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读书,可以在如何为孩子推选优质的中文书籍方面常常感到迷惑,难道我们中国孩子就没有合适的中文书可读吗?!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看看吧!
不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四大名著
先来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知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几个故事。小时候,每天中午忙不迭地跑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收音机收听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然而,“少不看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早就在民间流传。
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要加以提防,更何况是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
按理说,《西游记》应该最适合孩子阅读。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的兴趣。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
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最后来看《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美,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上至王侯将相、学者**,下至贩夫走卒、野夫村妇,无不为之痴迷。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部书也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年。
首先,尽管一千个人对《红楼梦》有一千种解读,但“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了就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
教育应该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励他们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们现实有多么残酷。其次,按照曹雪芹的原意,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和家族一步步从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我当然不是迂腐的卫道士,生理卫生课也早已在学校里开设。然而,科学地了解人体构造及性并无不妥,但恰恰是文学读物中那些欲说还休、似实又虚的性描写最易对少年男女产生诱惑,“*书黄书”之所以害人不浅的关键就在于这一点。实际上,脱胎于《金瓶梅》的《石头记》在最初传抄之际的确是被列为“*书”而遭禁的,而孔子早就因为“少之时,血气未定”而将“色”列为君子三戒之首。在孩子的性教育上,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开明不等于放任,引导更要注意方法和途径。今天,青少年对性的无知、不负责任以及与之伴生的校园**案泛滥,是世界性的重大难题,包括哈佛、斯坦福等在内的世界顶尖大学都对此十分头疼。虽然社会各界和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和探讨,却至今缺乏有效的应对之策。
上面分析的是内容,单就文字而言,我认为也不一定适合孩子特别是小孩子阅读。四大名著半文半白,《三国演义》更近乎是完全的文言文,和现在的白话文其实还有相当的距离,小孩子读起来困难很大。即使勉强读下来也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地看完故事了事。至于小说结构布局之宏大精巧,人物性格之生动鲜明,语言运用之神妙隽永,这些美学上的价值更非低龄儿童所能理解和领悟。
别害怕,给自己重新开始的时间
最近我去旅行时,恶劣的天气困住了好几个目的地机场,使得许多班机取消或延误。已经换搭其他班机的我,坐在登机门旁,看到柜台处那位不幸的航空公司代表正被众人炮轰。大家似乎认定天气不好、班机取消、还有他们遇到的各种衰事都是她的错,每个人轮流把自己的不幸归咎到她身上,我看得出来她快崩溃了。 这时,一个小灯泡在我脑海中亮了起来:"有了!"我向来惯于顺从直觉,于是便站起身来,走到那排想给她难看的人龙中占了一个位子。我耐心等候着,终于站到她面前,她抬起疲惫的眼神看着我,额头因压力侵逼而皱了起来,她问:"先生,我能为您服务吗?" 我说:"能。"然后我请她在跟我说话时装出忙碌的样子。我告诉她,我来排队是要给她五分钟的休息时间!在她打字时(我不知道她在打什么),我提醒她,当这些人都打算毁了她这一天,她的生命中还有其他真正关心她的人,她也有自己热爱的事物,能赋予她生命的意义,这些都远比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事更重要。既然如此,此刻的一切就没什么大不了,也不该让她心烦。
我们来来**聊了几分钟,她则继续看似忙碌。 看她重新恢复冷静后,我知道她得回去工作了,我祝福她有很棒的一天,告诉她该服务下位客户了。她抬头看我,我看出她双眼中泛着微微的泪光。她说:"非常感谢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我微笑着告诉她,感谢我的最佳方式就是:当她一有机会,就再将这份善心传递给另一个人。 我之前曾提过,我小时候严重肥胖,高三时终于甩掉一百多磅。当朋友问我,是什么饮食发挥这么强大的减肥功效,我都告诉他们:"就是我持之以恒沿用的那种。"我试过几十种饮食法,最后终于固定采用其中一种,结果也很理想。所以,当你发现自己有多常抱怨,而觉得吃惊或发窘,也一样要坚持到底。我把手环拿下来,又重新开始。只需要这么做--一次又一次重新开始,移动你的手环。套用邱吉尔的说法:"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我是个抛接杂耍的表演者我不是在形容自己聪明绝顶,每天都这么忙,身兼数职还能应付自如,我真的是抛接杂耍表演者,这是我的嗜好。我是从一本书上学会怎么玩抛接杂耍的,这本书还附赠了三个方形沙包,里面装了压碎的胡桃壳,沙包形状与填充物的设计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它掉下来时不会滚动。而这些沙包隐含的重要讯息就是它们是要被丢在地上的。
文学是一个国家名族文化发展的精髓,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有意的在培养孩子的文学意识。年轻的父母可能现在还意识不到,等孩子到了会识字看书的年纪,家长们就会着急,孩子们该怎样去接触文学?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是孩子们应该接触的?
四大名著一直被誉为是中华文学的经典,耳熟能详,几乎前些年人人都在提及,好像人们认为没有读过四大名著就好比没有读过书一样。特别是《三国演义》,书中对于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争斗的形象反映使得家长们觉得这简直是孩子在未来社会中能实际运用到的知识点啊,于是家长为了使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变得越来越盲目了,而看《三国演义》是否适宜是表象,深层次的是大众的跟风化。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12c8fcc3cec3fd67c5b7bddd88d43f8694277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为什么说《三国演义》不适合孩看呢?
从三国故事层面来讲,三国人物角色都塑造的极有特点,各种计谋小故事也非常的精彩,小学课本中也会有课文摘取出自《三国演义》经典的成语故事,但是看过《三国》的大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人物之间勾心斗角、血腥战乱从未间断,到处充满心机,缺少人性向善的东西,恶的东西太多,又没有与之抗衡的力量,小孩子不懂辨识,但记性却好,容易入歧途。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50da81cb39dbb6fdf997f5ee0224ab18962b372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学校也会选择性的将《三国》中的内容展示给孩子,那家长也应该选择适合孩子们看的文学作品,在了解历史传奇故事的同时,孩子们更应该接受的是爱的教育,人性良善的教育。
每一时代都有适于社会发展与受众需要的传播形态,它们的地位也在不断变化着。《三国演义》的不同传播形态也有不同的特点,少儿影视剧《少儿也三国》就是《三国演义》时代发展的产物,这是《三国演义》最适合孩子接触的版本。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d62a6059252dd42a0ad51163083b5bb5c8eab81d?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少儿也三国》的演员都是小孩子,这部少儿剧从小孩的视角出发,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改编,加入了孩子们喜欢的有趣台词与剧情,孩子能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了解原版《三国》中的经典故事和历史人物。最可贵的是,《少儿也三国》不再是单纯的展现三国人物之间的勾心斗角、暗黑人性与心机,无论是反派还是正派,《少儿也三国》都描绘了原著中人物不为人知的温暖的一面,关羽红脸绿头巾的由来原来是因为初恋,貂蝉吕布从小青梅竹马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董卓虽然夺权霸道但是对母亲却非常的孝顺,临死还不忘担忧母亲的安危,等等?这些爱与温暖的人性都是孩子们在小小年纪急需耳濡目染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c4bd11373f08202e56981f740fbfbedaa641b7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ec379310a55b319200292bd48a98226cefc177a?x-bce-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450,h_600,limit_1/quality,q_85让孩子在合适的年纪接受这个年纪能接受的和需要接受的东西才是所有家长需要考虑的问题,不要盲目跟风,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思路:根据这本书的内容展开。
推荐理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小说描写了从汉灵帝到晋武帝之间共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宏阔有致的笔触勾画出魏、蜀、吴三国互相征战争雄、兴衰存亡的历史过程。是一部历史演义的典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
本书是罗贯中在民间传说和有关话本、戏曲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作者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民众的苦难和他们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2]?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六大名著之一。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