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课文如下: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课文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可以通过以读促悟,以读促思的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同时,这篇课文也被选为2016年秋季修订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10课。
在课文中,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在某些时候是大的,而在另一些时候是小的。例如,当孩子们需要妈妈抱的时候,他们是小的;而当他们自己穿衣服、洗手绢、擦桌子时,他们就是大的。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并认识到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独立自主地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同时,这篇课文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自信心和自我意识,鼓励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敢地前进。
《大还是小》这篇课文运用的写作手法:
1、对比: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我在不同情境下对自己大和小的认知进行展现。例如,在洗澡时,觉得水龙头大,但在面对大海时,又觉得水龙头小。这种对比的手法,突显出我对自己大小认知的矛盾和变化。
2、拟人:将事物赋予人格化,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例如,我看到大雁南飞,想象它们在向我挥手告别,这种拟人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大雁和我之间的情感交流。
3、象征:通过某些特征相似的事物,来表达或暗示某种意义或情感。例如,我在看到大雁南飞时,感到自己很孤单,这里的大雁象征着我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4、幽默:课文中运用了许多幽默的语言,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受到轻松愉快的氛围。例如,我在看到大卡车时,想象它在对我说:嗨,小家伙,往哪儿跑?,这种幽默的方式让读者在阅读时忍俊不禁。
识字1 [4] 1 柳树醒了 [15] 2 春雨的色彩 [10]
3 ***爷爷植树 [8] 4 古诗两首 [6] [18] [8] ◎ 语文园地一·春天在哪里 [3]
※ 古诗两首 《春晓》、《村居》
第二单元 识字2 [2] 5 看电视 [6] 6 胖乎乎的小手 [15]
7 棉鞋里的阳光 [6] 8 月亮的心愿 [4] ◎ 语文园地二·我该怎么办 [4]
第三单元 识字3 [6] 9 两只鸟蛋 [18] 10 松鼠和松果 [12]
11 美丽的小路 [18] 12 失物招领 [6] ◎ 语文园地三 [8]
第四单元 识字4 [14] 13 古诗两首 [2] [7] [8] 14 荷叶圆圆 [26]
15 夏夜多美 [7] 16 要下雨了 [30] 17 小壁虎借尾巴 [37]
语文园地四 [3]
※ 古诗两首 《所见》、《小池》
第五单元 识字5 [5] 18 四个太阳 [23] 19 乌鸦喝水 [36]
20 司马光 [24] 21 称象 [29] ◎ 语文园地五·猜谜游戏 [4]
第六单元 识字6 [10] 22 吃水不忘挖井人 [7] 23 王二小 [10]
24 画家乡 [13] 25 快乐的节日 [8] ◎ 语文园地六 [2]
第七单元 识字7 [2] 26 小白兔和小灰兔 [6] 27 两只小狮子 [27]
28 小伙伴 [5] 29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12] ◎ 语文园地七·该怎么做 [2]
第八单元 识字8 [3] 30 棉花姑娘 [14] 31 地球爷爷的手 [11]
32 兰兰过桥 [9] 33 火车的故事 [7] 34 小蝌蚪找妈妈 [31]
语文园地八 [3]
选读课文 1 春风吹 [1] 2 好孩子 [5] 3 象鼻桥 [3]
4 咕咚 [6] 5 小猴子下山 [9]
一年级大还是小课文从日常生活大小读出了好奇的心
这篇课文从孩子的视角,描写了“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小”,表达了“我”矛盾的心理。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又是充满趣味的。第二自然段的“大”,第四自然段的“小”,就是这种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