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
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均可报考: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符合条件均可报考。具体专业的报考条件以院校当年公布的招生简章为准。
考研复试一般能过。
考研复试要比初试要容易,通过率还是很高的。考研初试成绩越高,所占的优势就越大,初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左右考研复试的通过率。
考研复试通过的最好方法
1、不要贸然联系导师
在复试前,不要疯狂打电话给导师,这样是非常不礼貌的。与老师进行邮件联系,使用恰当的标题、必要的礼貌用语以及言简意赅的文字内容,最后不要忘了完整的简历一定要用PDF附件的形式发送。
与老师进行电话联系时一定要提前预约或者提前发短信,得到老师同意以后再进行交流,千万不要直接打电话或者登门拜访,这样会显得非常不礼貌。
2、不要忽视复试
通过考研初试只是证明了你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具备了进入复试的资格,但是没有学校是等额复试的,有些学校甚至是200%的复试差额比例,这就意味着进入复试的考生将被刷掉一半。
3、自我介绍不要太平庸
流水账式的自我介绍无法给导师留下好印象,很多考生会选择使用网上的自我介绍模板,但这样的模板已经有很多人用过了,这样很难给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自我介绍要直入主题,说自己的学术生涯规划、学术经历等等,最好能把自己的相关的如优秀的毕业设计、发表的文章、比赛获奖证书或科研实践成果等展示出来。
考研复试结束了也不能保证被录取,每个参加复试的考生都会参加完复试的所有流程,除非在某个复试项目出现不合格的情况被直接出局。最后能否被录取要看考生初试分数与复试分数综合计算后的成绩排名。
一般来讲,所谓的通过了考研复试应该是在考研复试过程中没有出现被直接判定出局的情况。目前的考研复试基本上都是采用远程复试方式,复试内容一般包括心理测试、专业测试、英语测试(口语与听力)和综合面试等。
其中的专业测试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基础概念等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与解决能力,一般都是采取抽题签在线问答的形式。
英语听力及口语测试要考查考生的英语听力与口语的能力与水平,也是采取抽题签在线问答形式进行考试。
而综合面试则是对考生既往学业、一贯表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社会实践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这项考核主要是看考生提供的本科成绩单、科技竞赛获奖证书、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批国家专利证书等证明材料。
如果你的初试分数及复试分数的综合成绩排名能够进入招生计划之内,就可以被录取。
考研复试一般来讲不容易通过
考研复试会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如果是按照等额复试的形式来,那么考研复试一般都能过。如果是按照差额复试的方式来,那么考研复试就有可能会被刷下来。
等额复试就是招生计划是多少,就让多少考生进入复试,只要这些考生没有特别不符合条件的,基本上都能被录取。差额复试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让多于招生人数的考生进入复试。一般的差额复试比例是1:1.2。
假设某学校某专业的招生计划是100人,那么它就会通知120位考生来参加复试,其中有20位考生是会被刷下来的。
所以考研复试不一定能过,考生要努力准备考研复试,在复试中取得好成绩,即使初试成绩不突出也能过。
考研复试具体流程如下:考生作自我介绍;进行英语口语听力考察,大部分高校会放一些你所学专业的相关英语名著,然后进行翻译。
提问专业课相关的问题,一般会让学生在诸多的问题中抽取两到三个问题,学生根据问题依次回答,途中会有老师进行进一步的提问,这是面试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部分。?
导师可能会问一些他感兴趣的问题,考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没有对错之分。问了之后面试就基本结束了。
考研复试并不是一定能过的。实行差额制录取方式,而能够进入复试的考生都是很有实力的考生,因此复试还是不太容易通过的。
复试如果专业课不及格,或者总分不及格,就会被刷掉;如果总成绩排名靠后,不在招生名额的范围内,也会被刷掉;如果同等学历或跨专业考生,不完全符合报考院校的招生简章中的要求,也会被刷掉。
复试对于考生而言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准备好就会前功尽弃,因此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认真备考复试笔试的内容,在考试时也不要太紧张。
在面试时注意着装不要过于随意,不要浓妆艳抹,不要佩戴耳饰等,在进门、离开和面试过程中要注意礼貌,回答问题也不要夸大其词。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中国两种硕士学位的存在,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外不存在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之分。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硕士研究生毕业证相同,学位证书设计相同,但授予学位类型不同。下面是专硕与学硕之间的区别:
学制不同:从学制来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一般2~3年,其中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而全日制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5年。而在校的主干课程基本上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与导师培养方式等等都没太大区别的。
培养方向不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是克服学术型硕士的弱点,国家新增的培养特定高层次专门人才。简单地说,专业型硕士培养应用型和工程研究型人才;学术型硕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