单人房间。

2?有必要进一步努力,彻底普及警察精神。

3?关于扑**产主义和抗日思想的王道主义的宣传工作,以前实在是只有讲理论或流于形式,因而有改进的必要。例如,宣传文件,要做到通俗易懂,富有趣味,无论什么人都去抢着看的地步才好。

中华民族——这个有着五千年文化的伟大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为国而抛头颅的中华儿女,在历史的画卷中,他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记得八岁那年,爸爸到书店里,为我卖了一本名叫《抗日英雄赵一曼》的书,我获至如宝,马上掀开书就读起来。这本书主要讲了赵一曼担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在一次战斗中,她不幸被俘,敌人对她实行了一次又一次的酷刑。1936年8月2日,抗日英雄赵一曼,永远离开了我们,牺牲时年仅32岁。

赵一曼,这个让人看了忘不了的名字,已经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是啊,在与敌人抗争时,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革命的事业而先后牺牲。中国人,是不屈不挠的,不屈不挠也正是中国人的个性。

想想现在,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里上课,不会再听到硝烟弥漫的炮弹声;不会在恐惧中生活,听到的是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愉悦的歌声和欢快的笑声。当我们穿着崭新的校服,带着用先辈鲜血染成的红领巾,站在操场上,面对庄严而肃穆冉冉升起的国旗时,唱着朗朗上口的国歌时,我深深体会到现在的和平生活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啊!所以,我们现在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为把祖国和家乡建设地更加美好而奋斗。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