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人生三重境界如下: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境界分析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具有非常高名气的一位学者,他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以及西方哲学的影响,结合着中国的古典哲学、美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在文学、哲学、戏曲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成就。对于近代的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在他著作《人间词话》当中,将人生分成了三大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第一境界的原诗是出自晏殊的《蝶恋花》,这首诗原本是表达作者对于离愁别恨的心情,而王国维则将其中的情感转化成了在漫漫求学之路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孤独,但是我们并不能够害怕孤独,只有敢于看向远方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才能够有所成就。
第二境界的原诗出自柳永的《凤栖梧》,原诗想要表达的是作者的思念伊人而逐渐变得憔悴不堪,在王国维的视角下,则转化为了要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怕坚信,做到废寝忘食,最终忘记了吃饭而变得消瘦。这是他对于学习的一种态度。
第三境界的原诗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原诗想要表达的是作者不同流合污的抑郁不得志。而在王国维看来,我们学习的过程必将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并且会因此而沮丧,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必将会实现自己的目标。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在不同的人看来会有不同的感悟,但是他很好的指导我们在此时此刻需要去做一些什么,如何去做,我想这是他想要传达给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