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知识学习 > 刚刚步入社会,应该去大公司求职发展吗?

刚刚步入社会,应该去大公司求职发展吗?

  • 分类:知识学习
  • 更新时间:2025-04-17
  • 发布时间:2024-05-11 19:40:21
我的建议是三步走:第一步:职业规划,有目标才有方向;围观过公司不少实习生和来咨询的年轻人的案例,主要分两种人:第一种人大体有规划,有想法,但是在实操中有疑问,这种小伙伴我很喜欢,因为他们问的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我可以给具体的答复。第二种人没有
内容详情

我的建议是三步走:

第一步:职业规划,有目标才有方向;

围观过公司不少实习生和来咨询的年轻人的案例,主要分两种人:

第一种人大体有规划,有想法,但是在实操中有疑问,这种小伙伴我很喜欢,因为他们问的是非常具体的问题,我可以给具体的答复。

第二种人没有清晰的方向,只是在遭遇到不顺利后,想问一下有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把错过的机会再弥补回来。和这种小伙伴聊,我往往自己也会很难过,很着急,但没有什么办法。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手里无论是多好的工作,都会迷茫。

因为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好工作的定义是不同的。

举几个例子:

华为好不好,无论从企业品牌,公司平台来说,华为都是国内一流的平台。但是新员工要军训,压制个性,你发现接受不了,怎么办?

四大好不好,起薪有保障,涨薪稳定,升职预期清晰,但是你不喜欢枯燥的审计工作,想做营销,怎么办?

宝洁好不好,这可是快消行业的黄埔军校,从宝洁出来的营销人在市场上一准被哄抢,但是你性格内向,不喜欢做营销,怎么办?

第一份工作好不好,不完全看钱、不完全看公司的名气,更关键的是看:工作是否符合你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并不复杂,从自身的能力、兴趣以及市场需求度出发,制定出:

「X年后,我希望在什么行业和公司里,做什么事情,影响一批怎样的人」

25 岁做什么,可在 5 年后受益匪浅?

23岁-25岁是很特殊的年龄,离开了平静的校园,生活开始撒开步子狂奔,事业、爱情、家庭、子女纷至沓来。如果没有规划,就没有方向,就算走得顺利,也会焦虑,因为你不知道这是不是你想要的。

多一句嘴,这些年遇到的小伙伴里,除了有规划和毫无规划的小伙伴之外,还有一种人,叫做假装有规划。

比如,当年的我,自以为有目标,但是目标并不明确,实操是走到哪儿算哪儿。

当年读书那会儿,我也不算是一点没为毕业打算,我实习过电商公司、外贸公司、当过学校老师,还做过做翻译。要说职业规划,大约就是升职加薪晋升管理层,这个目标太宽泛了,对我找工作没有任何指导。

我想去外企,但面试国企发现人福利超好的时候,我就改了主意;

我想去大企业,但是后来初创公司给的钱多,我就去了初创公司。

最后发现吃了大亏,一开始的钱多,也就是每月多一两千,但是初创公司没有完善的涨薪制度,而在初创公司的工作也无法给我好的背书,导致3年后到下一份工作的时候,我的薪水仍然是5000。

说多了都是泪,别人写职场都是分享成果经验,就我tmd在写血泪教训。

第二步:行业选择:你要什么?你能放弃什么?

如今,所有的小伙伴都想去互联网行业,包括我。

可是,有多少人是因为自己的规划适合互联网公司?又有多少人是因为互联网公司大热,所以挤破头要进去?

领英的《第一份工作趋势洞察》调研报告发现:

80后的第一份工作首选行业分别是:互联网9.7%,高科技8.3%,电子芯片6.1%;到了90后,互联网就一家独大了(17.7%),紧随其后的金融8.2%,高科技6.1%,加在一起都没有互联网行业多。

理论上说,到了今天,不同类型的企业越来越多,互联网求职越来越方便,应届毕业生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职场新人都奔着互联网来了,求职路反而也越来越窄了。

进入下半场的互联网,已经不再像几年前一样性感——公司谈得不再是扩张业务,做大规模,设计百万量级的产品或活动;而是控制成本,单品利润,转化率。

我一位BAT出身的大哥前两天和我聊天时,就冒出来一句:

中兴(被裁高管跳楼)这种事,互联网5年内,大概率也会发生……

我知道大家都爱互联网,但这不是唯一成功之路。

没有哪条路,是一定正确的,有的只有适合你的路。

进入互联网行业,你可能进入了快速成长的通道,但同时也放弃了稳定的工作,一部分个人时间;如果你身体不好,更要慎重,互联网行业就不适合身体不太好的小伙伴们,加班是一方面,更重的是精神压力,我有在几个在互联网公司的小伙伴干到情绪抑郁的……

如果你追求的是稳定,那么国企和**机关,相对来说更加合适,但那个时候你放弃的是职业发展的速度。

选择稳定,不是错误,当年明月在基层干部的岗位上,码出了《明朝那些事儿》的畅销书,放在互联网公司,他100%没空腾出手码字。

当然,我会鼓励有清楚规划,做好准备的小伙伴们去互联网公司,因为刚刚毕业的小伙伴,没有家庭,没有子女,可以把一些私人时间放在自我提升上,拿到更好的工作背书、学历背书以及项目背书,为之后的升职、加薪,和跳槽做准备。

如今选择互联网行业显然是最受职场人欢迎的方向,但互联网行业内千差万别,分门别类,哪些企业才是真正的风口,哪种企业只是蹭了一个互联网的名头,就需要新人仔细鉴别了

第三步:公司选择:越了解公司,越懂选择:

关于职场第一份工作,我说过自己的观点:

即使挨骂也要说:刚毕业,就别去初创企业了

尽量选大公司,容错率更高,成长的基础更好,未来跳槽的背书更好。你对小公司所有的认可,最后大概率都是幻觉。

但文章的评论里,很多小伙伴来抱怨:「这道理用说吗?我想去大公司,但没有机会啊。」

是的,求职面试是双向选择,并不是所有小伙伴都有足够好的运气进入大公司。

而选小公司,对职场新人来说,就要特别慎重。

想要在未来跳槽时受到雇主青睐,就需要有拿得出手的企业背书。通过第一次求职,我们希望能提升能力,积累经验,更重要的是提供良好的背书,所以很重要的一点是挑出小公司中的潜力股:

要避免上当受骗,重复李文星的悲剧;

要避免进入毫无进取心的小公司,导致未来跳槽缺乏足够好的背书;

要避免跟错领导,好的领导往往迅速帮助我们适应职场,而糟糕的领导往往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未来求职。

互联网上有足够充分的信息,关键是我们需要学会找到整理出有用的信息。

举个例子

李文星在找工作时花了1万多上了所谓的培训班,并没有学到有价值的课程。

但在求职选择时,他并没有花精力去调查一下目标企业"北京科蓝"的问题:这家公司在天津根本没有分支机构。

前车之鉴,警惕招聘网站里的那些恶魔之手

以我自己为例,每次面试前,我大约要至少花3个小时,了解公司的真实情况,同时也确保我在面试中充分了解公司的需求,我会事前做调查的内容包括:

行业情况(属于哪个细分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公司情况(是否上市,融资情况,上市看财报和券商点评,没上市看融资和虎嗅36氪的评论新闻,覆盖城市,工作地点……)

公司架构(岗位汇报给谁?带多少人,部门在公司内部的定位……)

产品情况(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哪些?最核心的产品是哪一种?B2B业务的话,就问客户是谁;B2C业务就问覆盖什么人群类型;互联网产品就关注日活月活APP下载量百度指数)

竞争对手(公司核心产品的竞品有哪些?它们的融资情况如何?公司和竞品在细分市场上的排名如何?)

上司和创始人(对于大公司来说,你的直线上司非常重要,去LinkedIn搜上司的履历,挖掘一些背景信息,去知乎看看公司过往的一些评论和回答,都是我的必修功课;而对于小公司来说,体系不完善,很多工作都依靠创始人推动,所以创始人的角色非常重要,一个优秀的创始人能找来融资,找准业务方向,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不是所有信息都有必要查,但对于要加入小公司的职场新人来说,了解公司情况、产品情况、竞品以及创始人,非常重要。

对于不太会利用搜索工具的小伙伴们,可以直接用懒人工具天眼查,花不了太久时间。

自己的职业生涯自己负责,把上下班地铁或者午餐时打游戏看小说的时间挪出来一部分,为求职面试做准备,又没有什么损失。

很多小公司招人不易,所以会在面试时,过度夸大公司,甚至把公司吹得天花乱坠:蓝海行业,公司快速扩张,明年就能上市……但实际上,公司可能遇到种种问题,作为求职者,就像HR会确认你的每一段履历真实性一样,你也需要确认面试官的介绍也是真实靠谱的。

说了许多,大家可能发现,我并没有提第一份工资。

第一份薪水很重要,但相比职业发展规划,还没有那么重要。我常和年轻人说,如果不是太缺钱,尽量挑大公司,而非给钱多的小公司。

我的第一步没有走好,但我的第一份工资相当高,05年毕业的我每个月拿着4000+的薪水,2000津贴,高过不少刚毕业的同龄人。

但回顾下来正是这份所谓的高工资捆住了我。让随后的职场做得非常坎坷。

所幸我一直在努力追赶,运气也很眷顾我。但我一直会想,如果第一家公司选对了,或许今天的我会发展得更好。

当年的我,太看重一个月多1000-2000的收入,却忘记了职业发展是最重要的事情。职场第一年的工资多1000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在正确的方向上,未来的钱可能要多出30-40万一年。

把这些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大学生李文星死亡之谜?

惊闻大学毕业生李文星求职却误入传销组织后来被发现尸体的事件,悲痛无比。看着他那张单纯而生机勃勃的脸,心里五味陈杂,难受的很。

想到自己也曾遇到过找工作被坑的经历,结合文星的事件,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和警示。

一、我也曾经有过求职被骗的经历

在同样是李文星的求职网上,我也前后经历过很多次。

1.一家叫“北京X旭音乐”的公司,打着招营销总监的名头,却是一个劲的咨询信息,索求经验和思路,还要资源。傻了吧唧的我,聊天时竟然没发觉。

后来他们又约我去面谈我也屁颠屁颠的去了,三个人(CEO/COO/一个什么总监),坐在我面前,根本不是面试,而是说“我们公司想转型,目前遇到一些障碍和困境,看你在品牌市场和咨询领域都有很多经验,有什么建议吗?” 等等,他们一人拿个小本,我边说我的看法他们边记录。

回来一段时间才缓过来,敢情根本就不是面试,就是叫你去给免费咨询的呀!而且还是我大老远的坐了公交又倒了地铁花了好长时间跑到他们那里,送上的咨询方案!

2. 吃一堑,但我没长智。之后又有一家公司,叫“中科美X”的公司,也是打着招人的名义,让我过去,聊了2个小时,也是“你之前有管理咨询经验和背景,像我们这样的公司,目前是什么什么的现状,你觉得该怎么处理”。我巴拉半拉的说了半天,自我感觉还很满意。

回来发现又被忽悠了!这家公司更远,我来回路上总共4小时车程。真是身累心累!

3. 后面又有几家公司,差不多的经历。对方的目的不在招人,而是看你在相关领域和大外企有很多年的经验,以面试的名义向你咨询解决方案或办法。有的是像“X旭音乐”这样整个公司都遇到困局的,有的是部门负责人有困惑的。

二、公司为什么这么做

1. 首先省钱。不用花高价请咨询公司解决,而且有时咨询公司也不一定解决得了那么具体的问题。甚至连饭和咖啡都不用请,大门都不用出,就有人像我一样屁颠屁颠的上门送方案了。

2. 省时。如果请咨询公司来做项目,周期长,时间成本高,而这样做,通过一个个1-2小时的面试,就吸取了很多经验。

3. 高效。通过以面试的名义让对方各抒己见,提供建议和看法,就能得到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经验和见识的人的高招。因为你想想,我们中高层以上的面试者不仅有多年的行业和职业经验,还为面试做了充分准备,所以拿出来的都是很精妙的点子。

傻傻如我,还以为自己为公司提供这么棒的建议,拿下这个职位一定没问题呢。

三、我们为什么会被骗

1. 根本原因是我们极其渴望这份工作。

他们是公司,是具有优势主动地位的甲方,而你是需要这份工作的乙方,处于被动地位。

在你还没有辨识出他们的真正目的之前,你是极其渴望这份工作的,从接电话到去面谈,从着装到坐姿礼仪,从面试的精心准备到回答问题的结构化逻辑性,方方面面,你都希望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从而在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

俗话说“无欲则刚”,你有了欲求,而且是强烈的欲求,你就在心理上输了,气势上弱了,谁让咱们想要人家的工作哩?!所有人上当受骗都是因为自己有弱点,且弱点被对方掌握控制。

现在的求职市场黯淡,李文星一直蜷在北京天通苑的一个小出租屋里,不停的通过BOSS直聘找工作,很可能求职一直不顺利,而对方公司是唯一一个和他联系的,加上文星太想太想赶紧上班帮家里减轻负担了,所以上了骗子的贼船。

2.没有充分具备鉴别骗子的能力。

李文星刚大学毕业,社会经验几乎为0,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阅历也很少,对方跟他网聊,电话聊天后就让他去入职,等等很多有破绽的行为信息,经验单薄的他没有去留意,从而落入传销窝点。可惜可叹!

据李文星的朋友同学说,他是个自尊心特别强、好学上进,也孝敬父母的孩子,山东农村家庭出身的他毕业于东北大学的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之后为了就近照顾父母,特意在北京报个IT培训班学习Java,之后想找个IT行业的工作。

农村家庭全家人的希望和骄傲的文星还没来得及赚了工资报答父母,就以这种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悲可惜!

看到这个新闻我心酸的想哭,下了班,饭都没吃,赶紧写了这篇文章出来,也把自己的一些被坑经历附上,希望能给更多人尤其是找工作的职场新人提醒和警示:骗子到处都有,也许就藏在约你面试的公司里也说不定,一定要多留心眼,多渠道打听,多征求父母朋友的意见,尤其是经验比你丰富许多的职场前辈的意见。

?据说关注我的人,最后都活出了想要的人生。 微信公众号媛来思语ID: hengheng_doudou

大学生**有哪些陷阱要小心??

尸体发黑、腐胀,口鼻有淤泥、杂草,眼角布满血丝。李文月没有想到再次见到双胞胎哥哥李文星时,已天人永隔。5月20日,23岁的李文星一身轻装,像许多往来京津求职的大学生一样,从北京南站出发前往天津。

吸引李文星的是在BOSS直聘上找到的工作,“北京科蓝软件系统有限公司”(简称“科蓝公司”)邀请他前往天津项目组。事后证明,这是一家冒名的“李鬼”公司。一次虚假招聘,最终把他引入死亡之路。7月14日,李文星的尸体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里被发现。天津警方通报称,李文星随身携带传销笔记,极有可能误入了传销组织。

“尸检时胃里面毫无食物,人是被活活饿死的”。李文月说,家属怀疑他是被传销组织虐待致死。此前她还透露,有办案民警告诉他们,李文星是传销组织的小头目。一名知情者告诉深一度记者,李文星陷入的是名为“蝶蓓蕾”的传销组织,还被迫当了“老板”

李文星来自山东德州的一个农村家庭,东北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2级毕业生。毕业一年,他并没有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从头开始学java,进入了IT行业,他的目标是三年内做到高级工程师。

“资源勘探专业找工作并不容易”,李文星大学同学于爽(化名)说,这个专业除了读研、进科研机构,很少有其他出路。大四那年,李文星曾打算考研,复习一个月后他决定放弃。“除了学习,还有家庭困难的原因”。此后,李文星开始了漫长的求职之路。

毕业后,李文星来到北京求职。当时他借住在哥哥李辉家,找了一个多月工作后依旧没有遇到合适的。在李辉的建议下,他去了一家计算机培训机构,开始学习java编程。12月结课后,他找到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进入一家信息公司做程序员。

今年2月初,于爽受李文星影响,从沈阳辞职来到北京求职。李文星从哥哥家搬走,跟于爽在天通苑合租一间卧室,每月房租1600元。“当时我也想去java培训,他还说培训期间,房租你别管。”在于爽看来,李文星很讲义气。

今年3月初,由于这家公司培训机制不健全,而且“不注重新人”,李文星决定辞职。此后两个月的时间里,他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随着时间推移,李文星找工作的标准越来越低。5月初,他面试了一家教育机构,工作内容是教授初高中数学。但由于住房原因,李文星最终并未签约。

5月20日,李文星踏上了开往天津的城际列车,走上了这条求职不归路。

7月8日晚上9点多,李文星打来了最后一通电话:“谁要钱也别给!”

六天后,在静海区G104五里村附近一死水坑里,李文星的尸体被发现,随后被警方和消防部门打捞上来。随身物品中发现有身份证和社保卡。此处距离5月24日,李文星向妹妹发出的最后一个定位地址“静海区家世界商业广场”不足5公里。

天津静海区宣传部事后通报,7月20日,经家属同意,对李文星尸体进行了解剖尸检。经检验,李文星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征。当天,李文月告诉深一度记者:“尸检时我的一位直系亲属看到,胃里面毫无食物,人就是被活活饿死的”。

蝶蓓蕾传销

据调查发现,被“科蓝公司”骗到天津静海的不止李文星一人。陈达原本是湖南一家公司的程序员,在一个Java招聘的QQ群里看到了科蓝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简单的电话面试之后,他跟李文星一样,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科蓝公司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的offer,同样来自邮箱“五杀乐队”。

陈达说,人事经理“王文鹏”要求他去天津做一个短期项目,为期一个月,之后便可以调回北京总部,这样以后就都不用再外派。入职通知书中注明的薪资比他当时的工资高了2000多块钱。来之前,他还特意为这份“新工作”辞了职。

6月2日,陈达动身前往天津。按照聘书中的地址,陈达本应在距离更近的天津西站下车,对方却要求他来天津站,之后便以“没空”为由让陈达在酒店先住一晚,第二天再坐公交前往静海,并承诺有人去接。当天陈达特意西装革履,想要留下个好印象,但他见到的却是两个衣着随便,个头比他高出很多的男子。

交谈之间,陈达越发觉得不对劲,他想找机会离开。于是邀请两人去肯德基先吃顿饭再走,对方很谨慎,只是站在店外等候。这期间,陈达拨通了正版科蓝公司的电话,确认对方没有在天津设立分部。网上关于静海传销的网贴,让他颇为担心。而后陈达趁对方不注意顺利逃脱。考虑到对方并未强行控制,陈达最终没有选择报警。

经过调查发现,李文星、陈达等人遭遇的疑似是一个叫“蝶蓓蕾”的传销组织。

据报道,反传销组织的QQ群成员何凯自称在距离广场3公里的上山三里村超市后面的平房里见到过李文星。何凯说,那是一个属于“蝶蓓蕾”传销组织的窝点,他和李文星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月。他对李文星印象最深的是,这个不到一米七的小个子男生很少吃饭,即使给他夹菜,他也回绝。

8月2日,有网友“沧海一声笑”在“悟空问答”平台发帖称自己曾在“蝶蓓蕾”传销组织见过李文星。深一度记者联系到了这位知情者陈东(化名),他确认李文星陷入的就是蝶蓓蕾传销组织。“他来的时候我就在那个家,对他也算是比较熟悉。”他说。

一位长期从事反传销工作的知情者介绍,“蝶蓓蕾”传销组织严密,团伙聚集的地方被叫为家,在许多省市都有分布,根据省份不同具体情况也不同。一名曾陷入甘肃网的受害者介绍,蝶蓓蕾内部会通过交钱来补身价。“交了钱就是老板,往上升要业绩点,2900元是90点”他说,内部分代理商、代理员、培训员、老板等层级。“蝶蓓蕾属于北派传销,**比较严重。”

陈东介绍,他们这个网络有八个家,每家有十几号人,每个家都有一个领导,然后下面会有两到三个扛家,负责管着这个家。“说白了就是镇住这个家,防止不稳定的人闹事。”这个家分成四级,即老老板,中层老板,新老板、帅哥美女。

“帅哥美女就是刚进家还没有掏钱买产品的考察者。新老板就是刚刚当老板的,以及那些强上线的老板,随时有可能闹事的那种”。“李文星刚进去,上厕所都有人跟着。我在里面是扛家,一般上厕所没人跟着,有次就趁机跑了。”

陈东说,李文星在里面都挺配合,让他说去了石家庄,他都挺配合的。他说,李文星进家后的第六天,迫于无奈借钱,凑够2900,被迫当了老板。此后,李文星还被迫学习主持等功能。“强迫他去邀约,要他向家里要钱去提身价,但是他不能接受,我们这个家比较松散没有逼他”。

陈东说:“他是个比较沉闷的人,每天就坐在那里发呆,也不经常与别人说话聊天。”他说,后来没过多久,李文星就被换到其他家了,他自己则找了个机会逃出来。他认为,李文星换家后因为依旧不愿意要钱才遇害。

传销真是害死人

1、工厂招聘

每到寒暑假期间,学校的各种**群都会大肆宣传各种工厂招聘普工的广告,给出丰厚的回报条件以及住宿和包接送等。实际上这都是诈骗手段,专门针对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他们中间存在着多层中介,通过中介的层层回扣,工资到你的手里也不剩多少了。甚至有一些中介直接以各种住宿和吃饭等理由要你交纳几百元不等的押金。

2、刷单

不管是**群还是一些网络**的APP中凡是出现淘宝刷单的基本上都是骗局。大多数情况下,骗子通过QQ和你联系,还装模做样的进行信息登记,然后要求你交几十块钱的会费。但淘宝刷单本来就是一件违法的事情,遇到这种的应当赶紧拉黑、举报。

3、打字员

**打字这种广告太多了,各种平台上都有这种广告。一般都是以免费不收费为幌子和你私聊,告诉你要交会费,你如果交了钱,骗子会把你拉黑。现在科技已经用扫描录入了,不需要打字录入文章。但骗子找借口说文章无法扫描必须打字录入。然后还会跟你要文件保密保证金或者其他借口跟你要押金。因此**打字也是一个骗局。

4、收培训费

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参加公司培训与考试,交一笔钱后,有的会进行一些培训,并发培训资料、光盘,让背资料、考试,但考试内容却与资料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了钱就失踪了。

5、微商

美牙仪,冷吃兔,美瞳,牙膏,减肥产品,洗眼液等等,从要求囤货到可以一件代发,不管哪一种,其实并不适合学生操作。没有客源只能在自己朋友圈里频繁刷屏,到最后很容易被同学朋友屏蔽,得不偿失。甚至有的要求囤货分级代理的,更是会让学生血本无归。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