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是高一学的。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例如:1,3,5,7,9……2n-1。通项公式为:an=a1+(n-1)*d。首项a1=1。公差d=2。前n项和公式为:Sn=a1*n+[n*(n-1)*d]/2或Sn=[n*(a1+an)]/2。
等差数列推论
等差数列是指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的一种数列,常用A、P表示。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等差中项即等差数列头尾两项的和的一半,但求等差中项不一定要知道头尾两项。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
小学等差数列公式如下:
一、等差数列公式
1、和=(首项+末项)X项数+2;
2、项数=(末项-首项)十公差+1;
3、首项=2和六项数-末项;
4、末项=首项+(项数-1)X公差。
二、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x4;
C=4a。
面积=边长x边长;
S=ax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x棱长x6;
S表=axax6。
体积=棱长x棱长x棱长;
V=axaxa。
3、长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x2;
C=2(a+b)。
面积=长x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长x宽+长x高+宽x高)x2;
S=2(ab+ah+bh)。
(2)体积=长x宽x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x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x2+底;
三角形底=面积x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x高;
s=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