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篇赏析给你看看有没有用吧。 红楼梦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承接宝玉被烫伤、贾芸谋求了种树的差事一路写来,丝丝入扣,主要讲述了小红与贾芸之情,而黛玉与宝玉之情。 林红玉(小红)在怡红院受到了晴雯等大丫鬟的排挤,不得接近宝玉。她虽然是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在怡红院这个大丫鬟受到宝玉庇护的地方也是无可奈何。但她也是一个心思灵动的人,对宝玉攀高不得,便在别的地方想要找到托付终生之人,因而看上了贾芸。 佳蕙和小红的谈话,佳蕙的心气之外,还透露了几个信息—— 其一,宝玉记得生病的时候,黛玉随口一句喜欢什么茶的话,特地要送茶给黛玉。见宝玉用心之深。 其二,贾母特地给黛玉送钱,可见黛玉在贾府手中尚且算是宽裕。(但她家产被吞,不能说这是贾府对她好,只是贾母对她好。毕竟作为天下最大肥差官员的女儿、侯门独女,能相信她没家产么?) 其三,黛玉随手给了佳蕙赏赐,联合看后面,宝钗差人送燕窝,黛玉重赏宝钗下人的片段可以看出,黛玉并非是真正的“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她是谁真心对她好,她就以真心回报。只有那些势力的婆子,她才会孤高。比如说王夫人的心腹周瑞家的送宫花,黛玉立刻就出言讽刺。 王夫人派二等仆妇去迎接黛玉,本身就是很怠慢的事。在刘姥姥逛大观园,潇湘馆的时候,王夫人当着贾母、刘姥姥和众姐妹直接给黛玉没脸,可见这一系对黛玉的态度如何。 这和了脂砚斋透露的,黛玉“情情”的判词。她看人不看阶级地位,只看真心。 其四,袭人、晴雯皆是贾母送与宝玉日后给他做姨娘的。其中晴雯更受贾母的欢迎,但是在小丫鬟的眼里却只看得到袭人看不到晴雯,明明本该是同样的身份,此两人平时为人差异可知。 袭人因诱惑宝玉而已经上位,而晴雯却紧守清白之身。袭人处处拉拢人,晴雯却是直言无忌脾气火爆。 此后小红撇开了怡红院大丫环私下分派的任务不做,可知她已经有心气的想要离开怡红院了。果然,她此后便巧妙的向李嬷嬷问到了贾芸的下落。 小红与贾芸在这一回可见都是细心机变的人。相比之下,完全把认了贾芸这个干儿子的事情忘记的宝玉,却可见其公子秉性。与对黛玉的细心入微相比,又是如何有趣! 此后借由坠儿,借着“贾芸捡到了小红的帕子”这一点作为引线,贾芸小红基本定情,却又引出了二十七回滴翠亭一案。 ——宝钗连小红这个宝玉的小丫鬟的秉性都记得,是何等的“细心”!生怕惹祸上身而果断的祸水东移,遗祸黛玉,又是何等的心机! 贾芸之后,夹杂宝玉的平日无聊,和贾兰的自幼努力上进一景。 此后,宝玉顺脚走进潇湘馆,可见宝玉平时行止。而黛玉闻听得宝玉来而起身,又可见黛玉的用情。 黛玉春困,一句自然天成的“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便应得回目的后半回,也是活生生的一副美人图了。 可惜两人再次在感觉正温馨之时被人打断——这是红楼梦惯有的套路。宝玉被薛蟠假托了贾政的名义叫去。 薛蟠在这一回显现出了“看重宝玉”、“待友热情”和“不学无术”这几点。但更重要的是,引出了宝黛之文。 宝钗晚上去找宝玉说兄长的事情,这是非常不合闺阁礼仪的事情。从元宵过后,宝钗待宝玉的态度便一反平常。这一点值得细细揣摩。可见宝钗选秀失败,已经将目标转向了宝玉。 而黛玉则因担心宝玉而去。结果被晴雯挡在了门外。 晴雯性格暴躁而且胆大妄为,已经忘记了自己丫鬟的身份擅自替宝玉做主——综合后文,大观园被抄,晴雯被赶,也是由晴雯胆大做主而起。可以说晴雯确实已经被宝玉娇宠放纵得有些过了。此时已经埋下了晴雯身亡的种子。 因为她做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有什么糟糕的后果,更没有承担后果的觉悟,她骄纵得太天经地义,所以称不上是反抗精神。 黛玉眼看着宝钗进了怡红院,又听得晴雯这个大丫鬟说“宝二爷吩咐不让任何人进来”,自然是受到了伤害。 但她并不因此责怪晴雯,也并不因此兴风作浪——这样的行为其实很失礼,可黛玉绝对不会拿这种话去“教育宝钗”。这也可以和后面的宝钗拿着黛玉的错处来教育黛玉对看。 被晴雯无意中伤害的黛玉只是自怜身世,因此而出的“葬花词”,成为了红楼梦的**之一。 “质本洁来还洁去”—— 完全渲染出了黛玉这个角色的人物性格。她的敏感与哀伤,骄傲与绝望。
今天谈谈红楼梦第25和第26回.第25回是<<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讲解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件:
第一:小红第3次遇见贾芸.为什么说是第3次?也许有人说是第2次.其实在前面小红梦中见到了贾芸.梦中相见,可见小红是很喜欢贾芸的,是一见倾心.要知道梦始终是美好的.所以我说这是他们第三次相见.
具体描述是这样的:
红玉答应了,便走出来往潇湘馆去.正走上翠烟桥,抬头一望,只见山坡上高处都是拦着帏ぜ,方想起今儿有匠役在里头种树. 因转身一望,只见那边远远一簇人在那里掘土,贾芸正坐在那山子石上.红玉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闷闷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回来,无精打彩自向房内倒着.众人只说他一时身上不爽快,都不理论.
描述写得很精彩."红玉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很好的写出了她内心活动.
第二:贾环暗算宝玉.(用蜡灯烫宝玉的脸).其实贾环早就对众人宠爱宝玉不满,这次由于多方面的因素贾环就动手暗算了宝玉.书中描述得很仔细:
二人正闹着,原来贾环听的见,素日原恨宝玉,如今又见他和彩霞闹,心中越发按不下这口毒气. 虽不敢明言,却每每暗中算计,只是不得下手,今见相离甚近,便要用热油烫瞎他的眼睛.
上述描写已经很清楚的交代了原因.这次"宝玉和彩霞闹"只是添油加醋的一笔.我们应该知道宝玉本来就是脂粉堆里的男人,和丫头闹是太正常的事情了.
第三:黛玉探宝玉的病.这个描写比较少.我在这里提出来只想说明一点.宝黛之间的爱情是真挚的爱情.是两小无猜的爱情,他们之间是其他人无法取代的.
宝玉见他来了,忙把脸遮着,摇手叫他出去,不肯叫他看.----知道他的癖性喜洁, 见不得这些东西.林黛玉自己也知道自己也有这件癖性,知道宝玉的心内怕他嫌脏, 因笑道:"我瞧瞧烫了那里了,有什么遮着藏着的."一面说一面就凑上来,强搬着脖子瞧了一瞧, 问他疼的怎么样.宝玉道:"也不很疼,养一两日就好了."林黛玉坐了一回,闷闷的回房去了.一宿无话.
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二人早已心灵相通.不必多谈.
第四:点题的事情.就是"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下面来解读一下这个标题."魇魔法"是何人来作的?答案是马道婆.那么幕后主谋是谁?答案是赵姨娘.暗算的对象是谁?答案是:"姊弟".即王熙凤和宝玉.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作的?答案是:"五鬼",即是中所描写的五鬼附身.书中描写是这样的:"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我只在家里作法,自有效验.千万小心,不要害怕!"
然后再来分析一下赵姨娘为什么要暗算王熙凤和宝玉.其实在书中有描写.
那赵姨娘素日虽然常怀嫉妒之心, 不忿凤姐宝玉两个,也不敢露出来,如今贾环又生了事,受这场恶气,不但吞声承受,而且还要走去替宝玉收拾.
可见赵姨娘对王熙凤和宝玉的恨由来已久.这一次下定决心要来暗算王熙凤和宝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贾环暗算宝玉以后,王夫人大骂了她(最关键的是还骂了几次,这点在书中写得很清楚),她心里认为大家都偏爱宝玉,对贾环关心太少.再有就是马道婆的贪财也给了赵姨娘可乘之机.
节取一些具体情节来谈谈.
那婆子出去了,一时回来,果然写了个五百两欠契来.赵姨娘便印了个手模, 走到橱柜里将梯己拿了出来,与马道婆看看,道:"这个你先拿了去做香烛供奉使费, 可好不好?"马道婆看看白花花的一堆银子,又有欠契,并不顾青红皂白, 满口里应着,伸手先去抓了银子掖起来,然后收了欠契.
请注意上面的描写:"不顾青红皂白"可见马道婆之贪.我们知道,赵姨娘月银最多不过二两.而从上述描写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次为了暗算王熙凤和宝玉,宁愿欠马道婆五百两.由此可见她心中的恨有多深.
再来分析一下王熙凤和宝玉中魇魔的一些情节.
这里宝玉拉着林黛玉的袖子,只是嘻嘻的笑,心里有话,只是口里说不出来.此时林黛玉只是禁不住把脸红涨了, 挣着要走.宝玉忽然"嗳哟"了一声,说:"好头疼!"林黛玉道:"该,阿弥陀佛!"只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 ,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林黛玉并丫头们都唬慌了,忙去报知王夫人,贾母等. 此时王子腾的夫人也在这里,都一齐来时,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 贾母,王夫人见了,唬的抖衣而颤,且"儿"一声"肉"一声放声恸哭.于是惊动诸人,连贾赦,邢夫人,贾珍,贾政,贾琏,贾蓉,贾芸,贾萍,薛姨妈,薛蟠并周瑞家的一干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 都来园内看视.登时园内乱麻一般.正没个主见, 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众人越发慌了. 周瑞媳妇忙带着几个有力量的胆壮的婆娘上去抱住,夺下刀来,抬回房去.平儿,丰儿等哭的泪天泪地.贾政等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上面这段描写得很详细.具体来说可以用一个乱字来形容.很短的一段文字涉及到了很多人.王熙凤和宝玉中魇魔后的形态也有描写,宝玉是:"宝玉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王熙凤的是:"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可见两个人中魇魔中得很深.
还有一段描写相当精彩,写出了薛蟠之俗.
别人慌张自不必讲, 独有薛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 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这句话很经典.这证明了林黛玉的美是雅俗共赏的.至于害怕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 又恐香菱被人臊皮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上面的描写也很好的写出了此时的乱.
还有一段描写也很经典.那就是赵姨娘一段话:
赵姨娘在旁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 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
所以周思源先生说赵姨娘是"莫名其妙赵姨娘",在大家都悲痛万分的时候,她跳出来说这段话不是很傻么?可见赵姨娘是一个缺少心机的女人.在曹雪芹的笔下,她就是一个被丑化的女人.
第五: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救助宝玉和王熙凤.具体过程不谈.只选取一段话来说:
那和尚接了过来,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 "青埂峰一别,展眼已过十三载矣!人世光阴,如此迅速,尘缘满日,若似弹指!可羡你当时的那段好处:
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却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觅是非.可叹你今日这番经历:
粉渍脂痕污宝光,绮栊昼夜困鸳鸯.
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这段话其实很重要,可以分析出两点.第一,宝玉此时十三岁.第二,预示了一点结局.那就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
接着再说说第26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情节不多,只说一些精彩的地方.
1.小红与佳蕙的重要对话.可以看作是结局的预示.
红玉道:"也不犯着气他们. 俗语说的好,`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 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2.小红与贾芸第四次见面.可以看作是二人爱情的发展阶段.
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红玉一溜,那红玉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相对时,红玉不觉脸红了,一扭身往蘅芜苑去了.不在话下.
3.贾芸见宝玉.具体过程不多谈.
4.贾芸借还手帕的机会打听小红的名字.可见贾芸也是喜欢小红的.
贾芸又道:"才刚那个与你说话的,他可是叫小红?"坠儿笑道:"他倒叫小红.你问他作什么?"贾芸道:" 方才他问你什么手帕子,我倒拣了一块.".......原来上月贾芸进来种树之时,便拣了一块罗帕,便知是所在园内的人失落的, 但不知是那一个人的,故不敢造次.今听见红玉问坠儿,便知是红玉的,心内不胜喜幸.
请注意"心内不胜喜幸"几个字.后面贾芸和小红能在一起是二人相互喜欢的结局.
5.宝玉与黛玉之间的调笑.节取一些:
宝玉便将脸贴在纱窗上,往里看时,耳内忽听得细细的长叹了一声道: "`每日家情思睡昏昏.'"宝玉听了,不觉心内痒将起来,再看时, 只见黛玉在床上伸懒腰.宝玉在窗外笑道:"为甚么`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一面说,一面掀帘子进来了.
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鬓发,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 " 宝玉见他星眼微饧,香腮带赤,不觉神魂早荡,一歪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才说什么?"黛玉道:"我没说什么."宝玉笑道:"给你个榧子吃!我都听见了."
6.宝玉与冯紫英,薛蟠,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等人的聚会.这里要关注的是冯紫英这个人物的正面出场.
7.林黛玉夜探访怡红院.黛玉误会宝玉不给她开门,而且最关键的是黛玉亲耳听见宝玉和宝钗在里面嬉笑.
8.一段神话般的描写,可见林黛玉之美.
原来这林黛玉秉绝代姿容,具希世俊美,不期这一哭,那附近柳枝花朵上的宿鸟栖鸦一闻此声,俱忒楞楞飞起远避,不忍再听.真是:
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因有一首诗道:
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
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里.惯例贴诗.
西江月二词 批宝玉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