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整体认读音节是:zhi、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yu、yue、yun、yuan:这四个音节是按照《方案》规定的拼写规则,由撮口呼韵母ü、üe、ün、üan前面加y构成的。把这四个音节当作整体来认读,也是为了不教拼写规则。
扩展资料:
小学课本中声母一共有23个,它们分别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小学课本中的韵母有24个,它们分别是:6个单韵母:a、o、e、i 、u、ü
8个复韵母: ai、ei、ui、ao、ou、iu、ie、üe。
9个鼻韵母:an、en、in、un、ün、ang、eng、ing、ong;1个特殊韵母:er。
澄迈县金江中心学校京岭小学王英剑
新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是阅读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积30年的朗读经验,使我们确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能力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的主要任务。为了打好基础,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得从一年级抓起。然而对于我们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朗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老师的指导与点拨。现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读几十年书,而阅读的第一步,便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这个第一步的怎么迈法,对学生今后几十年的读书,将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为此,必须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其中朗读习惯包括:1、正确的坐姿:头正、肩平、身直、足平,两手将书拿起,呈45度角。正确的朗读姿势不但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骨骼的发育,也可以使学生朗读过程的发声吐气准确、畅达。2、读书时,要三到:眼到看清楚字,口到声音响亮地读,心到边读边记忆文中的美词佳句,想象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教学应严格要求:读前让学生摆好姿势;读时,教师加以督促;读后,及时评价,持之以恒,良好的朗读习惯才能形成。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也需要使他们对朗读产生兴趣,去主动学习,把朗读当成一件乐事。做为教师就应该尽职尽责,要在知识和学习间架起兴趣的桥梁。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也是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提高学习质量,为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年级的教材,课文以诗歌、韵文、童话故事为主,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很浓,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加强朗读指导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入学不久,识字不多,朗读技巧几乎没有,对一些生字,新词及长句,要想很正确流利地读出来都有一定的困难,就更不用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只有读了他们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每上一篇课文时,都要给学生范读两遍,让学生模仿,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在模仿中培养自己的语感,在模仿中掌握朗读方法,以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朗读中,我还实施了评选小老师的活动,确定了做小老师的条件:(1)朗读的声音要洪亮;(2)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3)读出自己的感情来。学生们听说要选小老师,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个个把小手高高举起,跃跃欲试,嘴里激动地说:老师,我先来。于是,小老师们热闹的气氛中一个一个产生了,每个小老师在范读完课文后,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指出小老师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促使小老师们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同时,我也对同学的朗读结果加以肯定和表扬,这样一来,学生在热闹、欢快的氛围中朗读,既有老师的指点,又有同学的帮助,他们的朗读能力得以慢慢提高。
(二)用宽容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作为老师应该明白,我们面对的不是专家、学者,而是涉世不深,学识很浅的小学生,常常出现令人不满意的情况是必然的。如果课前不预习课文,教师范读时不认真听,一读书就多字、少字、错读字等,凡此种种,作为教师不应该责备学生,挖苦学生,而应用一颗平常宽容的心去帮助学生,找出原因,端正学生的心态,用鼓励的语言、表情、眼神和亲热的动作使他们从失败中坚强起来,树立起我要读好书的决心和信心。
我在上《自选商场》一课时,东西的西xi字读轻声,我教读了好几遍,当我指名读课文时,一位平时不太爱听课的学生还把西字读成了xī,当时,我没有责备他,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注意再看看字的音节,是这样的吗?只要你看清楚了音节,你会读好的。那位同学听了我的话,很快发现了这个词中的西字应该读轻声,可见,教师的宽容与鼓励对于一个一年级孩子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三、朗读的目的要明确
一篇课文,不是读十遍二十遍就叫做重视朗读,学生每一次朗读,都要有目的,老师都要提出要求,如我在上《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这一课时,听完老师范读后,初读阶段,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每个字读正确,再让学生轻声读课文,圈出本课认读的生字,并拼一拼,加强了识字的练习,然后指名让学生读,其他同学边听边给自然段写出序号。学生在反复读中把课文读通读顺,扫除了阅读的障碍,在精读阶段,我让学生带着问题逐段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如我指名读这一课中的24自然段时,要求学生思考:小燕子三次飞往菜园,每一次都发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齐读,思考:燕子妈妈为什么夸小燕子?这样就达到了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在读中逐渐理解课文的目的。
四、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一年级是朗读的启蒙阶段,学生识字量少,读书速度慢,容易引起拉调。所以老师在每篇课文的学习中除了加强指导,还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只有在反复地读中,学生才能掌握生字的读音,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这样,只有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我们才能看到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五、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的培养待续时间不长,单调的读书方法只能使学生昏昏欲睡,所以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个别读,合作读,可以是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是一两个人或几个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全班同学之间的合作。选择哪种合作形式,要根据文本特点和所表达的情感需要,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自己去吧》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师生合作读:教师读妈妈的话,学生甲读小鸭的话,学生乙读小鹰的话,其他同学读叙述部分,学生甲: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教师: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学生乙: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教师: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通过这样分角色的朗读,让学生明白:小鸭和小鹰都是既有礼貌又勇敢的好孩子。它们的妈妈并不是不爱它们的孩子,不关心它们的孩子,而是了解到周围的环境不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危险,于是鼓励自己的孩子不要依赖父母,要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总之,朗读是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只要学生能坚持不懈地练下去,读下去,我们老师能不厌其烦地教下去,指导下去,学生的朗读能力肯定会得到很大提高的。
拼音学习是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一个难点,由于不少幼儿不能很好地掌握,结果为入学后的拼音学习带来困难。但父母们不必为此着急,教孩子学习是不能急躁的,如果父母不掌握方式方法,一味笼统地、大而全地教孩子,肯定会让他们因无法接受而对拼音学习产生抵触的情绪。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那些方法可以更好的教孩子们学习拼音。
步骤/方法
1
观图法
语文课本上由许多情景图,如苏教版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拼音单元第一课中,出现的画面为农村一角。整个画面涉及“ a”“o”“ e”三个单韵母。在此情境图里,阿姨的“阿”是提示“ a”的音,公鸡喔喔啼的“喔”是提示“o”的音,池塘中游动的鹅的“鹅”是提示“ e”的音,鹅的翅膀提示的是“ e”形。
通过课文提供的情境图,同学们就能形象直观地掌握“ a”“o”“ e”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抓住插图所具有的“图表音”“图表形” 的特点,来掌握所学拼音字母。
2
实物帮助法
用实物来记忆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学习声母“f”和“t” 时,“f”和“t” 的形像一根带短柄的弯头拐杖。拐杖拄地可表“f”,拐杖竖直举起可表“t"所以记住弯头拐杖,就记住声母“f”和“t”的形。又如,在区分“ b” 和“p”和“d” 和“t” 的发音是否送气的时,可选用一张薄纸做为学具。
把这张薄纸放在唇边,有意识地发出“b”“p”“d”“t”各音,纸飘动表示送气,反之,不送气。
3
学动物鸣叫法
有些拼音字母的发音像某些动物的叫声。如,学习复韵母ei时,图上画的是一个小男孩正在喂小羊吃草,小羊“咩咩”叫着走过来吃草,“ei”发音就是小羊“咩咩”叫的声音。还有公鸡的啼声,就是“o”的发音声。同学们一边做有趣的表演,记住了“ei” “o”等韵母的读音,这样学得快,效果好。
附:汉语拼音字母表
单韵母6个:a o e i u v
复韵母9个:ai ei ui ao ou iu ie ue er
前鼻韵母5个:an en in un vn
后鼻韵母4个:ang eng ing ong
整体认读: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整体认读发音与不整体发音不同)
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注意事项
幼儿的思维还处于具象阶段,所以辅导他们学习的时候要尽量使用实物进行对照,学习拼音也不例外。
以上来自百度经验
A-a(音同‘啊’)、 B-b(音同‘波’)、 C-c(音同‘呲’)?
汉语拼音其余的发音及相似音
汉语拼音
(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
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汉语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